海港化管理获益多 太仓港跃升长江外贸第一大港

作者:新浪网 2017-07-08阅读:3904次

中国网新闻江苏7月8日讯(记者 张艳玲 董小迪)太仓港古称刘家港,作为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这座1992年始建的“年轻港口”,在20多年的时间里创下了多项战绩:长江集装箱第一大港、长江外贸第一大港、全国木材进口第一大港……

昨天,中国网记者跟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海港口行采访团,走进太仓港,深入了解其在江海联运、集装箱干线港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海港化管理便利多 船企、货主获益满满

有“江尾海头”之称的太仓港,地处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位,拥有丰富的岸线资源与建港条件,同时肩负着为长江经济带上游城市与苏州外向型经济服务的重担。

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的联合支持下,2013年太仓港被作为沿海港口管理,正式迈入了“海港时代”。全面海港化不仅统一了太仓港与上海的通航标准,也为货主和船企带来了诸多福利。

此前,大型船舶只能停靠宁波港或上海外港,将船上的货物全部通过一万吨的小船分批运走。海港化后,这些船舶在上述港口只需卸掉一半货物。以20万吨的钢厂船舶为例,其每吨运送成本为15元钱左右,这意味着钢厂只运输成本就可以节省150万元。

此外,太仓港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也实现了向海港标准看齐,而相对较低的海港收费标准对船企与货主来说又是一项重大利好政策。

在引航方面,进出太仓港的船舶由先向上海、再向长江申请,转为“一次申请、在航交接”,大大提升了自身的运行效率;与此同时,对五星旗海轮引航申请的免除也使相应企业的运行成本得到了削减。

海港化后的太仓港,船舶进出港的速度与码头利用率都得到了提高,港口吞吐量也随之增长。2016年,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08.1万标箱,居全国主要港口第11位、全省第2位;外贸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19%,跃升为长江外贸第一大港、长江进口铁矿石第一大港、全国木材进口第一口岸。

加快多式联运建设 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如今太仓港对自己的定位也越来越清晰。江苏太仓港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胡鸿告诉记者,太仓港将继续推进其集装箱干线港的建设,充分发挥好自己在上海“一体两翼”国际航运中心中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作为长江集装箱第一大港,太仓港已开辟了各类集装箱航线188条,其中近洋航线24条,直挂日本、韩国、东南亚、俄罗斯和我国台湾等20个主要港口;内贸航线46条,实现了与沿海各主要港口的全面对接;洋山支线40条,建成了远洋货物“公交化”转运平台;长江(内河)支线78条,覆盖了长江(内河)的所有主要港口。、

截至目前,太仓港已基本建成近洋直达集散中心、内贸转运枢纽、远洋中转基地,在太仓港进出口的外贸企业扩大至29个省(市),为江苏及长江沿线企业节约了大量物流成本。

以苏州到波兰的货物为例,海运需要30多天,而铁路仅需4天,但目前,太仓港在海铁联运方面的建设还有很大空白。因此,太仓港下一步的规划重点将转移到进港铁路的建设上,力争尽快实现多式联运。

届时,东南亚、东北亚等国的货物可以通过海路到达太仓,再经由铁路转至欧洲诸国,太仓港也将真正成为江海、海铁等多式联运的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