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最新研究表示,在一岁的时候,婴儿表现出了更喜欢说着他们母语的人的现象,但这并不表明婴儿对不说其母语的人没有好感。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对熟悉的群体的积极性可能是天生的,但对不熟悉的群体的不喜欢似乎是后天习得的行为。
“持续的歧视和跨文化冲突导致心理学家产生了质疑,怀疑我们天生倾向于喜欢那些与我们自己相似的人,而不喜欢与我们不同的人,亦或者是我们被教导要有这样的感觉,”Anthea Pun表示。他是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是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生。“这些发现表明这两种设想都是正确的: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似乎是天生的偏见,但不喜欢那些与众不同的人,便是我们后天可能会学到的。”
早期的研究发现,在3岁时,孩子更偏爱与他们相似的人,而对不同的人则无这种偏爱。这次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则致力于确定这些“偏见”是何时以及如何出现的。
他们进行了6项实验,涉及456名年龄在8到16个月之间的婴儿,并在温哥华科学世界(科技中心)的生活实验室中进行了实验。该实验将研究婴儿面对自己熟悉或是不熟悉的语言使用者时,所表现出的行为或反社会行为的速度。
研究人员利用习惯化测量的方法,在试验中测量婴儿处理图片和声音的频率。当信息与婴儿的期望一致时,注意力就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通过测量婴儿的习惯度,研究人员能够独立地测量婴儿是否对说熟悉和不熟悉的语言的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评价。
在所有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一岁时,婴儿不仅会偏爱说母语的人,而且还对他们很亲近。而当接触到非母语人时,婴儿似乎会感到惊讶。然而,研究人员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婴儿似乎对非母语的说话者没有任何积极或消极的态度,这便表明,婴儿可能是在生命的第一年之后,才会对不同群体产生消极情绪。
该研究的资深作者、UBC心理系副教授Andrew Baron表示:“这项研究让研究人员了解了在群体中,积极和消极情绪独立发展的方式,并有利于未来研究人员对社会群体偏见的起源提供批判性的见解。”
本文为蝌蚪五线谱原创,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需转载请访问http://rightknights.com/pub/pub_author?greatAuthor=CIHHF&type=0获得合法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