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对文王很孝顺,对武王很恭敬,是武王的左右手。参加了武王主导的孟津会盟和牧野之战。武王斩杀纣王,旁边护卫的两个人,一个是周公,一个是召公。周公被分封为鲁公,但是周公没去上任,留在了武王身边。
周朝建立的第二年,武王就病了,很重,临死前托孤周公辅政。成王还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了纷纷反叛,于是自己代替成王管理国家大事,当了摄政王。但是此举违反了武王的遗嘱,引起了国人的怀疑。管叔蔡叔都说他要篡夺成王的位子。周公及时把自己的想法跟姜子牙和召公两位大佬做了沟通,得到了两位大佬的支持。
怎么说服召公的不知道,给姜子牙的条件就是赋予他四处征伐的权力。姜子牙靠着武力把齐国打造成第一强国。本来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诸侯国是没有搞礼乐和搞征伐的权力的。但是齐国得到了征伐之权,鲁国得到了礼乐之权。
周公没去鲁国当鲁公,派了儿子伯禽去。临行告诫儿子,我不是贱人,我是贵人,但是我一次头发要洗三次,一顿饭要吃三回,就是为了接待前来拜访的客人。你去了鲁国一定要小心经营。管叔蔡叔一看不行,怕朝政大权落入周公之手,于是起兵反叛,结果一个被杀,一个被流放。从此天下大定。
成王长大之后,周公把朝政大权还给成王。但是他依然没有回鲁国就位,而是继续留在朝中当了一名首席大臣。此时有人就向成王提议,周公此人有二心。成王于是把周公府邸的人全部收拾了。周公一看怕了,赶紧跑到楚国。为啥跑到楚国,因为当时只有楚国不服周,能给周公庇护。
后来成王查清事实真相,就把周公叫了回来。此时有两个说法。一是周公没回来,死在了回来的路上。一是回来了,还把成王教训了一番,跟成王立了约。还主持了周朝官僚制度的建设。太史公也是前后矛盾。事实上太史公书中前后矛盾的地方很多,一会儿这么说,一会儿又那么说,搞得很不明白。
周公临终,告诫人们说,必须要把我埋在成王左右。以示自己是成王的一个臣子。但是成王没有以君王自居,而是把他埋在了周文王的旁边。以示周公是大周的臣子,不是我成王的臣子。
所以周公本应该是鲁公,鲁国一公,和召公一样。为啥成了周公,大周的公,因为提格了。因为他对建立大周立下了赫赫功劳,所以给了他特殊的待遇。地位仅次于周王。
如果周公当时被管叔蔡叔打败了,或者后来被成王收拾了,那么他就是乱臣贼子一个,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根本不会成为名垂千古的圣人。所以唐朝时候白居易写了一首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