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朋友圈里被一条11岁女孩离家出走的消息刷屏,女孩离家的时间是晚上10点,那晚下了一场暴雨,父母的焦急心情可想而知。
这不是重点,仔细看那女孩的照片,很眼熟,我突然想起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朋友圈里看到她了,在我印象中,这应该是她第三次离家出走了。
为什么孩子会爱上离家出走呢?很可能是为了逃避惩罚吧。
记得鲁迅先生曾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其实,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拆屋效应。
什么是拆屋效应呢?《影响力》的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西奥迪尼将自己装扮成县里青年咨询计划部门的工作人员,到大学里去询问大学生是否愿意陪一群少年犯去参观动物园,而且要求大学生要与一群不同年龄的少年犯一起在公共场所呆上一段时间,还不会得到任何的报酬。结果绝大部分大学生(83%)都拒绝了他的请求。
后来,西奥迪尼改变了一种方式,在请求大学生陪少年犯去参观动物园之前,他先向大学生提出了一个更大的要求,即每周花2个小时的时间为少年犯提供咨询服务。毫无疑问,所有的大学生都拒绝了他的要求。
接着他又提出了让大学生陪少年犯参考动物园的请求,结果出人意料,同意去动物园的学生人数是原来的3倍。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再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分析一下那个经常离家出走的小女孩,女孩离家出走相当于“拆屋”,犯错误相当于“开天窗”,父母为了不让孩子离家出走(拆屋),犯错误(开个天窗)也就接受了。
于是,孩子就屡试不爽,每次为了逃避惩罚,逃避父母的批评,都会灵活运用拆屋效应,离家出走。等到把孩子找回来后,父母心疼还来不及,也担心孩子再次偷偷溜走了,哪里还敢批评呢?
再比如,孩子想买一件价值3000多元的耐克鞋,你拒绝了他的要求,之后,孩子又说那你给我买一件300元的体恤衫吧?恐怕很多父母都会答应下来。
拆屋效应提醒我们,对于孩子的错误、要求,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因为孩子“退一步”,我们就答应下来。
当然,我们也可以运用拆屋效应反其道行之,对孩子进行教育,具体方法我会在近期写第二篇关于拆屋效应的文章,希望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