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生活都充斥着“忙”:忙着工作,忙着度假,忙着度假又继续工作。
1928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预言:“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到2028年,人们每天只需工作3小时左右,其余时间用来休闲。”——显然没有成真。
为什么经济的发展没有带来想象中的闲暇?我们到底是比以前更忙了,还是更闲?忙碌会给我们带来好处吗?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忙?1.是相对精英的阶层变得更忙
从平均数上看,我们的闲暇时间是增加了。比如,比起40年前,美国人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减少了12个小时。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更闲了。真正的情况是:忙的人更忙了,闲的人更闲了。
休闲时间上的不平等,是和经济基础、教育水平成反比的:经济发展速度越快的地区,人们越忙;学历越高,人越忙。一项针对哈佛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94%的人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一半的人每周工作时间是65小时。而且最忙碌的人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已婚职业女性,以及单身父母。
而且,收入高的人,越是感觉到时间不够用。一个可能导致他们忙碌的原因是,这些人能感受到时间的经济价值。他们的时间更“值钱”,因而“舍不得浪费”。
2.休闲与工作时间的界限模糊
在一本叫《不堪重负》的关于时间管理的书里,作者提出,忙碌或许只是人们在多线程工作时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你可能只是感觉自己更忙了。
如今的人习惯一边发微信,一边回邮件,一边做表格。“他们在同一时间里做着不同的事情,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
这种多线程工作的习惯会使我们觉得自己更忙。研究显示,一个每天只在做单一工种的人,和一个总是在同时段做很多件事的人相比,后者会感觉自己比前者更忙碌。
而且,在多线程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影响下,我们的工作和休息越来越缺乏清晰的界限,完全不工作的时间其实已经几乎不存在了。
3. “选择做什么”本身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
另一个让我们感觉更忙的原因是,互联网提供便捷的同时,也提供了过多的选择。当我们需要在很多选择中决定吃什么、做什么的时候,就已经给自己增加了额外的压力。我们焦虑于不能好好利用时间,结果却把很多时间花在了思考“该做什么”上面。
虽然大家是越来越忙了,不过忙碌也是有好处的。
忙有什么好处?研究证明:忙碌的人不仅完成任务的效率更高,也更容易对抗拖延症。
研究者分析了一款任务管理APP的用户,他们在538天的时间里,共记录了58万项涉及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任务。他们将这些用户分为两组:较忙碌的人(在同一时间段有多个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较悠闲的人(在同一时间段只有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
分析显示,忙碌的人完成任务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研究者还做了另外的实验来分析情况产生的原因。他们让用户描述近期未能按时完成的任务。结果发现,更忙碌的人在报告自己近期的失败经历(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时,情绪更积极,会更好地调整状态做出弥补。相反,更闲的人则在错过截止日期时更多表现出了沮丧的情绪。(有些人虽然只是“认为自己很忙”,但他们仍然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失败和拖延)
研究者认为,错过截止时间,没有完成任务,是一件会激发拖延症的事。由于错过截止日期而迟迟无法赶上进度,乃至彻底放弃一个任务的情况在生活中屡见不鲜,这样的拖延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评价。然而,在错过截止日期这样的事情上,忙碌的人更少受到这种错过截止日期的影响。
忙碌的人总体上会认为自己在有效地利用时间,没有虚度人生。因此,当他们在有些事情上错过了截止时间,他们虽然会有一些不好的感受,但比较容易被克服。他们会觉得这只是一个小失败,在总体时间利用上自己还是成功的,因此不太会被消极情绪激发拖延。
研究者建议,如果你觉得拖延症很重,可能你还是不够忙;让自己忙起来或许是解决拖延症的好方法。
如今,我们总能看到各种宣扬“慢生活”的言论,鼓励人们放弃无用社交,逃离俗世生活,让生活变得简单悠闲。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逃离都只能是短暂的。慢生活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永恒的“生活在别处”的幻想。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还有责任与期许,你就不得不接受一种永远在忙碌的状态。
好消息是,尽管人类的本性是选择无所事事,但忙碌却会提高人的幸福感。
因此,如果你学历、收入较高、生活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基本没多大概率能摆脱忙碌的状态。如果你觉得自己太忙,检查一下是否太把休闲和工作混在一起了,或者开启了太多线程任务模式。在工作和休闲之间建立清晰的界限,工作时不刷私人消息,休息时不做工作回复,一定能缓解你“喘不过气”的感觉。
【互动】
忙有忙的好处。你最近在忙什么?这种忙碌使你感到快乐吗?你更喜欢忙碌,还是休闲?留言聊聊吧~
以上~
欢迎关注头条号KnowYourself,最犀利的人性与心理分析、人际交往与恋爱技巧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