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活动回顾︱聆听文化心理的魅力,领略陌生的感动。
漓江听夜雨,象山道别离。
余安邦教授《文化心理咨询与社会实践》讲座已落幕,
老师已离开,参会者们还在体会老师不在场的场,和那份陌生的感动,看见花下那只回来寻访自己的蝴蝶。
7月21日,桂林百姓文化大讲坛,近百名心理学与文化界学者自发而来齐聚桂林图书馆,共同聆听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余安邦教授《文化心理咨询与社会实践》专场讲座。
从台湾到桂林,余教授不远千里,与大家深情交付,仿佛久别重逢的老友,共赴一场文化心理的旅程。7月末的桂林,天气已经暴热,窗外热烈的阳光映射着大家探知生命智慧的热情。
本活动由桂林市大鱼心理特约心理专家余安邦教授到桂林百姓文化大讲坛主讲。
【一切由心开始】
讲座上半场“漓江夜雨”在歌曲《寂静的天空》悠扬空灵的旋律中启幕。我们在这里寻访自己。
一段《小王子》经典对话的朗诵,悠悠缓缓地将每个人心底的“我”唤醒,全场寂静无声,只有静静的聆听和心灵的感悟。
每一种文化,自有它的气质,这是在岁月长河中,历史打磨的光,褪去了一切浮华,终究自成一脉,饱含智慧。我们一起分享周梦蝶的诗歌《孤独国》、《行到水穷处》,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云上的日子》,Michel Foucault的经典语录……在文化中获得生命智慧,用心理学去体悟人生。
寻访自己,一切由心开始,感受岁月静好,生命多娇。
【突破刻板印象,与心灵共鸣】
讲座下半场“心灵疗愈的伦理技术”,余教授带领大家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结合生活实践运用,详谈心理咨询技术实操。
余教授说:“心理学若不好好关心生命,心理学会是空的东西。”他从“聆听”、“缓慢之间”、“主动也会伤人”、“陌生的感动”等角度,以丰富的实践案例和大家分享了他对“心灵疗愈”的独到见解和技术,尤其对“病情恶化的伦理手艺”和“肿瘤病人的心灵转向”做了重点详细的阐释和分享。
“迷于眼,惑于心”,在生活实践和心理咨询实操中我们往往容易被眼前的表象迷惑,困顿于刻板印象。余教授对心灵疗愈技术的讲解,让大家跳出刻板印象,学习在缓慢之间用深度情怀与心灵共鸣,探知生命。
余教授用他特有的台湾腔调和幽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文化心理主题盛宴。大家在现场的认真和沉思,是为余教授言语的质朴与深情而感动,是为文化智慧和心理学的探索而动容。当讲座结束,大家蜂拥围上讲台,和余教授深入交流和探讨,久久不愿离开的时候,我想大家已经打开心洞,感受到了文化心理的无穷魅力。我是温丽,人生不设限,期待与你的感动。
供稿人:温丽 桂林市大鱼心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