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大叔说】在头条号的 第05篇 文章
拖延不是病,拖起来真要命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子冬有雪,要想读书待来年。
这年头,谁不拖延一下,出门还真不好意思打招呼。
拖延症的日常出镜“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是来自明朝的“拖延歌”。
“哈哈哈...不急!待明日捉了那猴头,与这唐僧一并吃了。”这是西游记中小怪兽的拖延症。
“还有一只喜羊羊,抓住了就一起煲汤”,这是小朋友日常学习的拖延症。
就在上午,群里班班在深情呐喊,“拖延就像在服用微量的毒药……你们这帮小鬼赶紧交作业!!!”这是一群热爱学习的小伙伴的拖延症。
其实严格来说,以上都不能叫拖延症。只有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甚至出现自责情绪、负罪感,带来了实际痛苦的,才叫拖延症。我们日常说拖延症也就是自我调侃,顶多算是一种拖延行为。
拖延症曾让我像个英雄刚毕业第一年,我在做一份大卖场的品类管理工作。有次,直属经理通知,“下周有大老板要到实地检查工作”。
一周的时间很是充裕,作为新人肯定是想充分准备然后震惊全场,无奈拖延习惯占了上风。
那时销售压力不大,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看美剧。按照正常的故事发展,应该是临近检查的前一天晚上通宵达旦的准备。
可是我并没有,直到检查当天的早晨,才开始准备。虽然最后靠着一本正经和胡说八道惊险过关,可还是对拖延这个符号标上了重重的一笔。
至今还记得,当时的场景,到了门店大门,并没有直接进去。
先是环望四周,周遭的悠闲让我格格不入;再整了一下衣着,脚上的皮鞋熠熠发光;用尽全力,深吸一口气,左手pad似盾牌,右手报表似长剑,推门而入,奔赴战场。
那时我心中暗骂拖延症,让我此行像极了前去赴死的孤胆英雄......
“绝大多数人的目标是尽量不动脑子的生活”,这不是贬义,而是多种想法情绪行为综合在一起而反应的结果。
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一头大象和一个骑象人,大象代表感性,骑象人代表理性,理性驾驭感性走。
大象和骑象人大多数时间会原地不动,因为两者都很懒,当你没有给出足够清晰的指令时,两者都习惯开启自动驾驶的模式,按照过去自己最熟悉最习惯的方式去做。
拖延习惯就是不愿意改变,因为不拖延就代表此刻就要去动脑子,此刻就要去行动。
在拖延时可能会发微信,会刷网页,会看电视剧,因为不需要动脑子,这些行为更接近自动驾驶的状态。此刻脑子是停掉的,超舒服,而读书完全相反,所以很多人不喜欢读书。
按方抓药可治拖延挖坑自然得填,拖延行为其实有4种类型,先对号入座,再按方抓药。
1/期限型拖延
学生的期末考试,销售每月的销量任务,还有上面我说的那个老板实地检查工作都属于这类,事情结算的时间节点有一个明确的最后期限。
2/个人事务拖延
没有明确期限,但就是迟迟动不了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学习。
我的网盘分享过一些关于新媒体和大v推荐的书单,后台能看到有100+保存,下载次数只有2次。又或者打开你的微信,看看收藏一栏,是不是有很多好的文章课程,从收藏那天算起至今未看过第二遍的。
3/简单拖延
明明顺手就能完成,就会一直等着,比如回微信这件事,有时工作时收到一个信息,可能简单一句话就可以回复完成,心里想着一会再回,结果就忘了。
4/复杂拖延
多种问题综合在一起,多和“自我怀疑”或“完美主义”有关,需要分开拆解。
“英雄”的那次体会其实并不是那么美好,所以后来我找方法去调整,其实简单几个动作就可以解决拖延行为。
1/列出任务表
将要做的事务按重要程度排序列出,3-5项即可,贴在明显的位置,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几件重要的事情上。
2/逆向规划
从有目标开始,倒推计划,拆分细节,进行行动。
比如目标减重到5kg,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摄入,减少主食】和加强有氧运动【一周健身2次】,下一步行动就是去买牛肉鸡蛋和办健身卡或准备运动器材。
3/维持适当的压力
我觉得最好用的方法就是公开自己的目标,自己要完成不了的时候,会脑补外界在盯着自己完成。刚开始写文时,我就立过隔日更的flag,那段时间确实就有这个效果,压力在上,倒逼自己完成。
拖延,让自己短时愉悦,不知道会不会有好处。但不拖延,直接提升效率,一定没有坏处。
春天正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很难眠。秋高气爽利用好,严冬忍耐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