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抑郁患者治愈前的呐喊:为什么只有我活不下去,凭什么

作者:香菇很清高 2017-08-07阅读:919次

25岁本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朝气的年纪,而我在那一年却那么的消瘦、暗淡,就如同一个落魄的中年流浪汉。大学毕业后我已经辞去了4份工作,失业近半年。那这半年时间里,任何的事情都不想干,躺在床上。吃饭?太麻烦,还要下床,还要去做,没意义;洗澡?太浪费时间了,时间怎么能被浪费呢;出门?出门做什么呢?还是继续在床上躺着吧。

瞒着父母亲戚朋友,不敢和任何的说,害怕他们知道,怕父母担心、伤心,也怕别人的不理解,也不敢再找下一份工作,因为在没弄清楚自己的情况下,做任何的工作,都会跟原先一样的结局。

我到底发生了什么,没有感情、不想和别人说话、不想动、好混乱、好差劲、好无聊......我的人生还有意义吗?既然这样痛苦挣扎,那还活着干嘛。

终于有一天,我站上了地铁站台,失神地望着铁轨中央,看到列车进站,开门之后,熙熙攘攘的人上车下车。一个想法突然的冒出:为什么是我?这么多人在这个世界上每天忙忙碌碌,他们为的是什么?为什么就只有我活不下去了?为什么是我?凭什么是我?我不要,不要....

为了找出原因,我上网查了一下,与厌世症和抑郁症很是相似,最后找了咨询师进行了了解——抑郁症。

家庭是痛的起点

我记得咨询师说:“抑郁症其实很少是由大脑基因引起的。大多数人的抑郁症都和成长经历密切相关。不只是抑郁症,基本上所有心理问题的根源都是性格,是人格(性格)发展不够健全造成的。太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心灵上就已经是创伤累累,而它们构成了我们性格的各种成分。尤其是束缚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心灵不能自由的那些部分,这样,我们在某些时候就活在了过去,因此没有能力根据已经变化的环境选择更好的应对方式。因而彻底的根治之道是重塑人格。”

听到这些话,我想到了我的爸爸。他因为在文革时理想破灭,壮志难酬。于是将希望和抱负全都寄托在了我和姐姐的身上,从小就对我们抱有很高的期望。学习好,读书用功,是评判一个孩子是不是“好孩子”的唯一标准。妈妈老是指责爸爸没本事,不出去赚钱,没有一家之主的担当。每当发生这样的争吵,爸爸都是摔门而去,或者一个人蹲在角落里抽烟。

对于爸爸我一直处于纠结迷茫中,觉得他无能,可是又希望得到他的认可。他对我也算是宠爱,每次跟姐姐发生争吵,他总是袒护我,而将打骂和指责都冲向了姐姐,可是每次他这么做,我的心理就很不好受,因为我姐姐才会这样的。

渐渐地,我开始变得胆小而敏感,不敢做错事,也不敢接收别人对自己的好。我心里其实是恨父亲,因为他带给我的那些,让小小年纪的我不能承受,但又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压抑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封闭、害怕、惶惶不可终日。就这样封闭自己许多年之后,我内心的能量慢慢被消磨殆尽。

咨询师:“你有肯定过、爱过自己吗?更多的时候你都在心疼别人,你有心疼过你自己吗?”

我愣了很久,面无表情的说:“只觉得自己只是个工具,一个很好用的工具。工具是做事情用的,我觉得心疼自己也没什么用。”咨询师慢慢引导我去回忆自己的小时候,与内心的小孩联结。这个时候的我竟然流眼泪了,而后开始嚎啕大哭。尝试了很久之后,我才平静下来。

回想起这段经历已经是5年前的事情了,现在的我已经走出了抑郁(此刻同为抑郁症的你若是在看这篇文章,可加str6606我会倾听你的心事,教你如何走出抑郁),记住,孤单的路你不该独自前行。

正是曾经的那些经历,使我对人的感受多了一分敏感和洞察,也更能共情别人,能以清明的冷眼看懂人,却怀有一颗慈悲热络的心。曾经父亲对我的高标准严要求虽然让我痛苦,但那些努力要强也成就了我的优秀,现在在工作中才能绽放出与众不同的光彩。现在的我内心充满力量,不会为了努力而努力,我知道“不努力也没有关系”,因为那不会有损我的价值,努力是一种选择。

我们可以抑郁看成是生命对自己的打磨,目的是让自己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相信虽然会有痛,但那痛能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多一分勇敢与洒脱。风雨过后见到的彩虹,总会让人分外欣喜,再遇风雨便无所畏惧了,不是也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