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点,生活才能更美好,心理学家教你怎样自私有度!

作者:心理学了个啥 2017-08-09阅读:3045次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陷入两种心理极端,一种是自私到忽略他人感受,还有一种则是无私到憋屈自己。我们总是下定决心想要做个自私的人,却常常不知从何下手改变。今天的学点心理学,我们教大家如何做一个“自私”有度的人,学会这点,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自私”点,生活才能更美好,心理学家教你怎样自私有度!

自私和无私都是心灵毒药

我们总是认为自私的人毫无顾忌,活得潇潇洒洒,但实际上,他们失去了来自人际关系中最美好的心理支持,缺乏这点,心理健康也会迟早出问题的。心理学家认为,自私的人并不是所谓心大,而是他们的心理年龄较为“弱智”,导致他们缺乏了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感知能力。

而所谓无私的人,恐怕是现实中很多人的心理写照,帮助朋友时,嘴上满口答应,心理却十分不畅快;答应同事和领导时,嘴里都是一定办好,却在行动中最终败露,烙下不靠谱之名。这种人常常都会陷入一种自我矛盾的心理困境中去,这种恶性循环可能最终会导致人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很多极端负面的思想。

“自私”点,生活才能更美好,心理学家教你怎样自私有度!

自私有度,是我们走向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

心理学有过一项统计,在认为自己生活比较轻松快乐的人中,有钱有权并不是首要标准,甚至都没有进入到前三;反而,能够恰当处理人际关系、有自己的生活兴趣以及身体健康是人们心理健康的三个重要因素。所以,如何做一个“自私”的人,自私到什么程度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有着很大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理解,本文中的自私并不是毫不关心他人感受,而是需要兼顾自我感受和他人需求,例如:在你经济十分困难的时候,一个朋友向你借钱,你不借觉得面子过不去,借了自己生活过不去,借与不借其实都挺难受的;

但是,我们应当转变一种思维方式,如果我借了这笔钱,我的生活会很困难,并且,我也很难预估这笔钱什么时候能够还我的时候,你可以“自私”的选择不借,因为面子问题其实是个伪命题。原因有这样两点:

1、如果你说明了困难而选择不借,这个关系就此受到影响,只能说,这个关系就只能是如此了。

2、如果别人向你借钱的理由能够让你产生迟疑,那么,这笔钱最终从哪里来,你并不是救世主,所以,借与不借其实影响不大。

“自私”点,生活才能更美好,心理学家教你怎样自私有度!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做蹬门槛效应,这个效应决定了人们会向能够轻易满足自己求助需求的人逐渐增加求助难度,并且,人的潜意识当中有一个心理惯性,即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一旦不满足这种心理平衡便被打破,反而,你曾经经常帮助的那个人和你成为了“仇人”;虽然你很清楚这是他的问题,但是短时间内你的情绪还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你对于人际关系的客观认识。

所以,如何做一个“自私”有度的人,我们应当把握几个原则:

1、如果在帮与不帮之间十分纠结,心理过程十分痛苦时,可以选择不帮,因为这意味着你即将帮的忙可能会较大损害你的自身利益,而得到的回报可能并不如你想象般美好。

2、心理平衡,如果你帮了,明知道没有好的结果,但你心理无悔,那么没问题;但是如果你为了面子问题而去帮,那么,这个最终的结果就是你帮的忙既不能达到他人的标准,反而毁了自己的名声,当然是选择不帮。

3、如果你帮这个忙之前你就已经充满了将来回报的标准,那么,这就是一种十分幼稚的心理,因为你并不清楚对方是不是一个自私有度的人,有时候,有恩必报并不是一个完全对等的价值观。如果你有这种心理,劝你还是别帮了,因为将来不仅引发的是你的失望,还有他人对你的鄙视。

“自私”点,生活才能更美好,心理学家教你怎样自私有度!

我们遇到的问题可能会比这个复杂,但是只要掌握了自私有度的标准,一旦形成你的人生标准,生活会越来越轻松和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