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后,患者和家属都想尽快摆脱病痛的折磨,恢复健康,但这种心理极易让患者走入治疗的误区,以致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那么,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到底有哪些误区?怎样才能避开误区,理智就医呢?
误区1:职称越高,医术越好据了解,医院里职称评定的情况比较复杂,除了临床上的医疗职称(如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等),还有教学职称、 科研职称等。虽然职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医生的水平,但绝对不能说明一切。比如,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教授、 博士生导师, 发表过很多研究成果,申请过重要科研课题,这仅仅表明他在学术上有成就。 而患者最关心的医术, 其实是医生的临床感觉、临床思维和临床经验,是他能否在第一时间控制住病情,并给患者使用受益最大、风险最小的药物或治疗手段。 因此, 即使拥有顶级职称的医生,也不可能在每个专业范围内都是专家,不建议患者单纯迷信职称。
误区2:找准科室就行,随意挂号除了社区门诊的全科医生,大部分医院的医生都有自己的专长和专攻方向,一般来说,每个医生都会在自己所攻的专长方向投入更多的精力,相应的接触该类疾病的患者也会更多,对于病情的判断和诊治经验也就更加丰富。所以, 即便是找准了科室, 挂号也不可随意。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去医院的官方网站、医院的宣传栏等地方,查阅该科室各医生的介绍,相关资料里面一般都写明了某某医生擅长某某病症等信息,或者去医院大厅的导医台咨询当班导医。
误区 3:认为有些症状与病情无关,省略不说在一些大型的三甲医院的医生诊室,每个患者的就诊时间平均只有5~10分钟,专家门诊也只有15~20分钟,要想让医生在这短短几分钟内获得最大量的信息,沟通技巧非常重要。因此, 患
者在看病的时候,一定要正确描述自己的病情,勇敢、有礼貌地向医生提出问题。比如,有的肺炎患者会跟医生描述咳嗽、发烧等症状,但如果同时伴有腹泻,则会认为与肺炎无关而省略不说,实际上,肺炎伴有腹泻,往往提示一种特殊的重症疾病,即军团菌肺炎。不要过多强调一些非特异症状,如“没劲”、“出汗多” 等,这些往往不具备特殊的临床意义。如果害怕某种检查,或者对某些部位的检查感觉害羞, 也要开口说出来。不要遗漏任何一个问题,如果事后发现忘了提出或没有理解的问题, 一定要在下次复诊时问清楚。
唐燕 /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