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个有道德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教会T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在孩子学会“你想要别人怎么对待你,就怎么对待别人”之前,TA首先得学会有同理心,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学会在做事之前先想一想自己的行动可能给别人和自己带来怎样的后果和影响——这是一个人应有的底线,也是家庭教育的最基本责任。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孩子在家中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和尊重权威。不说培养栋梁,至少要培养一个对社会无害的合格公民吧?
儿童道德发展的五个阶段
儿童的道德水平发展会经过五个阶段,然而,不像身体发育那样,即使放任自流也能长高长大,道德观的发展如果没有家长的输入和引导,就不可能形成。要想孩子成长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家长必须在童年时期的每一阶段打好基础。
阶段 1
婴儿期(0-1岁)
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道德感的,也不会用是否有道德去评判事物,但是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评判对错。在妈妈温暖的子宫里待了十个月后,来到世上的小人儿期待着这温暖的关怀将一如既往。在妈妈肚子里从来没有挨过饿,所以婴儿认为饥饿是错误的;从来没有被忽视过,所以婴儿认为孤独是可怕的;从来没有与人失去过联系,所以婴儿觉得大人的不回应是错误的。
只有被抱着、被喂奶、表达需求的时候得到及时回应,才感觉是对的!当婴儿在生命早期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料时,他们就会发展出内在的对“正确”的看法。父母的回应在婴儿心中种下了信任和敏感的种子。
多项研究显示 与父母依恋关系建立得好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有道德的人。他们与亲子关系缺失的孩子相比,最显著的差异在于更敏感(sensitivity),这里的敏感并不是指多愁善感,哭哭啼啼,而是指更能体察别人的情绪和需求,更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是高情商的体现。
家长应该这样做: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更是道德模范。父母的照料风格已经给孩子上了重要的一课,所以,请做一个敏感的、让孩子能够信任的照料者吧。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及时给予回应,让孩子感到无处不在的爱与理解,这样TA也会成长为一个懂得关心和照顾别人的人。
阶段 2
学步期(1-3岁)
到18个月左右,孩子开始有了“他人”的意识。学步期的孩子逐渐认识到别人与自己的共存,别人也有别人的需求,而这需求往往和自己的需求不一致,甚至是有冲突的。家里有家规,孩子必须遵守,这让他们感到沮丧。
孩子还没有能力自己去判断什么是对与错,他们只是追随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本能地去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意识不到打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这个阶段儿童对是非对错的看法,完全来源于父母的教诲。你教孩子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他们都会全盘接受,因为这时的父母在孩子心中具有绝对的权威。从这时开始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也是最容易的,因为你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啊!
他们之所以相信打人是错的,是因为爸爸妈妈是这样教的,又或者打了人后会受到大人的惩罚。
如果妈妈说安慰一个正在哭泣的小孩是正确的做法,那孩子也会这么去做。父母就是孩子的道德榜样。
家长应该这样做:
从这个阶段开始,当面对孩子的各种行为时,要及时指出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怎样的行为是你期待看到的,哪些又是你不希望看到的,界限清清楚楚,从小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孩子做错了事,对别人造成了伤害,甭管有心无心,都要教育和纠正!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滋养友善,鼓励孩子帮助他人。抢了别人的玩具,鼓励孩子想一想,如果别人抢了你的玩具,你是什么感受?有小妹妹摔倒了,我们把她扶起来,安慰一下她吧!
在德国游乐场玩的时候,常听德国父母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要照顾别人(You have to take care of the others!)。时刻关注身边的人的感受,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积累,虽然不会说一次孩子就记住,但一定每一天都会有进步。
从滑梯上往下滑的时候,教育孩子要看看下面有没有其他孩子挡住了出口,如果有,那要等别的孩子走开了再往下滑,否则会伤到别人;混龄的孩子一起跳蹦蹦床的时候,大孩子的父母在一旁不断提醒,“小心,里面有小弟弟妹妹,你不能跳太高,跳太高了对小孩子有危险。”
玩游戏排队的时候,后面的大孩子抱怨前面的小孩子动作太慢,没有耐心等待,父母在一旁教育:“TA年龄比你小,动作比你慢很正常啊,你小时候动作还不是很慢,后面的哥哥姐姐都是耐心等着你的,你现在也要有点耐心啊。”
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点是很多中国家长都容易忽视的,孩子打了人,家长连忙跑上去道歉,却不教育自己的孩子。那孩子下次还会打啊,反正又不用自己负责!
我在德国,从来没有见过德国父母替自己的孩子道歉的,而是要求孩子来道歉。
曾经,在沙坑玩的时候,悠悠的朋友两岁半的Mia对着她的脸扔了一把沙子,当时我们都在场,两个孩子没有争吵没有抢玩具,就这么无缘无故地发生了,我猜应该是Mia闹着玩吧,两岁半的娃也不知道不能对着别人的脸扔沙子。我没说什么,默默地拍着悠悠脸上的沙子,Mia的妈妈倒是特别严厉地开始教育自己的女儿:“沙子不能往别人脸上扔,你看沙子进到悠悠眼睛里了,你把她的眼睛弄疼了,她哭了,你赶快给她道歉!”
Mia当然不愿意,孩子都有倔强的一面,结果这个妈妈一直在教育女儿,最后拿出杀手锏:“你弄疼了悠悠,你做错了,你要是不道歉的话,你就不能继续在这玩了,我们马上回家。” Mia一听妈妈使出杀手锏,哭着跟悠悠道了歉。
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思,不在于让孩子受到惩罚,而在于让TA明白是非对错之分,做错了就要承担后果。
如果只是单纯的惩罚而不加引导的话,并不能帮助发展出道德观和是非观。常见的“棍棒法”只会让孩子想方设法地去逃避被大人抓到,而不是去思考什么是对错。指导他们行为的不是“对与错”,而是“是否被抓到”,只要没被抓到,就都是可接受的。
阶段3
幼儿园时期(3-7岁)
在幼儿园时期,儿童道德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到来,即孩子开始内化家庭的价值观。那些对于父母来说重要的价值观,也成为了孩子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家教好不好,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出现分水岭了,一眼就能看出来。千万别再抱着把孩子交给幼儿园老师去管的思想啊,那简直是在坑老师!老师也不想接熊孩子啊!最该对孩子教养负责的,应该是父母。
一个4岁的孩子可能在看到其他孩子乱扔垃圾时,说道:“我爸爸妈妈说,不能乱扔垃圾,垃圾要扔到垃圾桶里。” 看到别人不排队的时候,大声指出“要排队!”
当孩子在撒谎的时候,TA感受到的是这样的行为背叛了TA与父母之间的信任,TA会为自己的撒谎行为而感到自责。
一旦父母的价值观内化为孩子的一部分,孩子的行为就会受到内在价值观的驱动和指引——当然,这其中也仍然需要父母不断的提醒和强化。当他们做错事的时候,他们担心的不是父母的责备和惩罚,而是感到内心的内疚和不安,这种道德感的初步形成驱动着孩子主动去做正确的事情。
如果前面父母的教育工作做得好,那在这个阶段的后期,孩子会渐渐开始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开始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明白别人也有权利和观点,知道要体谅别人的感受。
一个5岁的孩子在路过时绊倒了其他孩子搭的积木,导致别人大哭起来,TA会因为伤害到了别人的感受而自责,并主动过来安慰哭的孩子——显而易见,这绝不是一日之功,而需要父母从小到大对孩子同理心的不断引导和培养。
对比之下,一个缺乏同理心的5岁孩子,在面对同样的情境时,可能只会扔下一句:“真是一个爱哭鬼!” 就扬长而去。
在遇到困难局面时,3-7岁的孩子期望大人来出面做主。他们明白“大人”和“小孩”的角色之分,并期望得到大人的“成熟”指导。他们明白什么是后果,并能理解“如果我做了,就会……”的逻辑联系:如果我打了弟弟,他会疼会哭,弟弟哭了我也会伤心的,还会受到爸爸妈妈的批评。
一个家教好的孩子之所以会表现得体,是因为TA已经接受了7年的来自父母的正面引导。而一个家教不好的孩子的行为准则则是:“只要不被大人抓住,我做什么都是可以的。”
家长应该这样做:
仍然继续上一阶段的三个做法,每一天都要进行。除此以外,因为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可以开始和孩子讨论一些与道德相关的话题,激发孩子的思考。
比如,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收银员多找了钱,你发现了,这时候你可以故意问一问孩子:“我应该把钱还回去吗?” 如果孩子说:“又没有人发现,不用还,没有人会还回去的。” 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大声说出来:“可是这不是属于我的钱,我不应该收下啊。收银员还可能因为找错了钱受到处罚,甚至可能丢掉工作。我不能这么自私,我不管别人怎么做,反正把钱还回去是对的做法,所以我要还回去。”
多和孩子进行这样的讨论,可以促进孩子对是非对错的思考与判断,形成自己的内在价值观体系。
阶段4
7-10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基本已经从父母的教育那里形成了“什么是正确的行为”的是非观。父母的价值观,变成了孩子的价值观。
如果敏感、友爱、礼貌和同理心是孩子的家庭教育教给TA的行为准则,那么孩子就会按照这个准则去对待他人。这时候如果遇到那些与自己三观不合的同学,孩子已经懂得自己做出判断和选择,自动摒弃那些与自己家庭教育不一致的价值观。
孩子们尊重那些公平得体的权威人物。他们对孩子来说不是威胁,而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存在。
孩子们相信他们应听从父母的教导,认为如果孩子的行为破坏了规则,就应该得到改正。他们心里有强烈的“可以做”和“不能做”之正义感,这样的正义感导致这阶段一些孩子喜欢向权威告密。
正因为7-10岁的孩子有非常强的正义感,他们明白规则的必要性,并希望参与制定规则。他们开始意识到,孩子也是可以有自己的观点的,并开始思考哪些规则是对自己最有利的。
父母可以在这个阶段将孩子的正义感和对公平的诉求运用在育儿之中。
“我可以开车载你去朋友家过夜,但是前提是你得帮我洗碗。” 这样的谈判通常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这个阶段孩子也会开始真正内化和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他们会自动遵守有意义的行为准则和摒弃不认可的行为。
而对于那些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就是灾难了。因为缺乏强有力的家庭价值观的指引,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成为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的受害者,通俗地说,就是很容易被别人唆使,被“带坏”。
阶段 5
前青春期和青春期 (10-18岁)
孩子开始质疑家长和老师是否是绝对正确而万无一失的——也许权威并不知道一切答案呢。这个阶段父母在孩子眼里更像是顾问,而不再是强大的权威人物。你要是这时候才想起来教孩子是非对错,那就太晚了!这时孩子更关心的是同伴的看法,而不是父母的……
由于这个阶段孩子最关注的点是在同伴中受到欢迎,他们极易受到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和同伴价值观的影响。如果在此之前没有打下稳固的家庭价值观基础,那在青春期孩子则有更大可能受到同伴意见和行为的影响而动摇自己的价值观。
如果家庭教育价值观早已深植在孩子心中,并内化为孩子的一部分,那父母大可不必担心,这样的孩子会遵循内心的道德标准,他们会成为同伴中的领袖,而不是追随者,他们会为自己设定路线和目标,并朝着制定的目标努力,即使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也能逆流而上!
相信大家看到这,也get到了,培养一个有道德的孩子,终究还是靠家庭教育,靠的是父母价值观的渗透,靠的是生活中每一件小事上的引导和教育。强大的家庭价值观带给孩子的不仅是好的教养,更是孩子的精神护盾,可以保护孩子不被社会上的“坏孩子”带歪带坏。如果你不早点教,以后就轮到别人来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