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最近忧心忡忡,原因是在社区组织的老年人体检中,张大爷发现自己的血脂增高了,这下可把老爷子吓坏了,要知道他老伴以前就患有高血脂,最后突发脑出血,于3年前去世。一向在饮食方面严格把关的张大爷,没想到高血脂也会“找上门来”。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对血脂异常都有了警惕心理。那么,哪些因素会诱发血脂异常呢?以下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什么叫“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一类较常见的症状,是人体内脂蛋白的代谢异常,主要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我国血脂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饮食习惯发生改变等原因有密切关系。 文/付丹丹
血脂分析报告单怎么看
血脂异常一般没有特异性表现,如果怀疑有高血脂,一般都会去做一个血脂分析,但面对这些结果,我们应该怎么分析呢?在血脂分析中,以下四项意义较大:
1、总胆固醇(TC):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主要在肝脏合成和贮藏。当总胆固醇增高,提示有肝胆系统疾病,或是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2、甘油三酯(TG):主要来自食物中脂肪的分解,当甘油三酯过量,囤积于皮下就会使身体肥胖,囤积于血管壁就会造成动脉硬化,囤积于心脏就会导致心脏肥大,囤积于肝脏则会造成脂肪肝。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一种运载胆固醇的工具,当它携带的胆固醇积存在动脉壁上,久了便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坏的胆固醇”,当其增高时,需要警惕动脉硬化性斑块的形成。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转运磷脂和胆固醇的工具,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可减少患冠心病的危险,又称为“好的胆固醇”,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越低越好,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越高越好。
哪些人需要检测血脂
高血脂的人需定期检测血脂。一般我们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检测1次空腹血脂。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3-6个月检测1次血脂。
血脂检测的重点对象包括:(1)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2)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以及肥胖、吸烟者;(3)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4)有皮肤黄色瘤者;(5)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此外,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女性都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测。
这些食物可能引起血脂增高
很多高脂血症是吃出来的,而哪些食物可以引起血脂增高呢?
1、过甜的食物:如奶油蛋糕、奶酪、白糖、巧克力、蜂蜜、红薯等各种甜食,食入后可转变为脂肪,同时高热量的食物可促进胆固醇的合成,使其血液浓度增高。
2、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如猪肝、猪腰子、猪心、猪脑等)、蛋黄、蟹黄、鱼子、鳗鱼等本身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食入后会使血胆固醇升高。
3、肥甘油腻食物以及煎炸食物:如肥猪肉、猪油、羊脂以及油煎馒头等,这些食物本身脂肪含量高,食入后会使血脂升高。
4、酒:长期饮酒会诱发血脂升高。
5、花生:花生中含有大量脂肪,食用后会使血脂升高。
久治乏效的高血脂或是甲减
心血管科的李医生,上个月接诊了一个特殊的患者——袁女士,她拿着当地医院“高血脂和脂肪肝”的诊断证明前来就诊,原来在当地医院吃了降脂药和保肝药后都没有什么效果。
看着40多岁有点微胖或者说是有点浮肿的袁女士,李医生对她进行了详细地问诊。但在问诊过程中李医生发现,袁女士一直表情很淡漠,虽然言语中透着对病情的担心,可从她面部表情来看好像在诉说别人的病情一样,感觉一点都不在意,去做检查时也是拖拖拉拉,行动缓慢,总是比别人慢半拍。经验丰富的李医生在给她开的血液检查中,添加了甲状腺激素的检查项目。
这一查,果然查出了问题,原来袁女士有严重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李医生终于明白了袁女士之前的一系列表现,以及用降脂药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推荐其去内分泌科就诊。袁女士在服用甲状腺素等药物治疗后,不仅虚肿、乏力等症状明显好转,血脂也逐渐下降了。
李医生介绍,甲状腺激素对胆固醇代谢具有双重作用,既可以促进肝脏组织内胆固醇的合成,又可以促进胆固醇及其代谢产物从胆汁的排泄。甲减患者虽然体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但是其代谢、排出降低更为明显,而总的作用结果是胆固醇水平升高,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也升高,这与甲状腺激素水平成负相关,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成正相关。因此,建议服用降脂药效果不明显的患者,不妨检查一下甲状腺功能。
吃出来的高脂血症
公司白领周先生,今年刚过40岁,作为豪爽的东北汉子加上资深吃货,周先生在饮食方面可谓特别“注意”:春天到“邻居”韩国来一次烤肉之旅,夏天到重庆吃火锅,秋天到山东吃“九转大肠”,冬天就窝在东北那疙瘩儿吃地锅鸡、东北乱炖……
不仅会吃,周先生还会做菜,每逢周末他都会叫上好友到家里亲自下厨,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这些家常菜,周先生都是信手拈来。
周太太不止一次的提醒过周先生,这样不加节制地吃下去,肯定会对身体有损害的,可是作为吃货,此等忠言自然逆耳。其实就在两年前,周先生就已经查出来有高脂血症,但他根本不当回事儿,继续秉行他“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信条。
今年5月份,在一次下班后的同事聚餐时,周先生忽然感觉吃的东西在嘴里咽不下去,手上的筷子也拿不稳了,然后右边身子一“软”,竟然倒在了邻座的身上,同事们赶紧拨打“120”将周先生送到医院,经过CT检查,发现周先生竟是脑梗死。
幸好发现及时,经过紧急溶栓等治疗,3个月后周先生基本能够生活自理,可是右侧身体却仍然乏力,讲话也不如以前那么流利,才刚刚40岁的周先生不得不提前退休。
原来,周先生的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导致其高血脂多年,形成动脉斑块,当斑块脱落则非常容易导致血管栓塞。在经过这么大的教训之后,周先生终于彻底戒肉戒酒了,可是“丢了”工作,又“丢了”生活质量,为时已晚……
降压药竟能导致血脂增高
王大爷患高血压病已经10年了,一直在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得很好。听说高血压常常和高血脂、高血糖合并为患,所以王大爷一直在饮食上格外注意,肥甘厚腻和高糖的食物一律远离,还参加了小区的舞蹈队,相信在“管住嘴,迈开腿”的原则下,自己一定可以身体棒棒的。
可是近期的一次体检却让王大爷郁闷了,在如此注意饮食的情况下,高血脂还是“找上了门”。王大爷的舞伴常阿姨,知道了他的情况后却不以为意:“老王,你不用过于担心,没准是你吃的降压药造成的血脂增高呢,我以前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听到舞伴这么说,王大爷好像又抓住了一丝希望,赶紧让常阿姨回去翻病历本。
原来,常阿姨以前吃的降压药和他现在吃的是一种——硝苯地平。王大爷带着自己的病历和常阿姨的病历来到医院,在仔细询问医生后得知,硝苯地平确实对脂质代谢有明显的影响,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血脂增高。在医生的建议下,王大爷换用了其他降压药,一段时间后,血脂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除了硝苯地平,复方降压片、心得安等常用的心血管药物也可能引起血脂增高;抗癫痫的苯妥英钠如果连续口服3-6个月后,也可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平均升高19%。
此外,还需要注意,口服避孕药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可能会明显升高,而对高密度脂蛋白的影响则取决于口服避孕药中所含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比例。因此,女性口服避孕药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用,并应定期进行血脂检查。一旦发现血脂异常,应在医生指导下改用其他口服避孕药。
工作压力大警惕高血脂
小高,人如其名,是一个高高瘦瘦的小伙子,今年33岁的他从事IT行业已经10年,算是公司的“老员工”了。
眼看着下半年公司将进行人员的大幅度调动,“资深码农”的小高越发工作努力了,常常凌晨两三点才进入梦乡,早上很早就又被闹钟叫醒,拖着疲惫的身体开始一天的工作,本来就很瘦的小高越发瘦弱了。
最近一周,他总觉得自己的右上腹部胀满不适,消化功能也明显下降,还常常腹泻。不舍得请假的小高终于等到了年中的职工体检,不体检不知道,一体检吓一跳,一向自诩身体很好的小高,却被查出患有高脂血症和中度脂肪肝。小高根本无法接受自己年纪轻轻血脂就增高的事实,于是来到当地三甲医院进行复查,结果再次证实了小高得了高脂血症的事实。
“医生,你看我才30多岁,而且我还这么瘦,怎么会得高脂血症呢?”听到小高的困惑,医生解释到:“这与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同时又缺乏运动有关。”
很多人认为,高脂血症是胖人和中老年人才会得的一种疾病,但事实上,高脂血症并非这些人的专利,高脂血症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发病原因除遗传因素外,还与年轻人不健康的工作生活方式有关,比如工作压力过大、久坐、长期熬夜、精神紧张、焦虑等。此外,还和过量食用高脂肪食物、酗酒、吸烟等因素有关。
分诊“图”——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就是万病之首,血脂异常说明血液里面的脂肪含量太高。这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如果没有很好地控制的话,就会堵塞血管,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那么,出现血脂异常该挂什么科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