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到冬眠”
降水结束后全省出现了明显降温,
其中东北部地区的
最大降温幅度达到了10℃。
相信不少小伙伴今天出门
都感觉到丝丝凉意了。
8月是夏秋交替的季节,
此时天气多变,
是最容易导致感冒的高发时期,
那么,
夏秋冬季节交替之时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感冒?
注意通风和保暖
每天早上起床后及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时间大约15分钟,既可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又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滋生,但是要注意,晚上睡觉之前一定要记得关紧门窗,夜晚温差较大,气温比较低,很容易灌进冷风而导致感冒,头痛等症状。
早晚加衣
进入季节交替,气温温差比较大,可能白天还是短袖,晚上就得穿长袖,所以为了预防感冒,建议早晨出去的时候带上一件外套,以防万一。对于“春捂秋冻”之说,也要因人而异,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者更要注意保暖。在秋装的选择上也要充分考虑到舒适、防护和保健等多方面因素。
多喝开水
有些人不喜欢喝白开水,常以饮料代替,其实这是很不好的,这些饮料对身体一般是没什么益处的,添加剂太多。在秋天,多喝白开水可使我们的身体新陈代谢能力变强,有效预防感冒,如果有轻度感冒症状还可以喝些板蓝根。
饮食调理
秋季的气候十分干燥,我们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能够滋阴润燥的食品,同时秋季不宜吃冷饮类的凉食,要及时趁热吃。要及时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如多吃萝卜,其中的萝卜素对于预防感冒很有好处。
多吃水果和蔬菜
适量的补充维生素,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可以提高人体抵抗力,因此,多吃水果和蔬菜可以让身体更加健康,尤其是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免疫力提高就可以有效的预防感冒。
提高身体素质
提高身体素质是预防感冒的重要途径,要知道一般体质较差者,很难抵挡住流感的入侵。在秋天,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非常重要的,在保证饮食健康合理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身体锻炼,登山、跑步、打太极都是不错的选择。
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不仅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还能使皮肤更加的好,也是养颜的好方法。
热水泡脚
每晚用较热的水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可预防秋季感冒。
减少与感冒者接触
秋季容易形成流感,具有传播性的感冒会在人与人接触过程中传播,因而适当的远离感冒人群可以减低传染导致感冒的风险。
及时减压
压力是致使免疫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人的工作、学习、比赛......压力都比较大,很多时候种种压力会致使自己身体的免疫力逐渐下降,身边的流感就会悄悄的找上你。
夏秋交替的季节除了要预防感冒
还要注意以下疾病
胃病
秋季早晚温差大,人体受到外界冷空气刺激后,会反射性地分泌大量胃酸,这会造成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使其抗病能力降低。加上天气转凉,人们进食增加,进一步加重胃的负担,从而引起胃病复发。
专家建议
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腹部着凉,平时应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不吃生冷、辛辣的食物,还要戒烟、戒酒。胃病患者平时还要坚持体育锻炼,以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胃病还和人的情绪有密切关系,经常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对病情大有益处。
过敏性鼻炎
秋天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主要原因是季节转换之际,早晚温差大,身体处于夏亏同时又是过敏体质的人,一下子很难适应,就会频频打喷嚏、流鼻涕,严重时还会带来头痛、胸痛。
专家建议
生活上应避开过敏原刺激,注意冷暖调节,及时增减衣物,保持室内空气畅通,保证足够的睡眠,尽量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适量的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并辅以药物,可改善过敏不适。
关节炎
专家表示,由于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及其周围血管功能不全,这个时节容易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加重的现象。
专家建议
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有关节炎病史的患者,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一旦出现关节疼痛,要立即采取按摩、针灸等理疗措施促进血液循环,以免病情加重。适当锻炼对保护关节、缓解疼痛有很大帮助,可选择游泳、骑车等项目。另外,天气渐凉,爱美的女士要少穿裙装,注意下肢保暖。
慢性支气管炎
随着秋季气温下降,空气也逐渐变得干燥,这种天气很容易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秋季空气中的过敏物质较多,也是诱发支气管炎的病因。
专家建议
预防慢性支气管炎,要从保护呼吸系统开始,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去烟雾、粉尘和有害气体多的场所。少食辛辣食物、戒烟、戒酒。秋天气候干燥,可多吃些润燥清肺的食物,如梨、白萝卜、银耳等,以防慢性支气管炎复发。
心脑血管疾病
夏秋之交,天气忽冷忽热,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专家表示,忽冷忽热会使人体血管时常处于扩张和收缩的状态,威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
专家建议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等都是预防此类疾病的重要方法。在夏秋交替时,老年人要添衣早、脱衣迟,定期到专业科室监测血压、血糖,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与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