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老百姓是把抗生素当消炎药来用的。他们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从药店店员到大的医院临床医生,甚至一些大教授们,都爱使用“消炎药”这个名词来解释抗生素,名字的误导常常是致命的。记得有次我坐火车去旅行,在车上遇到一对年轻的夫妻在给一个不到一岁的宝宝服用小儿安(通用名:小儿复方磺胺二甲嘧啶散)。我问他们为什么要给宝宝吃这个药,他们说孩子不睡觉,服用点药希望能起到安神的作用。我赶紧制止他们,告诉他们这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抗生素类药物,不是安神药。根据对药名的理解来吃药,这是多么可怕的行为。
打开中国老百姓家里的小药箱,几乎每家部有几盒阿莫西林备在那里。感冒发烧更是习惯性地来一句:“吃点消炎药。“阿莫西林就吃上了。恐怕这个时候很少有人意识到阿莫西林就是抗生素吧。我在美国的时候,阿莫西林是严格按照医生处方的用法用量计算出片数后,按片卖给患者的。有句话讲“在美国买抗生素比买枪支还难“,这点也不夸张。而中国老百姓却将抗生素整盒备在家里!不仅阿莫西林,中国老百姓还把头孢、阿奇霉素、甲硝唑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当成包治百病的消炎药用。
对于中国滥用抗生素的根源,许多人将其归结为老百姓医学知识的缺乏,认为是老百姓滥用造成的,这太冤枉中国老百姓了。要知道,抗生素是处方药,绝大多数人手里的抗生素都是从医院里开出来的,医院的医生滥开抗生素处方才直接导致了病人的滥用。在这点上,我认同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道疾病方面专家钟南山的看法,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说过:“在中国医院,治疗一般的发烧感冒,有80%都使用抗生素,而事实证明是不需要的。“因此,滥用抗生素主要原因在医生身上。
医生滥用抗生素,有三方面深层次的原因:一是医术不精:二是医生出于自保心理:三是医生为追求经济利益。
先说这第一点,医术不精。有些医生自己都没掌握感冒不需要给病人用抗生素时知识,自己都没搞懂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就草率地将抗生素当消炎药开给了感冒病人。有个讽刺这类医生的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医院里有甲、乙两个医生,正在给同个病人看病,这个病人的脚扭了下,肿得很厉害,但是皮肤一点没破,也没有发烧等其他症状。甲医生说:“给他用些消炎药。“乙医生说:“皮肤没破,不应该用抗生素。“这说明乙医生完全没搞懂甲医生说的消炎药是什么,错误地理解为甲医生在说抗生素。
我想读者中也会有人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去医院看病,医生看病情就说有炎症,随后问家里有没有消炎药,没有就给你开点,而他所谓的消炎药就是阿莫西林、头孢之娄的抗生素。正因有这样的医生,老百姓才会把头孢之类的药当消炎药吃!
我朋友的妈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稍微不舒服,不管什么毛病,都要吃点阿莫西林,每次朋友跟她妈妈说感冒不要乱吃阿莫西林,她妈妈都说没事,问她为啥没事,她说医生说了,这是消炎药。她妈妈不仅自己这样乱吃,还要求身边的其他人稍有不舒服就吃。劝说不仅没用,还会遭到她妈妈的白眼或批评,我朋友也挺无奈的。
再说这第二点,医生的自保心理。在医院里,有些病人会主动要求医生开抗生素,医生不给他开他还跟医生急。医生为了自保也就开了。有时候,医生对病人说,你就是普通感冒,回家多休息多喝水就行了,不用开药。有的病人能理解,放心地走了,可有些病人就会认为医生水平太差,生病了怎么能不给开药呢?非要追着医生给开点儿药,医生解释不通,也就给开了。
第三点医生滥用抗生素的原因已经人尽旨知,在中国“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下,医生的价值不能通过自身的技术来体现,而医生也有家老小要养活,有些医生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就倾向于给病人多开抗生素。深究起来,部分原因要归结到医疗体制。
我度过的所有专业类医药书里,没有任何一本书会把抗生素叫成消炎药,正确的叫法都是抗菌药物,解释抗生素药理作用的英文单词是“anti-infection“,将它翻译成中文,应该是“抗感染作用“而不是“消炎作用“,而且是治疗由于细菌或者支原体等抗生素敏感菌引起的特定感染。
细菌感染都能引起炎症吗?能。那身体表现出来的所有炎症部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吗?当然不是。炎症不是特定的一种疾病的名称,而是很多疾病都会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惑染、过敏、跌打损伤等都可以导致身体表现出红、肿、热、痛等炎症的症状。而抗生素只针对细菌等敏感菌的治疗,对病毒、真菌、过敏、跌打损伤等引发的炎症没有消炎作用。
使用抗生素把敏感菌造成的感染控制住后,由这些敏感菌感染引发的炎症自然也就消了。消炎是因为抗生素与敏感菌作斗争并且取得了胜利。换句话说,如果身体的炎症是敏感菌引发的,用了抗生素也起不到消炎的作用。
感冒引起嗓子红肿,本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但有许多人才不管它是由什么引起的,一律用抗生素“消炎“,这是不对的。还有另外一种广泛滥用抗生素消炎的疾病是急性支气管炎。患有急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去看医生时,80%左右的人会被开出抗生素的药方,而且通常还是广谱抗生素。其实,急性支气管炎常常是感冒以后,感冒病毒进入支气管,刺激支气管引发咳嗽导致的。
也就是蜕,急性支气管炎绝大多数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菌引起的比例非常少。如果咳嗽超过10天,咳嗽时伴有胸痛、咳血或者呼吸困难,才考虑去看医生开抗生素来吃。如果病人在其他方面部很健康,说明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会自己好转。
要是这时不加区分地随便去药店买点所谓的“消炎药“吃,不仅可能导致产生超级细菌,还可能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比如腹泻、皮疹、过敏性休克等。美国就有研究资料表明,每50个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中,就会有1个患者出现皮疹这样的不良反应,每5000个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中,就会有1个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这样的不良反应。
另外,长期滥用抗生素去治疗病毒引起的感染,不仅不能将身体里的病毒杀死,反倒会帮倒忙:抗生素在没找到有害菌的情况下会滥杀无辜,将身体里的有益菌杀死,从而可能导致腹泻,还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使疾病病程延长!你看,本来就个小病,反倒有可能被治成大病,得不偿失。
既然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药,那消炎药部都哪些药呢?临床上通常把下面的几类药叫消炎药:一类就是我们常说的激素,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另一类是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但请注意,对于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人而言,可的松类激素是人体可以自己分泌的。它有抗炎功效,所以感冒等引起的嗓子发炎是不需要额外使用消炎药来消炎的,好好休息,提高免疫力可以达到自愈的效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吃药一周好,不吃药七天好“,吃不吃药都要经历一样的病程。
免疫系统异常的人,有时为了控制炎症症状会选用消炎药,但也会区分不同的炎症部位来选用不同类型的消炎药,比如治疗过敏性鼻炎,常常选用激素类的鼻腔喷雾类药物,而针对关节炎、肢体扭伤等,则会选择消炎止痛类的布洛芬等药物,例如前文小故事中甲医生所说的消炎药。
我在这里呼吁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在给患者解释抗生素这类药时,请不要简单地用—句“这是消炎药“来误导老百姓!同时呼吁亲爱的读者行动起来,向你身边的亲朋好友普及抗生素的明确概念,别再让他们被“消炎药“这个名字误导而去滥用抗生素了。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心胸健康方面的资讯,可以添加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中国心律失常防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