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服用降糖药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也是控制糖尿病的主要手段。由于糖尿病患者并不具备专业医学知识,病情又千差万别,所以,这部分要交给医生,决不能自作主张,必须谨遵医嘱服药。
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必然对人体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所以,药物的使用一定要特别慎重,糖尿病患者不能把药当饭吃,尤其要注意以下6大误区。
误区1:用药不遵医嘱不同种类的药物作用机理不同,适应人群也存在差异。医生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情、肝肾功能状况等)来开药。在服用时,应严格按照用药的时间、次数和药量进行。
不能太随意,想起来就吃,想不起来就算了,或自行决定吃哪个、不吃哪个,或随意加减药量,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误区2:把保健品当药吃糖尿病患者切勿轻信广告,尤其是“包治百病”的宣传一定要当心。声称有神奇疗效的其实多为保健食品。保健食品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并不是真正的药品,可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并不具备确定的疗效,也并非适合所有人,决不能替代药品。
区分药品和保健食品的方法看这里:
看包装上的批准文号: 有“ 国食健字”、“卫食健字”的属于保健食品。有“国药准字”的属于药品。
看说明书:保健食品只有主要原料介绍,缺少其他内容。药品有完整的说明书,注明成分、疗效、适应症、服用方法、不良反应、有效期等内容。
有些糖尿病患者习惯根据自觉症状来判断血糖控制的好坏。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自觉没有什么不适症状,服药与不服药在感觉上差不太多,一两次血糖检查正常,于是认为用不用药无关紧要,甚至擅自停药。
事实上,单凭症状或短期检查结果来估计病情并不准确,中途停止治疗容易造成高血糖卷土重来、病情加重,直到出现各种并发症,再治疗起来难度又加大了不少。只有在病情长期稳定的情况下,才能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药或减量。
误区4:频繁换药药效的发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患者服药没几天,对血糖、尿糖下降程度不满意,即认为所服药物无效,急于换药。事实上,有些降糖药(如胰岛素增敏剂)服至15~30天才会达到最大的降糖效果。
所以,不要轻易认为某种药物无效,应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服药的剂量,服至该药的最大有效量时,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改用其他药或与其他药物合用。
误区5:多种降糖药同时服用为了将血糖迅速控制下来,有些患者将多种药物合用,或同类药物超剂量服用, 这样不仅使药物副作用增加,加重身体损害,而且容易矫枉过正,引发低血糖,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非常危险。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中成药中也含有一定的西药降糖成分, 如果不是同一个医生开的药,应咨询医生同时吃的话是否需要减药量。
误区6:吃药不复查检测血糖一方面可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作为选择药物及调整药量的重要依据。随着病程的延长,有些药物的效果会逐渐降低,出现药物继发性失效,如果不定期复查,及时调整,病情将难以有效地控制。
糖尿病患者最好能做好饮食调控、运动治疗和心理调适,多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来平稳血糖,这样有助于相应减少药物的用量,减轻药物依赖。
点击标题推荐阅读:是药三分毒,降血糖常见西药的5大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