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Stent)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心脏支架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金属支架、镀膜支架、可溶性支架的研制历程,主要材料为不锈钢、镍钛合金或钴铬合金。
支架植入过程1.消毒、局部麻醉
冠脉支架植入路径多是选择右手桡动脉,手术前需要对手臂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然后铺巾,保证手术台面处于无菌状态;
注入适量麻醉剂,进行局部麻醉。
2.穿刺
找准穿刺位置,先用破皮刀开个小口,然后使用穿刺针穿刺;
见回血后,穿刺成功,送入穿刺导丝。
3.建立通道
拔出穿刺针,沿着穿刺导丝,置入鞘管(包括内鞘与外鞘);之后拔出穿刺导丝及内鞘,留外鞘在血管,为后续导丝及导管的进入建立通道。
4.开始造影
将造影导丝及造影导管通过外鞘送进血管,这里的导丝不是一般的金属丝,而是可以由医生操作进行灵活弯曲和转向的导丝,穿越复杂的血管路径,从桡动脉逆行到大血管。导管则能顺着导丝的路径在血管中蜿蜒穿梭,直到冠脉口;
造影导管到达冠脉口后,连接造影导管与三联三通,三联三通分别连接压力传感器、肝素盐水(用于抗凝)及造影剂(用于造影);
使用环柄注射器推入造影剂,通过X光透视可在电脑屏幕上显示血管形状;
在一路抵达目的地的过程中,医生需要通过X光透视来掌握情况,通过导管推入造影剂,这种特殊的液体可以在X光下清楚的显示血管粗细及走向,从而找到闭塞病变部位,也就是常说的导致血管堵塞的“罪犯血管”。
5.球囊扩张
造影完成,确定罪犯血管后,拔出造影导丝及造影导管,送入导引导管及导引导丝。导引导管与造影导管的主要区别是腔大,便于球囊与支架的进入;
上图为刚拆封的球囊尚未张开,中间是空的,需要沿着导引导丝送入病变血管位置;
球囊到达预定位置后,医生使用压力泵为球囊加压;
右图为加压后的球囊,变得充盈。左图为使用后,撤出来的球囊(球囊和导丝都是一次性使用,出于安全考虑,避免交叉感染,不能重复使用);
以上过程,对医生的经验和手法要求非常高,确保球囊撑开得恰到好处。
6.植入支架
通过导引导丝送入输送系统(球囊+支架),上图为电脑制作图,显示球囊预扩后,血管内的斑块被挤压紧贴血管内壁,球囊带支架可以顺利通过。输送系统到达预定位置后,医生使用压力泵加压,撑开支架;
被球囊撑开的支架,形状呈网状;
三张图片,左图展现了球囊带支架进入病变位置;中图展示加压后球囊扩张,支架被撑开;右图为撤出球囊和导丝后,支架留在血管内;
电脑截图,红色区域为狭窄的血管放入支架后变粗,使得血流正常通过。近年来,为了避免支架术后再次狭窄和梗阻,新一代的支架表面有一层药物涂层,大大减少了再次狭窄的发生率。
7.切口包扎
以上是冠脉支架植入的主要过程,看起来并不复杂,甚至相对于传统的外科手术来说更简单。目前,国内地市级以上的医院均能成功开展支架置入手术,部分县级医院也在逐步开展,使得大量心肌梗死患者赢得了手术时间,为冠心病患者减轻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