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一位40多岁的昏迷病人被送至急诊科。家属说:“她每天中午都睡一会儿觉。可今天睡了好几个小时了,怎么叫也叫不醒。”
医生详细查体后询问病史,家属回答:“糖尿病好几年,一直服用降糖药。”
“哦,糖尿病,快查血糖!”医生吩咐道。护士取来快速血糖仪,几分钟后,血糖结果出来了:1.1mmol/l。“低血糖啊!”医生说,“静推50%葡萄糖60毫升。”
医生了解到:这名糖尿病患者这几天进食欠佳,却照样吃的降血糖药,也没有检测过血糖,这种做法很危险。
家属疑惑不解:“我们只知道低血糖会出现心慌、出汗,怎么也会引起昏迷呢?”
原来,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定范围内(3.9~6.1mmol / L),若某种原因造成血糖值低于2.8 mmol /L,就叫做低血糖。而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9mmol / L,就叫低血糖。一般说来,低血糖早期,血糖下降不是很严重时,病人常常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面色苍白、饥饿感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这是低血糖的常见症状,或者说是典型症状。
但随着程度的加重,尤其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即脑功能的损害,出现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症候群,如躁狂、谵语、行为异常、精神错乱、意识恍惚、昏迷等。
大脑的各种功能得以正常发挥,都需要“依赖”葡萄糖来提供能量,一旦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达到一定程度,脑功能受到影响就不言而喻了。由于血糖快速下降、个体差异、以及造成低血糖的病因不同等因素,一些病人并不经历心慌出汗等早期症状,而是直接表现脑功能障碍、迅速进入昏迷等。此种情况后果严重,理论上讲,若6小时内得不到有效救治,大脑将发生不可逆转的水肿、坏死,病人则可以呈现植物人状态或死亡。
文中的患者,大脑水肿,幸运的是抢救及时才脱离危险。
所以说,高血糖的危害以年来计算,低血糖的危害则是以小时来计算,即为这个道理。
医生告诫:糖尿病患者一定定时查血糖,即使一般人,遇到经常心慌和爱出汗的症状,也要做血糖检查,弄清原因。防患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