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演化到人类这一级后,逐步开始脱离物质层级。
现代人往往都在追求提高物质生活方面下工夫,这种追求的后果是很可怕的。要知道,人们对于物质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旦这种欲望得不到控制,那等待我们的就是无止境的痛苦。其实,物质能带来的享受,最终也是精神在起效,药物能治疗疾病,心理疗法也能做到。所以,我们用一生来追求财富,不如用一生来培养出一种好的心态,让我们的精神达到一种超凡的境界。
在养护生命的阶段,最简洁有效的手段,就是对神的凝聚。
神字的原始含义是,祖后面是申,就是 由此被称为祖始之极可以引申出一切。后来发展到哲学范畴,神是指调控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一种力量,是宇宙的主宰及规律。如《周易·系辞上》说:“阴阳不测谓之神。”发展到中医阶段的神,是有关人体生命的认识,与古代哲学的神概念,有着严格的区别。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神的内涵是广泛的,既是一切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的主宰,又包括了生命活动外在的体现,其中又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纳为狭义之神的范畴。
神即是由精、气、血、津液等作为物质基础而产生,又能反作用于这些物质。神具有统领、调控这些物质在体内进行正常代谢的作用。《类经·摄生类》说:“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
因此我们从精神层面上凝聚神气,反作用与物质实体,拥有卓越的成效。
物我两忘可以说这个状态是人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就有人提出“物我两忘”的深刻思想,指人在做事情时所达到的高度专心致志的境界。庄子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彼是外物,我是自我。自我是在与外物相对立、相对待的关系中产生的。假如一个人从来没跟任何人、任何事物打过交道,他是不可能产生自我意识的,而当人与物发生关系之后,物便进入其中。在哲学中,这种关系被称为主体——客体关系。“我”自然是主体,而“物”是客体,没有主体也就没有客体。
我们降维到养生层面来说,精神和生理活动是相对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有统一也有对立的状态。
【黄帝内经】 有句,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即精无妄伤,神无妄动。以保持充沛的正气,从而抗拒病邪的伤害。
物质生活的不规律,神情的大起大落都是物我皆乱的状态。无法做到精神内守,导致各种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