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科术后身上还要插那么多管子?

作者:嘉e订阅 2017-12-20阅读:5148次

许多朋友有这样的疑问:亲朋好友做完手术后,身上总会连着几根管子,尤其是有些腹部的手术,看起来怪吓人的。这项操作在医学上被冠名“引流”,外科医生再熟悉不过了,而这些管子便称为“引流管”。

为什么外科术后身上还要插那么多管子?

那么,为什么要插上这些管子?管子的意义何在呢?

什么是外科引流

顾名思义,外科引流就是通过手术的方式,将患者的患处或体内多余的“液体或气体”排出体外,避免不良“液体或气体”聚集过多而出现感染等并发症,这些液体包括体内腔隙中残留积液、脓液、血液、胆汁等。广义来说,引流还包括放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放置尿管导尿等。

其中,比较特殊的是手术操作部位的引流,也就是说,医生在做完手术后,留置在患者身体上的一些管道,要把多余的液体或气体排出来,于是“引流管、引流袋、引流瓶”等应运而生。

外科引流的作用

到底为什么要引流呢?

1、预防、治疗感染

对于许多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来说,体内多余的积液是天然的培养基,有利于其生长、繁殖,就像积水容易滋生蚊虫一样。而且病菌会释放毒素,一旦被人体吸收,会增加感染的程度。

而适当的引流恰恰可将这个“温室”破坏掉,通过将局部的感染物质(包括脓液、粪水等)引出体外,细菌无处繁殖,从而起到防治感染的作用。

2、促进伤口愈合,加快恢复

虽然人体有一定的“自愈”能力,可吸收适量的积气、积液,但其过程较慢,一方面延缓伤口的愈合,另一方,面由于愈合时间延长而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此时,引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将积气积液快速排出体外,从而促进伤口愈合,加快恢复。

3、减压作用

引流可降低体内局部积气积液的压力,有利于器官功能的恢复。

例如,人体每天都分泌大量的胃液,而肠梗阻的病人,胃液难以及时排出,当胃液积聚到一定量时,胃肠道甚至不能承受如此压力而破裂。而放置胃管恰可起到减压的作用,能及时减轻患者的症状,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4、充当医生的“眼睛”,方便观察病情

手术过后,伤口既然关闭了,怎么才能更好地观察手术效果和恢复情况呢?

除了术后临床表现、常规检查等,引流管在术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外科医生常常通过观察引流情况,包括引流液的性质和量等,可以及早发现病情变化。比如,可以让医生能够提早发现是否出现大出血、吻合口瘘等,以便做出进一步处理。

5、作为一种治疗手段

在临床中,引流管的放置常常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如前所述的减压作用,便是治疗手段之一。例如,对于“气胸”病人,医生常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将胸腔多余气体引流出来,从而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等不适。

为什么外科术后身上还要插那么多管子?

外科引流也有不足

然而,外科引流并不是完美无瑕的,它也存在不足。

1、患者主观感受不佳

对于患者而言,在身上插着几根管子,难免有点“不一样”的感觉,而且行动也不方便。大多数患者都会觉得插管部位不舒服,尤其是胃管、尿管、肛管。且引流管对周围皮肤等组织的摩擦常常会造成剧烈的疼痛,使患者因为怕疼而不敢随意活动,并因此心情特别糟糕,从而进一步影响胃口、睡眠等,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2、过长时间放置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上文刚提到,放置引流管是为了治疗感染,这里又说增加感染的风险,这似乎有些矛盾。其实不然,第一、引流管毕竟是外来异物,而人体对外来异物有一定的排斥,故容易引起炎症反应,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增加外来细菌等入侵的机会;第二、引流管与体外相通,而且毕竟也是一个小创口,如果护理不当或放置时间过长,细菌等可通过导管或皮肤等途径“跑”到体内,从而造成感染。

要评估放置引流管对感染的利弊,要结合局部情况,身体状态和放置时间等情况,由医师来综合权衡。

3、可能减缓愈合速度

诚然,引流管既是外来异物,又是一创伤,且管子放置、护理不当、放置时间过长等,可能引起感染、损伤周围器官、组织等并发症,可能减缓愈合速度。

4、可能造成周围器官、组织的创伤

引流管有时候因管子放置、护理不当等,可造成管子周围的器官、组织损伤,尤其是较粗硬的引流管。常发生在引流管放置和拔除的时候。

例如,手术医生放置引流管时如果用力不当,可造成周围脏器损伤,以致出血、穿孔等。腹腔引流管拔出后,如果愈合不良,可使肠子等器官或组织通过引流管口跑到外面,形成“疝气”。

为什么外科术后身上还要插那么多管子?

当然,随着引流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不足也在不断减少。对于是否放置引流管,应当听从医生的决定,从而更好地发挥引流的作用,避免其不良影响。

来源:兰世亭,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