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正成为养生保健服务的主力军,「一刻间」想用零售化的思路切入

作者:36氪 2018-01-19阅读:442次

一度引发关注的共享睡眠舱项目早已被叫停,但抛开运营层面的问题,它的确切中了一个强需求:高强度工作场景中的白领们,需要一个私密的空间用于短暂性休息、调整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年轻人正成为养生保健的主力军,以华夏良子为例,据了解,目前客人有 30% 到 40% 都是年龄在 25 岁到 35 岁之间的年轻人。同时,女性顾客的比例也在增加,五年前占 20%,现在已超过 35% 。

36氪最近接触到的“一刻间”就想将养生保健和碎片化的工作休息场景相结合,团队于 2017 年 9 月完成了 Pre-A 轮融资,该轮资方为暴龙资本,2016 年,一刻间曾获得深圳易合资本的天使轮投资。

先简单介绍下一刻间在做的事情。针对前面提到的调整工作状态的需求,一刻间以 15 分钟为单位,为白领提供标准化的按摩服务,同时通过提升空间调性、并提供茶饮、下午茶等增值服务。目前一刻间已经在深圳开始了 4 家店铺,单店面积在 100㎡~ 150㎡ 之间,通常包括了 10 ~ 15个独立空间。

年轻人正成为养生保健服务的主力军,「一刻间」想用零售化的思路切入

看准白领们的“闪充”需求、为他们提供高品质保健服务的并不止一刻间这一个玩家,一些中高端连锁 SPA 品牌早就将自己的点位设置到了高端写字楼的楼下,同样主打私密、有调性的空间。

一刻间创始人及 CEO 王方圆告诉36氪,传统 SPA 馆、养生馆提供的服务项目相对较“重”,一般来说需要占用 2~3 个小时,对于用户来说时间门槛高,消费频次自然相对较低。王方圆告诉36氪,现阶段,一刻间单个房间的翻台率在 9~10 次之间,用户的平均使用时长在 1 小时,大部分用户每周消费超过 2 次。

除了时间外,一刻间的“轻”还体现在选址的灵活性上,由于只提供按摩放松服务,一刻间在选址中不需要考虑上下水设施等。团队最主要的选址逻辑:写字楼较为集中的区域,满足用户 5 分钟步程就可到达即可。

如果说超级猩猩、乐刻背后是健身零售化、小型化的趋势,那么某种程度上,一刻间在做的也是休闲保健服务的零售化和小型化:切入的场景和时间更为碎片化、付费模式和产品也更加轻决策。

在设立第四个门店时,一刻间将自己的门店从“有人”更新为“无人”,将按摩师替换为按摩椅,对于这一点,我的问题在于,这一变动是否会对用户体验以及后续的获客造成影响?毕竟对于用户而言,人工按摩带来的心理价值满足感要高于机器设备。

年轻人正成为养生保健服务的主力军,「一刻间」想用零售化的思路切入

王方圆告诉36氪,之所以用无人设备来取代人工按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量:

1/ 保证服务的统一性和标准化:市场上优质的按摩师是稀缺的,而即便是同一个按摩师,在不同的工作时长和工作状态下也不能保证服务水平的统一性,一刻间选择拥有医疗器械资质的智能按摩椅,在体验感是可以超越人工服务的,在服务效率层面,机器的服务效率也要更优于人力;

2/ 满足后续轻量化扩张的需求,这一点很好理解,即人工的招聘和岗前培训从时间成本维度都是相对不可控的,而机器设备能够满足团队将标准化服务输出的需求;

3/ 成本结构层面:一刻间想要做的是一个整体的睡眠、短时间休息的解决方案,按摩只是其中的一个服务环节,整体的空间环境氛围、配套硬件设施等提供增值服务的层面都需要团队进行投入。在大众点评上,我也看到一条有意思的评价,这位用户在服务之外,专门强调了一刻间的玫瑰茶非常好喝。

而基于以上几点,无人化之后的一刻间有又和 2017 年开始风靡的无人按摩椅形成了区别:设备品质、切入场景、空间调性、服务的整体化等。

考虑到一刻间的空间属性和本身所提供的服务特性,王方圆认为一刻间又能够成为一个体验式的营销场景,例如家居香氛、健康零食、茶饮等。

在下一阶段,除了继续对无人店进行批量化复制之外,一刻间也计划和 B 端合作来输出服务,即包括为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解决方案,也包括和商业地产、酒店等共同提供配套的服务。

最后介绍下一刻间的创始团队。创始人及CEO王方圆为哥伦比亚商学院 MBA,曾在纽约、香港就职于美国摩根大通投资银行部、资产管理部;联合创始人及 COO 杨勃拥有近 10 年实体零售行业经验,曾担任岁宝百货CFO助理并协助集团联交所主板上市,2013 起经营管理数家周大福珠宝零售店。

团队计划在 2018 年进入北京市场,目前正在寻求新一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