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圈是因为没睡好?黑眼圈的3个真相,常熬夜的尤其要看!

作者:BTV我是大医生mp 2018-01-30阅读:1810次

黑眼圈,是位于双侧眼下区域对称的、圆形的深色皮肤,几乎每个人都出现过。失眠或熬夜后,往往会出现眼睛浮肿、黑眼圈等症状,但为什么一些人明明睡眠时间很充沛,还是有褪不去的黑眼圈?形成黑眼圈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消除?

色素型黑眼圈,是由于眼眶周围黑色素过度沉积,引起皮肤颜色加深,形成棕色黑眼圈

形成原因

过度日晒、卸妆不彻底、药物、眼周皮肤炎症或损伤,黑色素代谢能力差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色素型黑眼圈。

建 议

做好眼部保养工作,如:做好清洁、佩戴墨镜、使用防晒霜及眼霜等;

② 治疗原发疾病,如:因皮肤炎症等疾病引起的黑色素,在消除病因后,表皮层的黑色素沉着可能会随着角质层的新陈代谢而淡化;

③ 必要时可求助医生,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

血管型黑眼圈,主要是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一般为青紫色

形成原因

首先,眼周皮肤是人体皮肤中最为薄弱的,大约只有0.5mm,不仅更易看出皮下血管,也更为脆弱,轻微的外力摩擦就可能出现损伤,加剧黑眼圈的发生。

其次,眼下皮肤的毛细血管极为细小,当眼周血液循环受阻,血红蛋白增多,眼周就易形成黑眼圈。严重时,眼周的皮下血管还可能出现破损,导致红细胞漏出,更会加重黑眼圈。

而睡眠不足或用眼过度,会造成血液耗氧量增加,眼周缺氧后导致静脉血液滞留,常出现黑眼圈和眼周浮肿的现象。

建 议

① 日常合理用眼。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可能比眼霜更管用;

② 减少外力摩擦。如:仰睡且尽量使用柔软的枕头,避免用力搓揉眼周皮肤,不要佩戴过大过重的框架眼镜等;

③ 增加抗氧化物。维生素E、维生素A、花青素等抗氧化物,可以改善眼周血液循环。

④ 科学运动。运动是最天然的美容养生方式,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善肤色。

结构型黑眼圈多出现在中老年时期,与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

形成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会增加各种营养素的流失,且降低吸收率,其中胶原蛋白流失会引起皮肤弹性下降,导致皮肤松弛

而皮下脂肪也会下移到眼周边框,出现泪沟眼袋,这两者都会造成眼下阴影,看起来像黑眼圈。

建 议

结构型黑眼圈,可以借助医美改变或是化妆减弱阴影区域。但对于老年人来说,视力正常,没有眼部疾病才是最好的事,不要轻易借助手术治疗黑眼圈。

黑眼圈虽然有三类,但很多人往往是混合型黑眼圈,大多数人同时有黑色素型黑眼圈和血管型黑眼圈。

对于眼部的保养,很多人都会使用眼霜,但在中医,有一个特别的穴位,不仅可以改善黑眼圈,还能达到美容养颜的功效。

四白穴,也叫“养颜穴”,坚持每天按压,可以促进脸部血液循环,改善气色,减少黑眼圈及色斑,还能缓解眼疲劳,保护视力!

四 白 穴

眼睛平视前方,黑眼球正下方的颧骨最高点即为四白穴,可在每天洗脸后按压。

双手食指按压四白穴,按压时保持微笑,酸胀感增强,效果也更好。按压2分钟后,逆时针转圈30秒,再用中指、无名指的指腹轻轻拍打30秒。

如果黑眼圈一直无法改善,身体还有其它不适,可能提示某些疾病,要引起注意!

黑眼圈可能预示哪些常见疾病?

贫 血

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黑眼圈。铁元素不足,血细胞的含氧量降低,造成红细胞颜色加深,出现黑眼圈。

动物内脏、瘦肉、芝麻、香菇、海带等食物含有铁元素,可以辅助改善贫血。

肝脏疾病

肝脏疾病,尤其是肝功能长期不正常者,可能在脸部及眼眶周围等处出现色素沉着,形成黑眼圈。

积极治疗肝脏疾病,平时要减轻肝脏负担,同时给予充足的营养,以修复受损肝细胞。

咖喱富含姜黄素,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食物,都有助于抑制肝脏炎症,保护肝脏细胞及细胞膜的完整。

宫 寒

宫寒,就是子宫寒冷或是子宫缺血,气血运行不畅,凝结成瘀滞,导致血流速度减慢,血运减少。

此时,人体出现了代谢障碍,营养成分吸收不进来,废物排又不出去,也易形成黑眼圈。

暖宫红糖干姜茶

红糖性温,配上中药药材的干姜,温上加温,可以缓解宫寒。将少许红糖和5g干姜放入锅中熬煮一会即可饮用。

【更多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