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养身,养五脏,和养心,即保持身体健康、五脏安和、内心宁静
第一层:身体健康
仲景先师在《伤寒论·序》中言及当时的人们是这样记载的:“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意思是说:人们只是争着去追求权势富贵,踮起脚跟仰望着权势豪门,急急忙忙只是致力于追求名利,重视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轻视抛弃养生的根本之道,使自己的外表华贵,而使自己的内在憔悴。却不曾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重视身外之物(名利、权势、荣华富贵),而忽视内在身体健康,这是不可取的。
第二层:五脏安和 西方的运动方式以锻炼肌肉为主,跑步、打篮球、踢足球、举哑铃、健美,等等,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甚则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以肌肉发达、心肺功能增强为目的。
中国的传统运动却以锻炼内脏为主,其形式是导引与吐纳相结合,如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太极拳、腹式呼吸、打坐吐纳等,在锻炼肢体的同时配合呼吸调整,务使动作柔和缓慢、连绵不绝,脊柱折合仰俯,并配合呼吸深长细匀。
从中医角度来看,动作缓慢柔和,目标在于使十二经脉通畅;脊柱折合仰俯,目标在于通畅任督二脉;呼吸深长细匀,旨在谐调五脏气机,使其周流不息。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动作缓慢柔和,可帮助大脑皮层放松,自主神经活跃,增加胃肠蠕动;脊柱仰俯与呼吸配合,可使膈肌上下起伏,内脏轻柔运动,使平时锻炼不到的内脏血液运行。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尤其是大脑皮层得不到放松,因此自主神经协调性降低,内脏得不到舒展,尤其是思虑过度、生气、郁闷之后,手足冰凉、口干舌燥、胸口有堵塞感、食欲降低、睡眠不安、精力不足、神疲乏力,此皆五脏之气郁滞的表现。
经过中国传统的运动锻炼之后,手足温暖、口中津液内生、胸腹之气畅快、胃肠汩汩有声、食欲正常、睡眠安和,锻炼之后精力旺盛、神清气爽,此皆五脏安和的表现。按现代医学所言,这是大脑皮层放松、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张力增强、内脏蠕动增强、血管血运丰富、内分泌腺活跃、能量储存的表现。 符合“内壮”原则的锻炼方法,古称导引吐纳,配合药物、针灸的治疗,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因此经常教患者一些自我锻炼的法门,如揉腹、内壮、固肾功、走圈、开关松肩法、五体投地功、抻筋拨骨、站桩、打坐、腹式呼吸、舒展心胸、五脏养生功等诸多方法,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些锻炼妙法皆源自古人,既符合传统养生之理,又非常简单实用,验之临床,收效良好。
此外,生活中还有细节需要注意,如饮食、睡眠、房事、着装等。生活方式应当符合自然之理,以期达到五脏安和、气脉流通的目的。
第三层:内心宁静 养生的最高境界在于养神,心神宁静空灵,五脏自然安和,真气自然顺从和畅,身体自然健康。因此,内壮的第三层含义便是内心的强壮——心神安宁。
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便是养心之道。“道为德之体,德为道之用。”遵循“道”,言行举止自然流露便是“德”,而内心的自然状态便是老子所谓的“常”。《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云:“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因此,恢复内心的正常状态,古人称之为五常:仁、义、礼、智、信,这也称为五德,对应五行——木、金、火、水、土,对应到内脏则为肝、肺、心、肾、脾。
因此,养心的基础是恢复德行,遵循道德来做人做事,上以孝养父母、尊敬师长;中以和睦家庭,团结同事、同学;下以爱护晚辈,慈幼助弱;对自己则整肃身心、澡雪精神,此谓修身。
至此境界,不受物欲所累,便是内心的空灵,自然自在。因此,平日起心动念之间,言谈举止之处,处处与自然之理——“道”相应,此即是“德”,也即“五常”,以此为基础,内心自然宁静空灵,养生的最高境界——“养神”的效果便不期而至了。
七情致病的原理,修身养性的益处,在中医经典及历代医家著作中反复提及,自古有之。而现代医学将之命名为“身心医学”,尤其是近代民间教育家王凤仪先生对于五常、五毒(怨、恨、恼、怒、烦)与五行、五脏的联系颇多发挥,并有实证。
真心希望读者能够依此而得到身体的健康、五脏的安和、内心的宁静,过上身心和谐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