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于碱性,死于酸性”?揭开食物酸碱性的真相

作者:健康庄里人 2017-07-27阅读:5427次

“活于碱性,死于酸性”是这些年一直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它指的是人体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弱碱性的体质,所以我们应该多吃碱性食物,避免酸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会导致体质变为弱酸性,导致亚健康状态。

那么,碱性食物真的那么神奇吗?

“活于碱性,死于酸性”?揭开食物酸碱性的真相

酸碱体质是怎么回事?

说起碱性食物,就要说到酸碱体质了,该理论认为,人体体液的平均PH值在7.0-7.4之间,为中性或弱碱性,因此只有多吃碱性食物,才能保持健康,而酸性食物会导致体内酸碱失衡,引起疾病。

那么,食物的酸碱性是如何判断的呢?

是根据食物中所含微量元素的多少来判断的,一般认为含碱性离子(钾、钠、钙、镁、铁)多的食物就是碱性食物,含酸性离子(磷、氯、硫)多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

如果体质变酸了,一般认为会出现以下问题:

1、使血液粘稠,容易出现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2、导致钙流失加剧,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骨骼变形等疾病;

3、影响眼部血管,容易导致眼部疾病;

4、导致皮质腊受到破坏,容易出现痤疮、毛囊炎、疖肿等皮肤问题;

5、导致免疫力降低,容易引发其他疾病。

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活于碱性,死于酸性”?揭开食物酸碱性的真相

饮食真的能改变身体酸碱度吗?

当然不可能!事实上,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没有“酸碱体质”这一说法。

所谓的“碱性体质”,只是因为我们的血液是弱碱性的,实际上其他体液(比如胃液、尿液等)都有较强的酸性,如果硬把胃液变成弱碱性,谁来消化你吃下去的东西呢?

那么,我们吃下去的“碱性食物”,真的有助于维持血液的弱碱性吗?

也不能!

人体有一套非常复杂的机制来保持血液的弱碱性,通过血液中的蛋白来平衡血液PH值,通过肺来解决二氧化碳,通过肾来解决碳酸氢盐。

所以,单靠饮食是无法影响血液的酸碱度的,比如传说中宋朝宰相寇准喜欢喝醋,难道他的血液会变成酸性吗?

所以,“酸碱体质”的说法纯属谣言。

其实,想要使血液的碱性增强,根本不用那么麻烦,只要强迫自己保持深呼吸——你可能会引发呼吸性碱中毒,血液PH值会提高,就可以拥有梦寐以求的“碱性体质”了。

“活于碱性,死于酸性”?揭开食物酸碱性的真相

“酸碱体质”的谣言为何经久不衰?

其实,我们仔细看看本文开始的那张酸碱食物对照表就可以明白:碱性食物大多是瓜果蔬菜,而酸性食物大多是肉类和高脂类食物。

所以,大部分人一看这张表,就会立刻得出“碱性食物有利于健康,酸性食物不利于健康”的结论。

再加上一些似是而非的医学概念,“酸碱体质”理论就诞生了,并且在关心养生的人群当中很容易广泛传播。

不过,虽然这个理论属于无稽之谈,但我们并不否认“碱性食物”对人体的益处,当然,也不能将“酸性食物”排除在餐桌之外,二者搭配才是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