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康德新被中华慈善总会聘为格列卫全球患者援助项目专家

作者:大庆油田总医院 2017-07-29阅读:4805次

普外康德新被中华慈善总会聘为格列卫全球患者援助项目专家

格列卫全球患者援助项目组专家可为本地区低收入,且符合相关条件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申请每年九个月的免费援助治疗,可为患者每年节省二十多万元的治疗费用——

普外康德新被中华慈善总会

聘为格列卫全球患者援助项目专家

日前,油田总医院普外科胃肠科康德新副主任医师被中华慈善总会聘为《格列卫全球患者援助项目》专家。据了解,目前大庆地区只有康德新副主任医师和原总院普外科张国立主任为格列卫全球患者援助项目组的专家,具备格列卫援助药物申请资质,可为大庆乃至周边地区家庭收入较低符合相关条件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申请每年九个月的免费格列卫援助治疗,可为通过审核的胃肠间质瘤患者每年节省二十多万元的治疗费用,为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治疗的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普外康德新被中华慈善总会聘为格列卫全球患者援助项目专家

据了解格列卫全球患者援助项目于2003年9月在中国正式启动,由中华慈善总会负责在中国的整体运作和协调工作,接受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捐赠的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药品,旨在让中国所有符合援助条件胃肠道间质肿瘤患者获得格列卫药品救助。目前该援助项目覆盖了全球80个国家,为4万多名患者提供了免费格列卫药物,是当今最为慷慨、广泛和直接的全球性癌症患者援助计划,2009年度曾荣获中华慈善奖。

康德新向我们介绍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及治疗情况: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估计年发病率约为1~2/10000,多发于中老年患者,40岁以下患者少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大部分胃肠道间质瘤发生于胃(50~70%)和小肠(20~30%),结直肠约占10~20%,食道占0~6%,肠系膜,网膜及腹腔后罕见。胃肠道间质瘤病人第一次就诊时约有11~47%已有转移,转移主要在肝和腹腔,淋巴结和腹外转移即使在较为晚期的病人也较为罕见,转移瘤甚至可发生在原发瘤切除后30年,小肠间质瘤恶性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率最高,而食道间质瘤恶性程度低,因此,严格来说,间质瘤无良性可言,或至少为一类包括潜在恶性在内的恶性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的症状依赖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通常无特异性,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症状,而在食管,吞咽困难症状往往也常见,部分病人因肠穿孔就诊,可增加腹腔种植和局部复发的风险。

根据病人消化道出血或不时的临床表现,结合内镜检查如胃镜,肠镜检查的非粘膜发生肿瘤结果,CT或内镜超声显示的发生于胃肠道壁的肿瘤,可作出初步的诊断,消化道造影可帮助诊断肿瘤在胃肠道的确切位置及大致范围,但最终诊断仍需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的结果。

胃肠道间质瘤总的5年生存率为35%,肿瘤完全切除5年生存率50~65%,不能切除者生存期<12个月,肿瘤位置,大小,核分裂数和年龄均与预后有关,食道间质瘤预后最佳,而小肠间质瘤预后最差。

手术是胃肠道间质瘤首选且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但胃肠道间质瘤高危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高,可达55%~90%,80%在术后1~2年内有3/4局部复发,半数还同时出现肝转移,虽有可能再切除,但难以提高生存率。但自从格列卫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则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生存时间,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是目前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