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强健,是身体健康的保证。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种简单又实用的强健脾胃的方法——艾灸,只要艾灸身体上的四个穴位,就能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调节胃肠功能,起到强健脾胃的效果!一起去看看吧~~
取穴
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
◆足三里——强壮要穴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开一横指(中指)。简便取穴法: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便是此穴。
【主治】足三里穴是胃经的要穴,具有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强壮身体,延年益寿之功。中老年人常灸足三里还可预防中风,具防老及强身作用。适用于胃痛、消化不良、虚劳诸症。
◆脾俞——健脾利湿穴
【定位】位于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左右旁开1.5寸。
【主治】脾俞为脾的背俞穴,可健脾利湿。适用于腹胀、腹泻、呕吐、痢疾、便血等。
◆胃俞——和胃健脾穴
【定位】位于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左右旁开1.5寸。
【主治】为胃的背俞穴,可和胃健脾。适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胃炎、胃痉挛、呕吐、恶心等。该穴还可以配合治疗由于胃肠功能引起的身体消瘦等消化系统病证。
◆中脘——健脾和胃穴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主治】中脘为强壮要穴。具有健脾益胃、培补后天的作用。能调理肠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使人体的营养物质充足,气血旺盛。
操作
1.艾条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点燃的一端对准应灸穴位,距皮肤2~3厘米,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每次每穴10~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连续灸3~6个月。如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胀腹泻等症状,需每日施灸1次,连续灸至胃肠功能恢复正常为止。
2.艾炷隔姜灸
将新鲜生姜切成约0.3厘米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位上,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稍许上提,使这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后复进行。艾炷燃尽,易炷再灸。
每次每穴灸治5~10壮,隔日或每周灸1次,连续灸20~30天。畏寒怕冷、胃肠功能较差者适用于此法。
3.艾炷隔附子灸
以附子片或附子饼(将附子切细研末,以黄酒调和做饼,厚约0.3厘米,直径约2厘米)作间隔,上置艾炷灸之。可根据病情选取适当部位灸治,饼干更换。
每次每穴施灸5~7壮,每日或隔日1次,连灸1~3个月。虚寒重者尤为适宜。
注意事项
平时饮食要有规律,不要暴饮暴食,不要挑剔偏食,少吃生冷油腻之品。每日用手在腹部轻轻按摩十余分钟,或搓脚底板数分钟,再配合以上灸法,效果更佳。
本文选自《保健灸完全图解手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常小荣、易受乡、岳增辉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悦读中医”(大众喜爱的50个阅读微信公众号中唯一一个医药类公众号),每日推送,及时获取中医药知识和养生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