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怎么灸?灸错了麻烦大,灸对了百病消!

作者:艾匠 2018-04-21阅读:3765次

阴虚到底能不能灸?能灸,但是,如何灸?这是个技术活,不懂的话就不能灸,所以很多中医都不建议阴虚火旺的老百姓自己擅自施灸。

在进行艾灸治疗前,你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你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


1、阳虚:阳气不足的寒性体质

寒性体质是阳虚体质的一种,属于较重的阳虚体质。表现为畏寒冷、喜暖热、爱喝热水、容易拉肚子、手脚冰凉、没精神容易乏力,舌苔偏白、津液较多、面色多青白或青黄、体型容易虚胖、脉搏较缓慢。

阳虚的状况是最适合艾灸的了,这点大家都知道,艾灸大椎、肾俞、命门、关元都是可以补阳的。至于食疗,可以用生姜和大枣熬水来喝,也可以用当归来泡水来喝。


2、阴虚:阴液缺乏的热性体质


阳盛阴虚的人代表体内的水分不足,水少则火旺,因此体内总会有一些莫名的火气,动不动就口腔溃疡,要么没原因的手脚心发热,胸口烦热。表现为喜冷寒、小便黄赤、烦躁易怒、便秘、口咽干燥、舌红苔黄。

那么,什么是阴?什么是阳?


简单的说,气为阳,血为阴;阳为热气,是火;阴为体内津液,为水。


阳气盛了,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火气大了,阳为热,身体老热着,就好像你烧水,水开了也不把壶拿下来,总在那咕嘟着,水就越烧越少,而这体内水液就代表阴的,阳热太盛了,身体就会表现出干燥,发热,咽干,眼涩,这就是阴虚的表现,体内的水液成分就少了,不能滋润器官和内脏了。


反之,要是阴气太盛了呢,阳就不足了,阴的特点是寒,体内的阴气太重了就会导致身体机能减退,产热不足,手脚冰凉,怕冷。


阴阳失调,百病始生!


人身上的疾病有成千上万种,但不管疾病有多少种、有多么难治,它们的病理只有一个,那就是阴阳失调。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盛,阳气就会受损如果阳盛,阴液就会受损,所以,《黄帝内经》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阴阳蕴藏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肾有肾阴肾阳,肝有肝阴肝阳,心有心阴心阳,脾有脾阴脾阳,胃有胃阴胃阳,肺有肺阴肺阳……身体每一个部分的阴阳都必须保持平衡,一旦某一个部位的阴阳失调了,那个部位就会出现疾病。


  • 肝上的阴阳必须平衡,如果肝阴不足,肝之阳气就会急剧上升,这时人就会面红耳赤、头涨头痛、急躁易怒,中医称之为肝阳上亢,西医用血压计一量,很可能发现血压变高了。


  • 心脏的阴阳必须平衡,如果心脏的心阳不足,人体就如同失去阳光的普照一样,陷入一片阴霾的笼罩中,变得浑身发冷、精神不振。这时,水汽便会泛滥,出现水肿,结果,心脏的功能必然会受影响,甚至出现心源性水肿,西医一检查,发现这已经是心脏病甚至是心衰了。


  • 肺、胃、肾的阴阳也必须平衡,如果肺、胃、肾的阳气偏盛,阴液不足,那么,人就会多饮、多食、多尿,患上消渴(消渴又名三消)。


总之,大到心脏病、高血压,小到感冒发热,一切疾病皆源于阴阳失衡!阳高寿短,阴重则病,阴阳失调,百病始生!


不分阴阳,灸了也白灸!


《黄帝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生命是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如果这种平衡状态被彻底打破了,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想要获得长期的健康,就必须时刻保持阴阳的平衡!


看那些贪凉的人、阳气虚损严重的人,哪个没有手脚冰凉的毛病?我们人体的正常温度是在37度左右,而客观上讲,代表阳气的,就是温度。当我们吃进一些零下几度的食物,想一想,我们要消耗多少阳气去使它平衡!


久而久之,阳气虚耗严重,四肢最先出现冰凉,月经病,风湿病等等都来了。阳不化气,阴就会凝结,肿瘤也就会来。


所以养生要懂阴阳,该补阴时补阴,该补阳时补阳,这样才是养生基础之法。掌握了这套法则,艾灸起来就能事半功倍!


艾灸补泄,很少人知道!


关于平衡阴阳,神医华佗曾说过: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


艾灸即可补,又可泄,基本的施灸规则是:实热则多灸四肢,虚寒则多灸腰腹部。


另外,艾灸补泄体现在手法上如下:


①艾灸补法


在点燃艾炷后,不吹其艾火,待其慢慢燃尽自灭,火力微缓而温和,且时间较长,壮数较多,灸毕用手按施灸的部位,使灸气聚而不散。


如果用艾条灸,可用温和灸、回旋灸等手法弱刺激穴位,以促进机体生理功能,解除过度抵制,引起正常兴奋。


②艾灸泻法


点燃艾炷后,口吹艾火,促其尽快燃烧,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


灸毕不按施灸穴位,以使体内邪气易从穴位散发,这就是吹灸法。若用艾条灸,也用吹法,促其燃烧,对穴位进行雀啄灸,达到强刺激。

阴虚的艾灸方法


但是,很多看似阴虚火旺的人,并不是真正的阴虚,这其中大多数人存在下寒上热的情况,就是因为中下焦的寒气太重了,或者中焦有瘀堵,阳气走投无路被逼到上焦,表现出来往往就是上火,其实那只是虚火,下焦还是寒的呢!


那这样的体质该如何灸呢?


可以艾灸中脘、肾俞、八髎,日常多做推腹和揉腹,消除中焦的阻碍,然后,艾灸足三里、三阴交、涌泉,把上焦的火气引下来,全身气血运行通畅,上面的“火”自然就灭了。


小建议:若灸后上火,可以在耳尖或者大椎处放血,上火问题基本就解决了,也可以配合针刺廉泉、照海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