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一般认为是胃病引起的。但以中医的角度来看,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主要以下几个原因:
消化不良,首先应考虑到的就是脾胃虚寒,这也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脾胃虚寒,阳气不足,无力运化水谷,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说:水谷入胃,全赖脾阳运化。可见脾胃阳气不足会直接导致消化能力不足,从而出现肚胀、食欲不强、胃部不适等症状。
食疗推荐:
吴茱萸葱姜茶:吴茱萸6、9克,葱姜适量,红茶适量,开水泡茶饮用。
功效:吴茱萸温中散寒,主治脘腹冷痛、中焦郁寒等症,加葱姜可增强散寒温胃的作用,红茶暖胃,久服寒气散而病愈。
山楂神曲粥:煮粥时,加入山楂、神曲适量,神曲用纱布包裹。
功效:众所周知,多喝粥是补脾胃的最好的食疗办法,神曲性温,专补脾胃,加山楂促进消化。
2、肝郁气滞肝和脾胃的关系非常密切,五行之中木克土,木气郁结会横逆犯脾胃,如果脾胃本来就弱,就会更加耐受不了肝木的克制。所以张仲景早就告诫过我们:知肝之病,当先实脾!
食疗推荐:
粳米花粥:煮粳米粥时,加入玫瑰花、扁豆花、桂花适量。或将三种花研成粉末,煮粥时放入即可。
功效:诸花皆升,有疏肝和胃的功效。玫瑰花疏肝解郁,去湿和中;扁豆补脾胃效果很好,其花也有补脾胃的功效,还能去湿止泻;桂花健脾胃、化痰湿、平肝木。三花合用煮粥,有疏肝健脾的功效。
3、胃阴亏虚胃阴亏虚,会造成胃部嘈杂不适,有饥饿感但饥不欲食,或食少不舒。
食疗推荐:
脾胃阴虚学说,是明代医学家缪希雍提出来的。他认为补脾胃之阴的大法是补脾阴,兼清肝热,常用药物有:酸枣仁、石斛、白芍、白扁豆、山药、橘皮、莲肉、五味子、桑白皮、茯苓等。
食疗推荐:在煮粥时可酌情加入酸枣仁、白芍、山药、茯苓等中药。
4、痰湿中阻脾失健运,会造成痰湿泛滥,阻碍胃的消化功能,临床还会有舌苔白腻、脉滑数、困倦乏力等症状。
食疗推荐:
白术枳实散:白术50克,枳实20克,麦芽100克。白术枳实研成粉末,熬麦芽粥时加入适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