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作者介绍
杨 青 平
《中国临床营养网》专家顾问
现任河南日报社高级编辑、大河健康报总编、河南农大兼职教授。
1982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河南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至今。
著《论比较广告》,1997年3月《中国广告》发表。
著《皇粮国税——税制流变与王朝兴衰》,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著《皇粮国税》八集历史文献纪录片剧本,中央电视台摄制并于2007年9月15日至22日播出。
著《影响中国历史的税制变革》,台湾大地出版社2007年出版。
著《观念决定健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著《转基因解析》,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
长期撰写《大河健康报》一版“健康话题”,2012年经中国记协评选、中宣部批准为河南省纸媒唯一也是全国健康纸媒唯一的“中国新闻名专栏”。
“健康话题”:生离死别
文章来源:杨青平新浪微博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20岁以前,我生活在我的村庄;接着,生活在我的大学;再接着,生活在我工作的单位。我把我的大学、我的单位也当做我的村庄,因为大家彼此之间不是匆匆过客,而是长期相伴,直到离开这个世界。
从小背毛主席语录,至今不忘。毛主席为张思德写的《为人民服务》有这样的话:“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每当我回到村里,儿时的伙伴总会告诉我,咱村谁谁谁死了;每当我回到母校,留校任教的同学总会告诉我,咱们的老师谁谁谁死了,咱们的同学谁谁谁死了;在单位,每个月都会看到一张甚至几张讣告,讣告上的名字都是我熟悉的。在村里、在学校、在单位,对死去的故人,我总是追问病因,发现大多数人是不该死的,他们的病是可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的。下面仅举几例我所在单位的死者,我一直为他们扼腕叹息。
他是我的领导,死于晚期肺癌,终年只有54岁。他不抽烟,却得了肺癌,开始只是咳嗽,后来咳血,一检查,已是晚期,连手术都没法做了。作为年轻的部下,我们轮流去医院陪伴他,我第二轮陪伴他时,他已接近生命的终点。上午他忽然很清醒,给我讲述他被打右派时的苦难,又讲未来的写作计划,到了下午便昏迷不醒,我这才意识到上午的清醒是回光返照。他的妻子流着眼泪,我也流着眼泪,趁着他的肢体还是软的,为他穿上了寿衣。看着他安详的遗容,我为他惋惜:他文章写得好,懂得多,可是却不懂医学知识,如果当初咳嗽时就检查,或许能做手术,或许能再活几年,那一定能实现他的写作计划。
他是我的同事,在一个办公室办公,他年长,我称他老师。快退休了,他常常胃痛,自己买点药吃吃,有效果,但不去根儿,于是又换一种药,后来疼痛难忍,住进医院,做全面检查,发现是胰腺癌,已是晚期,打开胸腔,没法做手术,又缝上了。我去医院看望他,瘦得已经皮包骨头。半个月后,他退休的月份到了,他却去世了。原来准备要开的退休欢送会,变成寄托哀思的追悼会。我为他惋惜:当初“胃痛”时怎么没想到癌呢?怎么能自己随便买点药对付呢?只怪医学知识缺乏!
他也是我的领导,也是54岁去世的。他平时身体很好,他对自己的身体也很自信,从不参加体检。那天,他说自己胃不舒服,问我有没有药,我找出来给他。第二天,胃仍不舒服,他到单位的卫生室要了药。第三天是星期天,他的胃更不舒服,在家人的劝 说下,去省直机关门诊部看病。医生给他做心电图,大吃一惊,没让他动,直接就送到省人民医院急救室。他根本就不是胃不舒服,而是心肌梗死。我接到电话赶到医院,握着他的手,他已不能说话。耽误了3天啊!没抢救过来。自己耽误的啊!又是缺乏医学知识!
人总是要死的,但治病不能落遗憾。现代医学不是万能的,但现代医学完全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病当然靠医生,但不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保健医生,时时盯着自己,那么就要靠自己早怀疑、早检查、早治疗。这就需要具备基本的医学知识。
现在,绝大多数人学有专长,中年以后业务精深,但对自己身体的了解远不如对自己工作的了解。在此,我呼吁中年以后的知识分子学学古人。古代士大夫“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绝大多数人不仅精通四书五经,而且自学医术,其中不少人可以开方抓药,例子就不再举了。而如今,非医学专业、非生命科学专业的知识分子,对医学、对生命生理可谓一窍不通。其实,学点医学知识,学点生命生理知识并不难,不必去啃厚书本,只需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常读健康类报刊就足够了。若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把初中、高中学过的化学、生物再复习复习,就是半个理论家了。
过去,扫文盲、扫科盲、扫法盲。现在,应该扫医盲。生命诚可贵,健康知识价更高。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明日请继续关注:【杨青平】“健康话题”:尽可鞠躬尽瘁,岂可死而后已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截止到 2017 年 4 月 9 号上午 8:00,本平台关注人数为:114670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