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针灸是否安慰剂

作者:主编说中医 2017-06-29阅读:2243次

一论针灸是否安慰剂

(图片来自网络)

针灸是否有效?有一种说法是:针灸的作用就是安慰剂效应。这种说法好像还有点市场呢。但是,最近一件事却有力地反驳了这种观点。

就在前天,2017年6月27日,著名的《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发表了由中国大陆针灸研究者所做的一项多中心随机研究报告。报告称,研究者们历时3年,在中国大陆12所医院同步对504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电针治疗,其中有252例是作为对照组(在穴位旁边20mm粘贴一个胶垫,不给予针刺,不通电流)来观察的。经过每周3次共6周的治疗,结果相当令人振奋:治疗6周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1小时漏尿量减少了9.9g,而对照组仅仅减少了2.6g!还有一个指标就是,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第1-6周,15-18周,27-30周),患者72小时平均尿失禁的次数,治疗组的降低值均比对照组显著!

一论针灸是否安慰剂

(图片来自JAMA,June27,2017,Volume317,Number 24, 刘志顺等)

这个结果首先证明了针刺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有效的。可是,有的看官会说了,那个对照组其实就是没有针刺,实施针刺和不实施针刺对比,自然实施针刺会有效的啊。列位注意,奥妙就在这里。由于针刺的部位是在臀部,患者是看不见的。研究者就巧妙地利用这一点,做了一个排除安慰剂效应的对照设计。对了:是排除安慰剂效应!也就是说,所有参加试验的患者是不知道她们是否进行了真的针刺。在这种情况下,再把针刺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分别处理,不就看出哪个是安慰剂效应,哪个是治疗措施的特异效应了吗?从结果看,对照组是有一定的效应,这种效应不管是来自心理还是来自自愈,我们暂且把它称为安慰剂效应。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对照组的效应比针刺组低了不少,经过严格的统计学处理,两组之间的差异是有意义的。

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针灸是安慰剂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有些人就是不愿承认这一点,逼得我们一定要采取国际公认的方法、严格的设计与统计处理,来证明这件其实早已存在的事实。不仅如此,还要看我们的研究报告是否能够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不知持有安慰剂效应观点的人看到这篇文章时,当作何感想呢?当然了,这种研究也是我们走向国际、取得国际认同的必要手段。

一论针灸是否安慰剂

(图片来自网络)

顺便提一句: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高发年龄为45岁以上,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溢尿。可能的原因是各种因素导致的的盆底松弛、雌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等。可以采取盆底肌锻炼、药物和手术治疗。JAMA发表的这篇文章表明,针刺疗法也是有不错疗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