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足跟痛,花了十几万!一个中药方,一次见效,8天痊愈,快存

作者:少美人 2017-12-04阅读:5273次

跟痛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跟骨结节周围慢性劳损所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质增生,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其发病机制多为局部慢性损伤后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常因疼痛或肿胀、行走跛行而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过去治疗方法多采用局部封闭、口服药物、中药外洗、理疗及针灸推拿等,其缺点是易复发和治疗次数较多。笔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将跟痛症分为5型,并给予针对性治疗。

6年足跟痛,花了十几万!一个中药方,一次见效,8天痊愈,快存

足跟痛的类型

跖筋膜炎型症状

晨起足跟着地时感疼痛,行走后有轻度缓解,再休息后可明显减轻或完全缓解,疼痛性质为刺痛。体征:大部分患者足跟局部无红肿,皮肤温度正常,压痛点局限于跟骨结节中央及跖筋膜附着处,其他部位无压痛。X线片可显示大部分患者有跟骨骨质增生形成。

跟骨下滑囊炎型症状

足跟疼痛多在跟骨的跖侧负重面跟骨结节附近,长时间站立症状会明显加重,休息和穿厚跟软底鞋可缓解症状,疼痛的性质大多为刺痛,少部分患者主诉为钝痛,好发于青壮年。体征:跟骨结节下方肿胀、压痛,按之有囊性感。X线片可显示部分患者有跟骨骨质增生形成。

6年足跟痛,花了十几万!一个中药方,一次见效,8天痊愈,快存

足底脂肪垫炎型症状

足跟疼痛多在跟骨跖侧负重面,长时间站立症状会明显加重,休息和穿厚跟软底鞋可缓解症状,疼痛性质大多为刺痛,少部分患者主诉为钝痛,好发于老年人。体征:跟部压痛点主要在跟骨跖侧,但并不局限,有僵硬、肿胀,但按之没有囊性感。X线片有时会显示有脂肪垫钙化。

跟骨内压增高型症状

典型症状是休息疼,也有少部分患者是活动痛,活动量越大疼痛越重,疼痛的性质为酸钝痛。体征:整个足跟部均有压痛。X线片可显示大部分患者跟骨侧、轴位片正常,未见明显跟骨骨质增生形成。

神经卡压型症状

疼痛位于跟骨内侧,行走时疼痛,但不随行程的增长而加重,疼痛的性质为钝疼。体征:跟骨内侧面有一局限压痛点,而其他部位无压痛。X线片可显示大部分患者跟骨侧、轴位片正常,未见明显跟骨骨质增生形成。

6年足跟痛,花了十几万!一个中药方,一次见效,8天痊愈,快存

中药方专治足跟痛

【配方】:生白芍、炒白芍、生赤芍、炒赤芍、生甘草、炙甘草各30克。

严重者加玄胡30克,舌质有瘀加川牛膝30克,舌苔白腻有湿加木瓜30克,年龄大、体弱加生地、熟地各1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本方具有养血祛瘀,缓急止痛之功。曾治疗足跟痛患者200多例,用药4-8天,全部治愈。

6年足跟痛,花了十几万!一个中药方,一次见效,8天痊愈,快存

艾草膏药贴专治足跟痛

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淤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中医认为艾灸“走而不守,通十二络”。俗话说得好,“通则不痛,痛则不痛”。只要你有疼了,就是不通。

足贴贴足底,通过对脚底器官反射区的作用,足贴成分渗透到人体循环系统,然后将体内毒素 湿气寒气排出来。足部有三阴经和三阳经,足部受药后通过三阴,三阳传入相应脏腑。

足贴不是药,属于一种通过足底皮下给药的中药足疗保健品。

【组 成】秦艽、白花蛇、血竭、接骨木、透骨草、川断、白芍伸筋草、路路通、水蛭、川芎、丹参、藏红花等29味名贵中草药,经加工精制而成。

足跟专用贴修复神经 :通过贴于患处的药膏打通局部经络和血管神经的循环带动整体的经络和血管神经的循环,刺激神经末梢,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使药物分子迅速直达病灶,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

足跟痛贴 ¥35.8 购买

足跟专用贴的疗效:

  • 修复神经 :通过贴于患处的药膏打通局部经络和血管神经的循环带动整体的经络和血管神经的循环,刺激神经末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可缓解疼痛,促进炎症及瘀血的吸收。还可促进足贴精华局部吸收,从而实现直达病所的目的。。

  • 温经通脉:恢复足跟周围筋络、血管、和淋巴的循环,使病变的筋络得到充分的儒养、恢复和强化筋络组织的功能、分解、吸收能力,阻止病情转移恶化,筋络细胞营养通路更加畅通。

  • 清淤除痹:通过已经打通的循环通道,于筋络之间形成了正常循环通路,药物分子迅速直达筋络病灶、活化筋络细胞、营养筋络、吞噬坏死筋络、多余的坏死筋络及残留被迅速排除体外、使健康的筋络免受腐化坏死、正常吸收营养物质。

  • 重组筋络:恢复营养的病变筋络免疫明显增强,活化筋络细胞,重组筋络合成,修复筋络组织,促进紊乱筋络的重组,恢复筋络功能。

足跟痛注意事项:

1、尽量避免穿戴一些软的、薄底的布鞋;

2、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3、温水泡脚,有条件时辅以理疗,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4、当有持续性疼痛时,应该口服一些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

5、 急性发作期间宜少走,忌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