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 Gān Cǎo / Liquorice Root
中药速记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
产地:
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等地区。
别名:
暂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性味归经: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主治病证: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
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
3.用于气喘咳嗽。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
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6g,调和诸药用量宜小,作为主药用量宜稍大,可用10g左右;用于中毒抢救,可用30-60g。凡入补益药中宜炙用,入清泻药中宜生用。外用:适量,煎水洗、渍;或研末敷。
使用注意:
实证中满腹胀忌服。不宜与甘遂、大戟、芫花、海藻同用。
药理:
抑制胃酸分泌过多、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镇咳、祛痰、抗炎、抗过敏、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解毒、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
△甘草植物
△中药饮片甘草
性状鉴别
1、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lOO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2、胀果甘草:根和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3、光果甘草:根和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中药故事
据明代陆粲《庚巳编》记载:御医盛寅一天早晨刚走进御药房,突感到头痛、眩晕,随即昏倒,不省人事。由于病来的急,众人束手无策,如何是好?有一位民间医生闻讯后,自荐为盛寅治病,随手取中药甘草浓煎后即令其服下,没多久,盛寅苏醒了,御医们颇感惊奇。
这位民间医生解释道:盛御医因没吃早饭进了药房,胃气虚弱,未能抵御药气薰蒸,中了诸药之毒,故而昏倒。因为甘草能调和诸药之性、解百药之毒。因此,让他服用甘草水后便可苏醒。
又传明末年一药掌柜——刘兴帮,一天傍晚在自家门前乘凉,一近邻的小伙,17岁的李二苟走过他身旁时,见他的脸色惊道“哎!大伯,你身着重病了,得赶快治啊!”,刘掌柜听了大感不快,你一个小毛孩不过学了两年学徒,难道比我当了60年药掌柜还强?毫不在乎,并泠泠的答道:“谢谢你的好意,我吃得下,睡得着,身体挺好!”李二苟见他不理会他的好意和勤告,便回自家去了。
不料,两天后刘掌柜果然病倒了,头昏脑胀、全身乏力、不思饮食和茶水。儿子刘济民是当地的名医,便替父亲开了药方,服了二剂后病情不但不见好反而加重。刘掌柜这才想起李二苟来,他有气无力地对儿子说:“儿子呀!你快去把邻居李二苟请来,我或许还有救呢。”
第二天,天一亮,刘济民便来到二苟家,迎接他的是二苟的母亲,当她听完邻居来意后,便掏出一张药方说:“我儿子已回店里去了,但他临走时为你父亲留下三张药方,这是第一张药方”,济民接过了药方一看大为不解,药方仅为:“甘草4两,水煎服。”他谢过李大娘,回家后对老父亲说,李二苟药方仅有甘草一味,怎能治好您的病呢?刘掌柜也感到迷惑不解,但既然这个后生能看出我有病,也许他能治。还是试试看吧!哪知,服完一剂药,刘掌柜病好了一大半。于是令儿子济民又到李大娘家去讨第二张药方,药方上又只写着“甘草半斤,水煎服。”第二剂药服完后,刘掌柜可以下床走动了。这时李大娘便亲自登门送上第三张药方:“甘草一斤,水煎当茶喝,”服完三剂药方后刘掌柜的病完全好了,身体康复了。
这年年终,李二苟休假回家,刘掌柜大办酒宴,款待二苟。宴席间,刘掌柜和儿子向二苟他求教用甘草治顽疾的医理。李二苟说:“大伯常年炮制药材,每制一药,必先尝尝,久而久之,中了百药之毒。而这甘草正好能解诸药之毒。”刘掌柜听后甚为称讃道:“你小小年纪,竟这么精通药理,真是能者为师啊!”李二苟谦虚地说:“治这种病,是我师傅教的。一年前他也曾患过此病,也是用甘草一味治好的啊!”众人听了,十分钦佩不已。
✎猜一猜,这味中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