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家: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 杨志敏
湖北省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 李惠玲
浙江省中医院中内科主任中医师 金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副主任医师 胡立明
俗语称,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立秋过后,养生最该“祛湿”。
一个方面温度仍然较高,一方面时有秋雨,导致湿气较重,湿热并行,生活饮食要多注意。
浑身无力、舌苔浊腻、脾胃不合、食欲下降、心烦焦躁等症状时,都是体内“湿气”在作怪。
对付暑湿,看看全国各地都有什么高招。
两广地区
老火靓汤
“岭南之地,暑湿所居”,两广地区因濒临南海,水系发达,降水量充沛,加之台风时常不期而至,暑气下迫,土湿上蒸,自古便是“暑湿地”的代表。“湿气重!”更是广东人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 对策:老火靓汤
两广地区解暑祛湿,汤品有着功不可没的成绩。广东人爱喝汤,大部分人几乎每周都会喝上2~3次汤。通过不同食材,两广地区人民利用慢火煲煮的中华老火靓汤就能达到消暑化湿的作用。
在暑末秋初,有清热解毒、祛湿解暑之效的冬瓜正是应季蔬菜,此时来上一锅冬瓜莲子煲鸭汤,用冬瓜200克切块,新鲜莲子100克,鸭子350克,微加瘦肉、姜片、陈皮等辅料一起煲汤即可,此量可供一家三人食用,不仅有利于祛暑湿、防秋燥,还可健脾养胃。
同时,药膳五指毛桃石斛煲排骨,或用苹果、雪梨等水果加南杏仁煲汤,都有健脾补肺、行气利湿之效。
两湖地区
喜辣好酒
湖北、湖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流湖泊众多本身空气湿度就大,加之四周山脉山系众多,尤其是湖南省地貌轮廓更是东、南、西三面环山,暑湿之气无法扩散,更加重了两湖地区的暑湿气候。因为湖南地貌自古便有“卑湿之地”的称号!
★ 对策:湖南喜辣,湖北好酒
高温酷热,阴雨绵绵不断,人体极易感受外来暑湿侵袭,于是聪明的湖南人便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形成了“湖南人不可一日无辣”的养生智慧。
辣椒味辛,能散燥湿,让人发汗,有一定的去湿气效果,故湖南人是典型的“吃辣一族”。湖南湘菜则以辣闻名,家家户户餐桌上常有招牌辣菜“辣椒炒肉”,湘菜的辣,简单直接,一顿饭吃下来,酣畅淋漓。
相比之下,湖北楚人则有饮酒祛湿之习,湖北楚地粮产丰富,河湖甚多,为酿酒提供了极佳的原材料,比如湖北地区有名的米酒,就有补气、生津等作用,能使湿邪蒸腾发散。暑气伤阴,酒中甘味又能生津,补益人体气血津液,扶益正气。
江浙地区
一碗神仙粥
江浙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水系十分发达,不但拥有著名的长江、钱塘江、京杭大运河、太湖和西湖,而且湖荡密布,江滩、河滩与湿地众多,水网四通八达,烈日之下,水汽蒸发,湿气自然较重。
★ 对策:一碗神仙山药粥
南方的暑湿较北方相比更显“湿”,人体本能够承受的最佳舒适湿度在35%~55%,而家住杭州钱塘江周边的浙江省中医院中内科主任中医师金涛,所感受的南方湿度经常在60%左右,甚至有时超过70%。
为对付暑湿,江浙地区人民在饮食药膳上下足了功夫。当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人,江浙人常会吃些能健脾利湿的养生粥来增强身体机能,抵御暑湿,比如山药粥。
山药不仅有“神仙之食”的美誉,还兼具有食物和药双重功能,可用山药50克,大米50克,将山药削皮清洗干净,切成山药块或山药片,与洗净大米一同入锅,加水煮粥,作早、晚餐食用。
北京
一杯热茶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北方是干燥的,但这并不证明北方没有“湿”。只是北方的“湿”,除了雨水的自然湿气外,更多的来自于喜凉的生活方式!
北方人常高呼“炎炎烈日,这条命是空调给的”,其实也正是这种吹空调、吃冷食、冲凉水澡等“以冷制热”的祛暑方式,导致人们在该出汗时,汗液无法挥发的而淤积体内形成内湿!
过度依赖空调,救的不一定是命,给的却是病。过度贪凉行为只能暂时解暑,不能持久解热、解渴,且还可能会令身体在无形中受到伤害,造成肠胃温度下降,诱发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
★ 对策:一杯热茶
茶饮其实一直是老北京人祛暑的一大有效方法。老北京人好饮茶,一碗热茶入口“以热制热”,不仅可刺激毛细血管普遍舒张,还帮助排汗,有利于促进体温下降、祛暑化湿。
有研究证实,喝一杯热茶9分钟可使体温降低1℃~2℃,降温可维持15分钟以上。因此喝热茶是简便易行的降暑良方,需提醒,绿茶味略苦性寒,消热消暑、去火降燥推荐饮绿茶,而红茶性温,祛暑湿效果较差。茶水不要过烫、过浓。
编辑:郑新颖
大牌专家问诊、贴心健康提醒,尽在健康时报客户端。移步App Store和各大安卓市场下载,蓝色图标才是官方出品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