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
《内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又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士气……”又云:“开窍于口”“其志为思“其变动为哕”。
尽人皆知,脾胃者,食物之受纳、运化之脏腑也。是人体赖以奉养生身而周子生命者也。饮食从口入,经过咀嚼,然后吞咽,藉胃之腐熟,脾之运化,是人体营养之源泉,犹储粮之仓库,故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运纳,转入小肠受盛,继续运化,吸收营养,其糟粕入大肠传导,泌其清者为尿,排出体外,共同完成运化、吸收营养的全过程。故曰“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事实上,这些脏器在人体之功能,已为现代医学所谓之消化系统包括。
1. 仓廪之官健,饮食物充,运化传导良,则吸收营养好,肌肉丰腴,唇肌及其四周色泽鲜明,精神乃饱满,是健康之体。反之,仓虞之官病,饮食物量必不充,营养吸收则不足,形体乃瘦,精神不振,面色不荣,唇肌及其周围色泽则无华,故有“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之说,亦有“脾胃者后天之本”之说。
2. 酸苦甘辛成,五味合五脏,甘入脾,故日其味甘。脾胃属土,以天干论,戊己属土,且有胃为戊土、脾为己土,胃为阳土,脾为阴土、湿土之说;以五方位合五色、五脏论,土位居中,中央色黄,故曰,其色黄。五脏属阴、六腑属阳,脾为阴中之至阴,故曰,此至阴之类也。
3. 五脏皆有其窍开于体表,脾之窍为口。应该指出,所谓窍,乃内脏生理病理反映于体表处也。“开窍于口”,并不意味着饮食入口之处所,而系脾胃功能正常,则口和,知味。反之,其生理功能失常,将有各种病证出现,且未有不反映于口者。故曰,“其窍在口”也。
4. 思,情志之所属,正确之思,身心愉快,对脾胃功能则无不良影响。思虑过度,则伤脾胃,导致食欲不振、或饮食不为肌肤,故有“在志为思”之说。
仓廪之官,仓廪之本之变为病颇多,独指其变动在哕者,不似肺之变动在咳,易于领悟,其实,肾其变动为栗,但肾之栗,脾之哕,均为不易知晓之病症,系古人独以示人、且为历代医家证之于临床而有据也。
治则及方药
脾胃病之治疗法则,除汗法之用较少(此指发汗解热而言,如果风、寒、湿三气杂致合而为痹,亦偶用汗法,但组方与发汗解表者不尽相同),吐法偶用外,下法—指承气类,为胃实病肠实常用之法;和法则与六经小柴胡证之和不同,常用于和牌胃理气机消胀止痛之例;
1. 温法在脾胃疾病中用得较广,适用虚寒(阳虚)、实寒(脾胃为寒邪所伤)两者,虚寒有兼其他脏腑之阳虚则兼用温补法;实寒有兼湿兼气滞者,则温阳兼化湿理气为法;
2. 补法有用于阴虚者,凡属仓廪之本有关脏器阴虚者则以滋阴法,因此,滋阴法之运用,也有其相兼为法,如阳虚于下,虚阳上越,则以温阳养阴并用引火归原或摄纳之品为法。补阴法不仅滋脾胃之阴,脾胃阴虚而兼其他脏腑之阴虚时,则兼治,或为益脾肾之阴为法、益肝脾之阴为法、益肺脾之阴为法;
3. 消法之于脾胃以消食法为常见,消法之应用有单纯消法和非单纯消法。单纯消法,食积以消食法为主,如果脾虚运化功能不良而兼食积,则又需补消兼施,即运中消积法。属寒则又应温中运脾消积法,属热则又应清中运脾消积法。
4. 其方药之运用:汗、吐两法不在此论列。下法适用于腑实而热诸证者,承气汤为首选或加减其药;和法则以四逆散加木香、砂仁等;兼气虚则以香砂异功散,兼血虚则以归芍六君汤加减;温阳法则以理中汤(丸)、附子理中汤(丸)或配合异功、六君,酌情选用;养阴益脾法可用芍药甘草汤加干地黄、怀山药、制何首乌等,如大便秘结则以养阴益脾润肠法,上方加火麻仁、决明子。
总之,立法以辨证为据,定方则以立法为据,加减用药以针对性与必要性而定。所谓针对性即针对某一症状而用药,必要性即必须用药配伍。药贵精专,多则难免于杂。立法定方用药不能强求一致,同样理气药在甲习惯用香药,在乙则习惯用花药,但均应根据病情性质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