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任脉各论(三)——强化中医腧穴基础理论

作者:中医骨科笔记 2017-09-09阅读:3146次

欢迎关注,阅读,收藏并转发!

温故知新:任脉各论(三)——强化中医腧穴基础理论

中医、中药、方剂、腧穴、古籍搜索浏览利器,中医人的掌上知识库!

建里穴

温故知新:任脉各论(三)——强化中医腧穴基础理论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横结肠;有腹壁上、下动、静脉交界处的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健脾和胃,消积化滞。①胃痛,呕吐。②食欲不振。③腹胀肠鸣。

【配伍】配内关治胸中苦闷;配水分治肚腹浮肿。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任脉穴  

中脘穴

温故知新:任脉各论(三)——强化中医腧穴基础理论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布有第七、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健脾和胃,消积化滞,理气止痛。①胃脘痛,呕吐,呃逆,吞酸。②腹胀,泄泻,饮食不化。③咳喘痰多。④黄疸。⑤失眠。

【配伍】配百会穴、足三里穴、神门穴治失眠、脏躁;配膻中穴、天突穴、丰隆穴治哮喘;配梁丘穴、下巨虚穴治急性胃肠炎;配肝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穴、公孙穴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配上脘穴、梁门穴(电针20分钟)治胆道蛔虫症;配阳池穴、胞门、子宫穴(针灸并用),治腰痛、痛经、月经不调(子宫不正);配气海穴、足三里穴、内关穴、百会穴治胃下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胃募穴,八会穴(腑会),任脉、手太阳、少阳与足阳明经交会穴  

上脘穴

温故知新:任脉各论(三)——强化中医腧穴基础理论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内为肝下缘及胃幽门部)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肝下缘及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7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健脾和胃,和中降逆,理气化湿,宁神定志。①胃痛,呕吐,腹胀。②癫痫。

【配伍】配内关、公孙,宽胸和胃,治疗贲门痉挛;配内关、手三里、足三里,理气通络,治疗急性胃痛;配丰隆、风池、申脉、照海、后溪化痰降浊、调和阴阳,治癫痫;配中脘,理气和胃宁心,治疗九种心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

【附注】任脉、足阳明与手太阳经交会穴 

巨阙穴

温故知新:任脉各论(三)——强化中医腧穴基础理论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下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和中降逆,宽胸化痰,宁心安神。①心胸痛,心悸。②癫狂痫。③胃痛,呕吐。

【配伍】配上脘,有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腹胀,心腹满。配灵道、曲泽、间使,有理气宽中,养血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痛,怔忡。配心俞,属俞募配伍法,有养心安神,活血化瘀的作用,,心悸,失眠,健忘,癫狂。配膻中,有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胸痛,蓄饮,痰喘。

【刺灸法】向上斜刺0.5—1寸,不可深刺,以免损伤肝脏;可灸。

【附注】心经募穴 

鸠尾穴

温故知新:任脉各论(三)——强化中医腧穴基础理论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腹直肌起始部,深部为肝脏;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和中降逆,清心化痰,宽胸宁神。①癫狂痫。②胸痛,心悸,腹胀。

【配伍】 配梁门穴、足三里穴治胃痛;配三关、足三里穴治呕吐。

【刺灸法】斜向下刺0.5~1寸;可灸。

【附注】任脉络穴 

欢迎关注中医骨科笔记公众号~:

温故知新:任脉各论(三)——强化中医腧穴基础理论

请关注后点击楼下传送门,那里有你想要的所有的内容:

传送门:

中医骨科笔记总目录<=====这个是可以点击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