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全国足踝外科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25周年会议

作者:骨卫士 2017-09-11阅读:2815次

9月8日,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主办、北京市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协办、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承办的第二十届全国足踝外科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成立25周年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

第二十届全国足踝外科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25周年会议

本届会议的主题为“致经典,展未来,开创我国足踝外科事业新蓝图”,大会以创新的会议形式,热议足踝疑难病例,诠释骨科治疗趋势,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千余名骨科同仁前来参会,本次大会为国内外骨科医生传播足踝骨科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及临床理念,提供一个教育专题化,经验分享化的高端交流平台。

第二十届全国足踝外科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25周年会议

第二十届全国足踝外科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25周年会议

第二十届全国足踝外科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25周年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足骨科主任陈兆军教授主持。

第二十届全国足踝外科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25周年会议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前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教授致辞

第二十届全国足踝外科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25周年会议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张英泽教授致辞

第二十届全国足踝外科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25周年会议

中华医学会顾法明书记致辞

第二十届全国足踝外科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25周年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主委、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王成祥教授致辞

第二十届全国足踝外科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25周年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教授致辞

第二十届全国足踝外科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25周年会议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马昕教授致辞

第二十届全国足踝外科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25周年会议

开幕式上姜保国教授、张英泽教授、顾法明书记为历届前任组长王正义教授、荣国威教授、毛宾尧教授颁发了证书

第二十届全国足踝外科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25周年会议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医院王正义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成立25周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第二十届全国足踝外科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25周年会议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张英泽教授发表了《智能微创在创伤骨科的应用及愿景》的演讲。张英泽教授表示微创手术可明显降低手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感染率,同时可减少机体损伤和对软组织的损伤,据统计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感染率为2.7%,断钉率仅为0.9-1.4%。张教授还结合实际案例分别介绍了智能微创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技术,有3D打印技术、数学模拟大数据、顺势复位固定、导针定位系统、计算机辅助大航和虚拟手术骨科鹰眼系统等,他指出虚拟手术是多媒体技术和模拟仿真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科技应用于医学的成功典范。最后张教授强调智能微创是创伤骨科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级别的智能微创骨科手术必将替代一般微创手术成为创伤骨科的主要技术之一。

第二十届全国足踝外科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25周年会议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前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教授发表了题目为《临床医学科研的创新与思考》的演讲。姜保国教授首先介绍了临床医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即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研究,指出了临床医学研究的责任即疾病发展规律、疾病诊断治疗方法、生物学规律与医学的结合。姜教授还具体分析了临床医学研究的优势、产出(文章、专利、应用)等概念,详细讲解了临床医学研究的流程与特点。姜保国教授又详细分享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的科研工作,运用举例的方法说明临床医学研究的科学问题的提出、实验的验证、科学的创新等内容,并举例、引用案例分析了临床医学研究中的创新误区和创新前提。最后,姜教授强调临床医学创新一定要以延长生命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器官功能为前提。

第二十届全国足踝外科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25周年会议

中华骨科学会足踝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足踝外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同仁医院骨科主任、足踝外科矫形中心主任张建中教授发表了题为《成人二期平足治疗中的一些建议争议》的主题演讲。张教授首先介绍了二期平足的足弓低、有畸形并可以矫正的特点,他指出弹簧韧带是内侧足弓重要的静力稳定结构,二期可复性平足应该重建弹簧韧带,但具体重建技术却没有统一意见;单纯的距舟关节融合术虽然可以纠正畸形,但却非常影响中后足的活动,只能使用于年龄大活动少且周围邻近关节没有病变的患者。张教授介绍到成人使用距下关节制动器时要应用于畸形较轻且比较柔软的平足,使用时还要考虑足踝部的其他畸形问题。最后,张教授强调由于二期平足的病理改变复杂、保留关节的难度大,尽管治疗方法很多,但一定要要认真分析,因人而异选择治疗方法。

第二十届全国足踝外科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25周年会议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大外科主任俞光荣教授发表了《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的治疗选择》的主题演讲。俞教授首先介绍了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主要表现为踝关节有不稳感,容易反复内翻或旋后扭伤,尤其在不平的地面或进行体育运动时;造成功能性不稳定的原因可能有本体感受功能缺损、神经肌肉功能缺损、距下关节不稳定、韧带损伤、疤痕组织或其它因素。俞教授指出机械性不稳定可以手术治疗,而功能性不稳定应以保守治疗为主,如果保守治疗失败后可以改为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应以解剖修复为主,修复困难的可以采用重建手术。最后俞教授强调围手术期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

第二十届全国足踝外科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25周年会议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足踝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足踝部疾患专病诊治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足踝外科主任徐向阳教授发表了《内侧复合体的问题》的主题演讲。徐教授指出内侧韧带损伤比外侧韧带损伤复杂,纯的三角韧带损伤很少见,通常损伤较轻。严重的三角韧带损伤常伴有腓骨远端或近端骨折,下胫腓分离以及下胫腓前后韧带完全断裂。单纯的内侧副韧带损伤且损伤较轻,仅需保守治疗,如果合并下胫腓分离,闭合复位失败则需手术治疗,少数患者出现单纯三角韧带断裂后形成不稳也需手术治疗。

第二十届全国足踝外科年会暨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组25周年会议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运动医学中心主任唐康来教授发表了《分歧韧带损伤修复与重建手术技巧》的主题演讲。唐教授指出5%的踝关节损伤跟骨科结节骨折有关,平片上显露不清而不易被发现且很容易被误诊为跟骨副骨和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在治疗上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判断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唐教授最后强调踝扭伤一定要考虑BFL损伤,BFL损伤是早期诊断的关键,修复和重建BFL有良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