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炎热多雨,湿气丛生,让人难受至极。
在炎热的夏天巧妙用姜,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明代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 “ 姜, 辛而不劳, 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夏季天气炎热,大家都贪吃雪糕、冷饮等寒凉之品,这就容易引起湿气缠身,从而易导致“胃中虚冷”。而生姜具有升阳、助阳、温中祛寒的功效,所以夏季吃姜,以温胃散寒,以达到祛湿的效果。
吃姜有好处:
祛斑抗衰老
生姜里含有的辛辣成分“姜辣素”具有强抗氧化效果,可快速清除自由基,可防止或减少脂褐素的沉积,其抗氧化性比维生素E更强,可延缓衰老。
可暖胃、健胃
夏日里,人们贪凉,久之脾胃易虚寒,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大家都知道,脾虚都是湿气引起的,而生姜中含有一种“姜辣素”,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还能刺激消化道,能使消化道蠕动增强,消化液分泌旺盛,肠吸收能力加强,起到健胃、止呕作用。
防晕车晕船
姜含有特殊的挥发油,口嚼生姜服下,或贴一片生姜在肚脐上,或放在鼻旁嗅闻,可防晕车、晕船,故有“出门带块姜,时时保健康”之说。
确实,生姜不仅祛湿效果好,还对人体有大大的益处,但是下面几类人在夏季却是不适合吃姜的:
手脚心发热的人
这类人属于阴虚体质,是体内津液不足所导致。而生姜性温,会容易耗损津液,加重阴虚的程度,使津液亏损得更厉害。
眩晕耳鸣的人
这类人一般由于肝火过旺所致,本来就阳热亢盛,如果再吃过多的姜,相当于“火上浇油”。
肝炎病人
一般情况下,肝炎患者都是忌吃姜,姜所含的姜辣素可使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细胞产生变性、坏死,肝炎性细胞浸染,从而导致肝脏的功能失常。所以,乙肝患者吃姜可能会加重病情。
口臭的人
中医认为口臭是由胃热所致,胃热的人吃会加重胃热,甚至引起牙痛、头痛、痔疮出血等症状。
咳痰较黄的人
痰黄的人是因为肺热肺燥,生姜性温,食用姜易加重症状。
脱发的人
生姜性温,脱发的人食用,肾阴虚更甚,会加重脱发症状。
口腔溃疡者
口腔溃疡治疗当以清热泻火为主,而姜辛温,口腔溃疡者过多地食用无疑会加重症状。
生姜能去湿气、养颜、暖胃没错,但如果不适合吃的人群也吃的话也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伤害的。除了生姜祛湿,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祛湿养脾。
1.食疗
说到祛湿养脾,我们可以选择薏米。《黄帝内经》讲过脾与湿气是对好友,因为“脾主运化”,脾虚了,湿气会加重,湿气重又会导致脾虚,要祛湿还需健脾。
薏米大家也知道祛湿效果很好,特别是跟其它都东西搭配的熬出来的粥,还有就是薏米大小也有关系,中医的角度来讲薏米的颗粒而小,药用价值也就越高。你们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薏米吧,再介绍几款粥给大家!在众多的祛湿食材中,薏米是湿气最好的食材,《本草纲目》也有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渗湿。
如今市面上的薏米多是河北安国薏米,云南曲靖薏米,贵州兴仁薏米以及福建的金沙薏米。金沙薏米 产于福建省仙游县龙华镇金沙村,是仙游县著名的土特产,在宋代大面积栽培,有千年历史,明代贵为朝廷贡品。
薏米是目前国家唯一确认的粮药兼用和具有国家地理保护标识的的薏米。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薏米的颗粒而小,药用价值也就越高。金沙薏米的颗粒很小,所以说药用价值也很高。
薏米一般都跟其他都东西搭配熬出来的。
薏米红豆粥
材料:薏米10克、红豆20克、芡实5克、枸杞2克
做法:先将薏米、红豆等洗净,把红豆、薏米浸泡1小时。然后将所有材料盛入炖盅,放入适量的水,文火炖3小时即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便可食用。
绿豆薏米粥
做法:将15克大米,15克绿豆,15克薏米洗净(薏米要用水浸泡3小时),加水熬成粥即可。直接食用可充饥,清热解渴,补肺、健脾胃、清热、祛风湿、消水肿。
也可以加上绿豆粉一起做成豆沙,煮成绿豆薏米粥,
2.运动
白天适当运动可促进人体血液气血经络通畅,阳气生发,出汗可以排出体内湿气。
3.生活起居
注意保暖工作,避免空调损伤阳气,寒湿内留。居家生活中,空调能免则免。此外,注意多晒晒太阳。起居健康规律,少熬夜,如果晚上阳气能更好地收敛,那么白天阳气就能更好地生发,并排除体内湿气。
结语:你知道那类人不适合吃姜了吗
你生活起居安排合理吗
-----------------------------------------------------
只要你的生活充满欢声笑语,那便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关注头条号,知更多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