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按:“黄耆”为古代书写法,现代简写为“黄芪”。清代始,将“耆”简写成“芪”。 黄芪为中医最常用中药之一。《本经》列为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释名谓:“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或作耆者非矣。耆乃耆龟之耆,音尸。”《本草原始》称:“耆者,年高有德之称,耆者,历年久而性不燥,此药缓如之,故得以耆称。”张锡纯:“为补气之功最优,故推为补药之长,而名之曰耆也。”
黄芪主产西北,其色黄白,紧实如箭,折之柔韧如棉,故又名“箭芪”。
黄芪——豆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Hsiao 或膜荚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
黄芪性平,味甘,归肺、脾经,功能补气生阳,固表止汗,利尿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
药材饮片
鉴别要点
药材鉴别
本品呈圆柱形,有分枝,上端较粗,直径1~3.5cm,下端渐细。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可见横向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紧肉松,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饮片鉴别
黄芪饮片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外表皮黄白色至淡棕褐色,可见纵皱纹和纵沟。饮片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呈菊花心状及裂隙;金盏银盘明显。有的饮片中心偶有枯朽状或空洞状,呈黑褐色。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拓展阅读
中药经验鉴别专用术语
菊花心:指中药材或饮片横切面的放射状纹理,形如开放的菊花,又称“菊花纹”。
皮松肉紧:特指部分根茎类中药材横断面皮部疏松,而木部较为结实。
金盏银盘:指部分根茎类中药材的横断切面,其木部呈黄色,皮部呈白色,恰似“金玉相映”。
临床应用
注意事项
黄芪效用:生用益气固表,清热,托毒排脓,生肌,利水消肿;蜜炙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益脾生血。
生熟与用量:黄芪在临床中有生、熟(炙)之别。剂量与疗效也有一定关系。量轻,10~30g至100g以下,具有明显升阳举陷、升血压作用。大剂量250g以上反而有降血压作用。
医籍选论
黄芪,性温,味微甘。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神农本草经》谓主大风者,以其与发表药同用,能祛外风,与养阴清热药同用,更能息内风也。谓主痈疽、久败疮者,以其补益之力能生肌肉,其溃脓自排出也。表虚自汗者,可用之以固外表气虚。小便不利而肿胀者,可用之以利小便。妇女气虚下陷而崩带者,可用之以固崩带。为其补气之功最优,故推为补药之长,而名之曰耆也。
——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黄芪色黄,味甘,微温,禀火土相生之气化。土主肌肉,火主经脉,故主治肌肉之痈、经脉之疽也。痈疽日久,正气衰微,致三焦之气不温肌肉,则为久败疮。黄芪助三焦出气,以温肌肉,故可治也。痈疽未溃,化血为脓,痛不可忍,黄芪补气助阳,阳气化血而排脓,脓排则痛止。大风癞疾,谓之疠疡,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鼻柱坏而色败,皮肤溃癞者是也。五痔者,牡痔、牝痔、肠痔、脉痔、血痔,是热邪淫于下也。鼠瘘者,肾脏水毒上淫于脉,致颈项溃肿,或空或凸,是寒邪客于上也。夫癞疾五痔鼠瘘,乃邪在经脉,而证见于肌肉皮肤。黄芪内资经脉,外资肌肉,是以三证咸宜。
又曰:补虚者,乃补正气之虚,而经脉调和,肌肉充足也。小儿经脉未盛,肌肉未盈,血气皆微,故治小儿百病。
——清·张志聪《本草崇原》
黄芪,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入肺胃而补气,走经络而益营,医黄汗血痹之证,疗皮水风湿之疾,历节肿痛最效,虚劳里疾更良,善达皮腠,专通肌表。蜜炙用。生用微凉,清表敛汗宜之。
——清·黄元御《长沙药解》
黄耆,性温,味微甘。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
——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黄芪气微温,禀少阳之气,入胆与三焦;味甘无毒,秉太阴之味,入肺与脾。其主痈疽者,甘能解毒也。久败之疮,肌肉皮毛溃烂,必脓多而痛甚,黄芪入脾而主肌肉,入肺而主皮毛也。大风者,杀人之邪风也。黄芪入胆而助中正之气,俾神明不为风所乱;入三焦而助决渎之用,俾窍道不为风所壅;入脾而救受克之伤;入肺而制风木之动,所以主之。癞疾,又名大麻风,即风毒之盛也。五痔者,五种之痔疮,乃少阳与太阴之火陷于下,而此能举其陷。鼠瘘者,瘰疬之别名,乃胆经与三焦之火郁于上,而此能散其郁也。
其曰补虚者,是总结上文诸证,久而致虚,此能补之,非泛言补益之品也。叶天士云:‘小儿稚阳也。稚阳为少阳,少阳生气调达则不病,所以概主小儿百疾也。’
余细味经文,俱指表证而言。如六黄汤,寒以除热,热除则汗止;芪附汤,温以回阳,阳回则汗止;玉屏风散之散以驱风,风平则汗止。诸方皆藉黄芪走表之力,领诸药速达于表而止汗,非黄芪自能止汗也。诸家固表,及生用发汗、炒用止汗等说,贻误千古,兹特正之。
——清·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
本文选自《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从形味性效到临床(1)》,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编:祝之友。人卫中医编辑整理。
声明:文章转载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诚邀稿件,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