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是应用脏象学说理论,将四诊收集到的症状及体征加以分析归纳,以判断病变所在脏腑及病证类型的辨证方法。《内经》已有五脏辨证雏形;《金匮要略》将临床症状进行经络和脏腑归类,建立起了理、法、方、药治疗体系;《中藏经》和《备急千金要方》中较为系统的对脏腑辨证理论体系进行了总结。但直到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才将其发展成为五脏(脏腑)辨证。脏腑辨证的最大特点是将临床各种复杂的症状最终以五脏的某项功能失调加以概括和解释。由于人以五脏为中心,万变不离五脏;任何疾病,无论外感、伤寒、温病,还是内伤杂证总能找到与之相关的脏腑的某项功能失调。所以,自从脏腑辨证诞生以后,就被后学重视,广为流传,成为了今天内伤杂证及外感疾病的重要的辨证方法。
中医儿科体系建立的标志是脏腑辨证的确立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治疗方法,小儿推拿其实是针对某一病机采用与儿科方药功效类似的手法治疗的一种外治手段。
一、 脾胃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一) 生理功能与特点
脾与胃居于中焦。二者以经络相连,构成表里关系。脾主运化、其气主升、喜燥恶湿;脾主统血、主四肢、在体合肌肉;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其色黄而应土;胃主受纳,主通降,脾胃为后天之本,两者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及精微输布。其中,脾主运化最为重要,是脾胃生理功能的基础,具体表现为运化水谷与运化水湿。由于运化水谷包括了对饮食物的受纳、腐熟,气血的化生和糟粕的排泄的全过程,而气血充足是小儿出生后生长与发育的必要条件,气血的主要生成和来源主要在脾胃,故传统中医将脾胃誉为“气血生化之源”和“后天之本”。相对于小儿对气血的需求,脾的运化显得不足,于是,古人提出了“脾气多不足”的观点。这一理念在小儿调护与儿科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十分重要。
(二) 脾胃病证的辨证思路
1. 运化与升清功能失常 生理上脾的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水湿,一旦脾失健运,水谷和水湿的运化将会失常。
(1)气血生成不足:表现为贫血、脾胃功能低下、全身虚弱、发育迟缓、毛发唇甲不荣、虚劳、消瘦、少气、倦怠、懒言等。
(2)积滞:主要为饮食停滞、或发展成为痰饮、气滞、血瘀等。
(3)自身运化功能失调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呃逆等。
(4)水液停留:水溢于全身为肿,溢于局部为饮为痰。古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说。
(5)脾气不升、脏气不固:表现为各脏腑及器官位置下垂和头昏、乏力、动则喘喝、声音低怯、久泄等中气不足之征。
2. 脾不统血 脾统血的功能为统摄血液,使血行脉中,不溢出脉外,其为病当表现为各种慢性出血,如便血、尿血、衄血、紫癜等症。
3. 肌肉四肢不荣
(1)水湿内停:表现为肢体困重、头重如裹、痹症、肥胖、懒动。
(2)肢体失养:消瘦、四肢无力、萎证、慢惊。临床“治萎独取阳明”和“慢惊责之脾”来源于对脾虚导致气血不足、肢体筋脉失养这种生理异常的认识。
4. 窍道与唇四白受累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四白,表明人之食欲、口味、口唇色泽变化可反应脾之功能盛衰。若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食欲好、口中和、口唇红润;反之,脾不健运,湿浊内生,则食欲不振、口淡乏味、口膩、口甜,唇色无华。
5. 中焦病证特殊的归类方法 中焦脾胃实为一有机整体,其患病之时,有时很难确认是脾病还是胃病。传统中医根据脾与胃的生理与病理特点,总结出了中焦病证特有的归类方法,即实(热)在阳明,虚(寒)在太阴。如患儿表现为发热、口渴、口臭、烦躁、多汗、多食易饥、大便秘结等考虑为阳明(胃、肠)腑实或胃热证。而久泄、脱肛、长期脘腹疼痛、冷痛、泛清泛酸、四肢水肿等则考虑为脾阳虚病证。
(三) 脾胃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1. 寒湿困脾
【临床表现】头身困重、疼痛、麻木,脘腹痞胀,食欲不振,泛恶欲吐,口淡不渴,大便溏薄,皮肤晦暗发黄如烟薰,苔白膩,指纹滞
【治法】温中化湿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脾经、运内八卦、揉外劳宫、揉一窝风、推上三关、摩腹、揉脐、拿肚角。
2. 湿热蕴脾
【临床表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溢乳、呕吐,大便不爽、秽臭,或有发热,汗出热不解,皮肤疹子、瘙痒,或见小便黄、身黄如橘子色,苔黄腻,指纹滞。
【治法】燥湿健脾 清热利尿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大肠、清脾经、清胃经、清小肠经、运内八卦、退下六腑、揉天枢、推下七节骨。
3. 食积胃肠
【临床表现】脘腹胀满,疼痛拒按,纳呆厌食,嗳气酸馊,恶心呕吐,矢气频频,泻下酸腐臭秽,舌苔厚腻,指纹滞。
【治 法】消食导滞 健脾和胃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胃经、清大肠、捏挤板门、掐揉四横纹、补脾经、退六腑、揉天枢、捏脊。
4. 脾气虚
【临床表现】食少,饮食稍有不慎则便溏腹泻,食后脘腹胀满,肢体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无华,或见久泻不愈,舌淡苔白,指纹色淡。
【治法】益气健脾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脾经、清胃经、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推上三关、推上七节骨、揉足三里。
5.脾阳虚
【临床表现】气怯形寒,四肢不温,脘腹冷痛,得温则舒,面色少华,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或水肿,舌淡苔白,指纹淡。
【治法】温中健脾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脾经、运内八卦、揉二马、揉一窝风、揉中脘、推上三关、摩腹、揉丹田、横擦腰骶、揉足三里。
6.脾气下陷(中气不足)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肢体倦怠乏力,或肢体痿软不能步,少气懒言,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脱肛,或胃下垂、肾下垂等,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指纹淡。
【治法】补中益气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脾经、补大肠经、推上三关、揉百会、揉气海、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捏脊。
7.胃强脾弱
【临床表现】胃脘空豁感、疼痛,呕吐,泛酸、嘈杂,消谷善饥,烦渴,多饮,消瘦,少气懒言,大便先干后溏,舌苔薄白,指纹滞。
【治法】健脾和胃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脾经、清胃经,清补大肠经、揉板门、掐揉四横纹、捏脊。
二、肺系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一)生理功能与特点
肺居于胸中,在五脏中位置最高,与大肠有经络连属,互为表里。肺的质地柔嫩清虚。主要功能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治节;主宣发与肃降。肺开窍于鼻,肺气上出于咽喉,外与皮毛相合,为人体之华盖与蕃蓠,外界的任何气候变化大多由肺直接感受并调节,故肺特别容易受大自然影响。为此,中医称肺为“清虚”之脏或“娇脏”;言其不能耐受寒热。
(二)肺系病证的辨证思路
1. 气失所主,呼吸不调 生理上肺主气包括主全身之气和呼吸之气。主全身之气即主治节,即对全身气机进行调节;主呼吸之气是肺特别重要的功能,通过肺吸入清气,呼出浊气,全身气体在肺交换。若肺病,气失所主,将产生全身气机紊乱和有关呼吸方面的病证。
(1)全身气机失调:如心悸、气短、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善太息、神识错乱、胸闷、胁肋胀满、头痛、头晕,右颊红赤。古人有“一脉不和,周身不安”之说,这对于分析一些非肺本脏的证候从肺论治提供了思路。
(2)呼吸失调:表现为咳嗽、喘证、哮证、鼾声等。
2. 肺气失宣 宣发指肺气将水谷精微物质如雾露之态敷布于全身,也包括将卫气发散于体表以抗邪。宣发失调将使肺失去清虚之态,同时卫气不能敷布,则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将受到损害。
(1)肺失清肃之态:出现咳嗽、气急、哮喘、清嗓、咽喉不利、鼻炎、鼻窦炎、梅核气等。
(2)肺卫失调:易患感冒,反复感冒和各种过敏性疾病。
3. 肺失肃降 肺的肃降功能指肺在宣发水谷精微的同时,将其中的水液敷布至全身。肺的位置最高,“肃降”成为必然,也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1)成痰成饮:肺的肃降(也包括宣发)功能失调,水液不能敷布全身,局部壅塞而将成为痰或饮,因而古人谓“肺为储痰之器”。临床上胸痛、胸闷、咳嗽、哮喘、不能平卧,及各种痰涎等可考虑为肺病与痰饮。
(2)肃降无力,水溢肌肤,可以形成水肿。
4. 皮毛病变:生理上皮毛之荣华有赖肺气之宣发,一旦肺有疾病,皮毛将失去滋养,表现为皮肤干燥、无泽、搔痒,或易过敏,易长疮疡等。
5. 鼻窍失养或壅堵:表现为不知香臭、嗅觉减弱,鼻塞、鼻干燥,流涕不止,头昏,头痛,健忘等。
(三) 肺系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1. 风寒束肺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痰稀薄、无汗,头痛、身痛,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治法】散寒解表 宣肺止咳
【代表穴位与手法】 清肺平肝、掐揉二扇门、点小天心、揉外劳宫穴、揉掌小横纹、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揉耳背高骨、拿风池、拿风府、拿合谷。
2. 风热犯肺
【临床表现】恶风、发热、鼻塞、浊涕、咳嗽、痰黄、口渴、咽喉不利、有汗,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
【治法】疏风清热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肺平肝、点肺俞、揉掌小横纹、清天河水、拿曲池、拿颈夹脊、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揉耳背高骨、拿肩井、分推肩胛骨、拿列缺。
3. 燥邪伤肺
【临床表现】口干,鼻干或痒、咽干、耳干,干咳无痰,咽喉不爽;或恶风发热,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指纹浮而滞。
【治法】肃肺润燥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肺平肝、揉二马、清天河水、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揉耳背高骨、点揉天突、推下天柱骨、揉膻中及乳旁乳根。
4. 风湿袭表
【临床表现】全身酸胀困重,头痛且重,恶寒发热,有汗而热不解,胸闷,脘痞,恶心呕吐,口不渴,苔白滑,脉濡。
【治法】发散风湿 疏通经络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肺经、清大肠经、推上三关、运内八卦、清补脾经、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揉耳背高骨、捋脊与推背俞穴、拿风池并颈夹脊、拿肩井。
5. 痰热壅肺
【临床表现】 咳嗽、气喘息粗,痰多、粘稠、色黄、不易咯出,鼻流浊涕,咽痛口渴,伴有发热头痛,烦躁不宁,尿少色黄,大便臭秽稀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指纹色紫。
【治法】清肺泻热化痰。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肺经、运内八卦、揉掌小横纹、清天河水穴、拿肩井、揉肺俞、分推肩胛骨、分推腹阴阳。
6. 痰湿阻肺
【临床表现】咳嗽重浊、咳声不扬、声嘶,鼻塞,气喘息粗,痰多、粘稠色白,胸闷纳呆,苔白腻,脉滑,指纹滞。
【治法】 燥湿化痰
【代表穴位与手法】 清肺平肝、运内八卦、揉掌小横纹、退六腑、揉天突、揉丰隆、肃肺、揉膻中、开璇玑。
7. 肺阴虚
【临床表现】 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阵咳连声,咽干口燥、欲饮、喉痒声嘶、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指纹滞
【治法】滋阴润肺
【代表穴位与手法】 清补肺经、补肾经、揉二马、水底捞明月、清天河水、推揉膻中穴、揉肺俞穴。
8. 肺气虚
【临床表现】自汗畏寒,反复感冒,咳嗽气短,声低气怯,懒于言语,舌淡苔白,脉虚弱。
【治法】补益肺气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肺经、补脾经,推上三关、揉肺俞、拿肩井。
三、 心系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一) 生理功能与特点
心位于胸中,主要生理功能为藏神和主血脉;心开窍于舌,在体为汗,其华在面,其色赤而应火。由于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为整个人的生命活动,狭义的神则指人的觉醒、思维和意识状态,它们都为心所主,即心关乎人的生命和思维意识状态。古人认为“心为神之舍”即“神舍于心”。心主神明功能正常,则人充满活力,人之睡眠安稳、思维不乱、意识清晰。水谷之精微上输胸中,与自然之清气相合形成宗气,宗气灌注血脉,宗气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血脉为心所主,血脉联于心,分布于全身,无处不有;既保证气血的运行和分布,也是维持神(生命)机运行的根本保证。心为火脏,小儿初生,知觉未开,见闻易动,自我控制之力较差,易喜、易怒、易惊。故传统儿科认为“小儿心常有余”
(二) 心病的辨证思路
1.神明无主
(1)整体生命活力降低:倦怠、乏力、神疲、心累、心慌、气短,适应性差等;以及因脏腑功能低下而出现的与循环、水液代谢、生殖、内分泌,语言、行为、意识等异常有关的病症。
(2)神失所控:见狂躁、妄语、妄见、痴呆、智障、脑瘫、癫痫、厥证,痰火扰心则见夜啼、惊叫、秽语、不能自主等。
(3)神不守舍:睡中突然惊醒、夜啼、注意力不集中等。
2.血脉失其所主
(1)虚证:头昏、头晕、血证、紫癜等;以及心悸、怔忡、心慌、指纹淡,脉虚。
(2)实证、瘀证:痛证、痹证、真心痛、胸中窒闷、唇色青紫、四肢不温,舌质淡或紫,可见迟、涩、结、代等脉,指纹滞。
3.汗之异常
(1)气随汗泄,阳随阴亡:自汗、动则汗出,动则喘喝,漏汗不止、冷汗淋漓。
(2)阴虚内热:盗汗。
(3)汗出不畅:中暑、高热、烦躁等。
4.窍道失其主 舌为心之苗 凡舌体病变,如口舌生疮,口腔溃疡,舌体红肿赤痛等可以从心功能失常去辩证。
5.心火下移小肠 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可移热于小肠,引发小便频数、尿赤、尿痛等。
(三) 心系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1. 心气虚
【临床表现】心悸不宁、胸闷、气短、自汗、活动后加重,甚至喘咳,喜倦卧、神疲倦怠、嗜睡、不愿离开父母、懒于言语、面色晄白,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指纹色淡。
【治法】益气补心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心经、补脾经、推三关、揉内关、振揉膻中、揉心俞。
2.心阳虚
【临床表现】在心气虚主症的基础上出现畏寒肢冷,手足青紫、倦缩,小便清长,面色白,冷汗,舌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沉迟而细,指纹紫滞。
【治法】益气温阳
【代表穴位与手法】在心气虚治疗的基础上加纵擦脊柱胸段两侧、揉关元、揉气海、运丹田,横擦小腹与腰骶。
3.心血虚
【临床表现】心悸怔仲,烦扰难眠,夜啼,头昏,头痛,健忘,注意力不集中,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指纹色淡。
【治法】养心安神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心经、补脾经、揉神门、揉内关、揉心俞、揉足三里、囟门推拿法。
4.心阴虚
【临床表现】在心血虚的基础上出现两颧发红,常于午后、夜间吵闹,夜啼,潮热,盗汗,舌体瘦小、苔少,脉细数,指纹色深红。
【治法】滋阴清热
【代表穴位与手法】揉神门、揉心俞、补肾经、揉内劳宫、揉二马、点揉三阴交、揉太溪、揉涌泉。
5.心胆虚怯
【临床表现】心悸不宁,坐卧不安,多梦、易惊醒,夜啼,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数,指纹色淡。
【治法】安神定志 补益阳气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心经、清肝经、掐揉五指节、揉内关、揉心俞、振中脘、振膻中、揉百会及四神聪、点揉足三里。
6.心火亢盛
【临床表现】 夜卧不安,夜啼声宏,面赤口渴,小便黄,舌尖红绛,或口生舌疮、口腔溃疡,或见吐血衄血,或见肌肤疮疡、红肿热痛,脉数有力,指纹色降或暗紫。
【治法】清心泻火 宁心安神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心经、清小肠、捣揉小天心、揉二马、掐总筋、水底捞月、清天河水。
7. 痰迷心窍
【临床表现】面色晦滞,泛恶欲呕,意识模糊,语言不清,喉有痰声,甚则昏不知人,舌苔白腻,脉滑;或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举止失常;或突然仆地,不省人事,口吐痰涎,喉中痰鸣,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口中发出猪羊般叫声,舌苔白腻,脉滑,指纹紫滞。
【治法】豁痰开窍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脾经、清心经、运内八卦、掐揉五指节、捣揉小天心、揉丰隆、囟门推拿法、开璇玑、天突探吐、掐老龙。
8. 痰火扰心
【临床表现】面赤气粗,口渴,烦扰不宁,夜啼,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精神错乱,神昏谵语,躁狂,妄动,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心经、清肝经、清小肠、清天柱骨、天突取吐、运内八卦、掐揉五指节、捣揉小天心、清天河水、点三凹、掐精威。
9. 心血瘀阻
【临床表现】胸闷不舒,夜啼不安,胸痛,健忘,面色无华,唇甲青紫,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或结代,指纹滞。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心经、清肝经、点心俞、运内八卦、揉内关、捣揉小天心、揉一窝风、拨极泉、捋脊法。
10.小肠实热
【临床表现】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尿血,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心导赤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心经、清小肠、揉总筋、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揉二人上马、推箕门。
四、肝系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一)生理功能与特点
肝位于胁下,络胆,其经络绕阴器,布于两胁,向上连于目系;肝主疏泄,藏血,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其色青而应风。肝之疏泄条达主要表现为:调畅气机,调畅情志,疏泄胆汁以助消化。小儿肝气条达,则情绪正常,不抑郁,不烦躁;木以疏土,土能涵木,二者协调,土木繁荣,则保障消化、吸收和气血的转输。肝为将军之官,胆为少阳春升之气,其性多风。由于小儿如春天草木,生长发育迅速,患病又多动,多惊风,故古人谓“小儿肝常有余”
(二)肝系病证的辨证思路
1. 肝不藏血 生理上肝脏储存血液、调节血液,使之循常道,使之安稳运行。
(1)各种血证,如咳血、咯血、衄血、便血等。
(2)肝脏本身及其形体官窍失养,如右胁下隐隐作痛,双目干涩、夜盲、近视、弱视,转筋、肢体抽动、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
2. 肝失疏泄
(1)不能疏泄气机以调情志:就小儿而言,每遇七情变故,多不能持久,喜怒转变多在转瞬之间,故古人认为小儿病因单纯,无情志烦忧。其实,小儿情志定式正在形成,早日关注和引导将有益于小儿一生。
(2)情志失调可见于小儿遗尿、夜啼、胆怯等病证。可见于多动症、抽动秽语综合症、自闭症等。
(3)疏泄胆汁助消化功能失调,多影响脾胃,见小儿厌食、腹泻、便秘、呕吐等病证。古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此之谓也,故治疗上除了健脾,还宜治本以疏其肝!
3. 筋失所养,筋脉拘急 生理上筋有赖于肝血滋润濡养,故肝血充足,筋得其养,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有力、耐疲劳;若筋脉失养,筋脉拘急,失去柔和之性,可表现为多动、肢体屈伸不利、麻木、手足震颤、抽搐,甚则角弓反张、惊风等。故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4. 魂失所藏 《灵枢•本神》篇:“肝藏血,血舍魂。”若肝血不足,魂失所藏,夜游于外,可见小儿自控力差,或根本不能自我控制,多梦、易惊恐、夜啼、躁扰不宁、卧寐不安、梦游、梦语等。
5. 目窍不荣与壅塞 各种目疾主要从肝论治,若肝血不足,则成像困难,可近视、弱视,视物不清,两目干涩;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等。
6. 阳刚太过 肝为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若刚强太过,则阳热易于亢奋,临床可见急躁易怒、打骂毁物、胁肋灼痛、口苦、狂躁等病证,且以实证和热证居多。
(三)肝系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1. 肝郁气滞
【临床表现】情志抑郁或性情急躁,胸闷、喜叹息,食欲不振,胁痛,脘腹胀痛,嗳气,口苦,大便不调,苔薄白,脉弦,指纹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和中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肝经、清心经、运内八卦、揉膻中、搓摩胁肋、开璇玑。
2. 肝火上炎
【临床表现】面红目赤,衄血,头痛头晕,胁肋疼痛,急躁易怒,烦躁难寐,夜啼,多动,惊风,口干,口苦,或呕吐黄苦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指纹紫。
【治法】清肝泻火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肝经、清心经、退下六腑、水底捞明月、推桥弓、搓摩胁肋、分推腹阴阳、推下七节骨。
3. 肝经风热
【临床表现】目赤痒痛,迎风流泪,眵多而黄,或兼发热、恶风、汗出、口渴,舌红,脉浮数,指纹浮。
【治法】疏风清热 凉肝散邪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心经、清肝经、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掐揉耳背骨、按揉目上眶、掐揉四白、捣揉小天心。
4. 肝风内动
【临床表现】起病突然,昏厥、抽搐、痉挛,或肌肉瞤动,四肢麻木,眩晕,头痛,呕吐,吐物多为痰涎、粘液,舌红少苔,脉弦数。
【治法】平肝,熄风,潜阳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肝经、清心经、掐五指节、掐合谷、清天河水、掐人中、掐精威、推桥弓、下推天柱骨、拿委中、点三阴交、擦涌泉。
5. 肝血不足
【临床表现】面色、爪甲无华,眼睛干涩,或视物模糊,夜盲,弱视、斜视与近视,夜啼,惊惕,肢体麻木,肌肉瞤动,骨节时有疼痛,舌淡,脉细。
【治法】滋补肝血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肾经、补脾经、揉二马、揉太阳、振按四白、揉肾俞、摩腹、揉腹、按揉足三里。
6. 寒滞肝脉
【临床表现】少腹冷痛、拘急,小儿因痛而哭闹,得温则舒,遇寒更甚,或见疝气,或兼见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紧或迟,指纹滞。
【治法】暖肝散寒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肾经、揉外劳宫、运外八卦、揉一窝风、推上三关、搓摩胁肋、横擦小腹和腰骶。
7. 肝胆湿热
【临床表现】面黄、目黄、黄色鲜明,倦怠乏力,食少,脘腹痞满、胀闷或痛,或皮肤疱疹、瘙痒,小便短赤,大便不调,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肝经、清大肠、清小肠经、掐揉四横纹、揉板门、运内八卦、清天河水、搓摩胁肋、推箕门、推下七节骨。
8. 胆郁痰扰
【临床表现】胆怯易惊,表情淡漠,缺乏生机,时有躁动,惊恐不安,呕恶,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濡,指纹滞
【治法】清热利胆,豁痰开窍。
【代表穴位与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摩百会、点四神聪、揉风池风府、搓摩胁肋、揉乳旁乳根、捏脊、点丰隆。
五、肾系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一) 生理功能与特点: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藏精,主生殖与生长发育,统摄一身之水液,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其华在发,其色黑,应水。小儿初生,生长发育旺盛,对精血需求与日俱增;小儿离开母体,先天之精已经不再增加,只会随着人体之利用而不断被消耗。故古人谓“小儿肾常不足”,“肾病多虚”、“肾无实证”等。
(二) 肾系病证的辨证思路
1.精失所藏 生理上肾藏精,主生殖与生长发育,肾中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水谷。两者均贮藏于肾,称为“肾精”。“肾精”不足表现为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异常
(1)先天发育不全,如脑瘫、各种先天性缺陷、畸形或疾病等。
(2)各种反射建立不全或迟缓,如遗尿、泄泻、夜啼、语言障碍等。
(3)身体发育迟缓,如矮小、鸡胸、扁平胸,五迟五软等。
(4)智力发育迟缓:智力较同龄儿童差。
(5)天癸产生障碍: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青春期男子无排精,女子月经周期不能正常建立,或闭经等。
(6)头发病变:由于发为血之余,精不化血,当出现头发发育不良,如头发稀疏、脱落、少年白、癍秃等
2. 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异常 肾藏精,精能生髓,髓分骨髓、脊髓和脑髓。肾中精气充足,则骨髓、脊髓和脑髓来源充足,骨得养,脊坚强、脑机灵。反之肾中精气不足,髓海不满,则骨、脊与脑均不得充养。
(1)骨髓不满:见骨骼脆弱无力、走路不稳、囟门迟闭,身高不达标,生长发育迟缓。由于“齿为骨之余”,牙齿的生长赖肾中精气充养,若肾中精气充足,则出牙有序,牙齿坚固,亏虚则出牙过晚,容易脱落,或牙齿畸形等。
(2)脊髓不满:见各种脊柱病变,特别是强直性脊柱炎,以及腰膝酸软,四肢痿软等。
(3)脑髓不满:“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还可表现为夜啼、二便失调、反应迟钝等。
3. 水失温化 主水是肾脏极为重要的功能,肾位于下焦,全身的水液最终汇聚肾脏,由肾气和肾阳对其进行温化蒸腾,有用的水分重新上升供人体利用,废物则以小便形式排出。一旦肾气与肾阳不足,整个水液过程将会失调。
(1)水液失去温化,关门不闭:寒水下趋,出现小便清长、频数、遗尿、小便失禁、癃闭等。
(2)水液不循常道,溢于肌肤产生水肿,聚于局部产生饮证。
(3)蒸腾无力,出现上虚(燥证为主)下实(水肿、肢体困重)之候。
4. 肾不纳气 肾主纳气指肾有助肺吸气和降气的功能,若肾虚不能纳气,出现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小儿久咳、久喘及哮喘反复发作,当从“肾不纳气”论治。
5. 窍道失荣与壅塞 肾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开窍于耳,是指两耳依赖肾精充填,靠肾气温养;开窍于前后二阴,主要为肾气开阖有助于大小便的排出。
(1)耳窍失充失养:表现为耳鸣耳聋,耳道堵塞感,听力减退;言语与语言障碍,以及部分眼睛疾病,如近视、弱视等。
(2)二阴病变:便秘、痔疮、便血;小便失禁、遗尿、癃闭等。
6. 大病久病穷必及肾 其它脏腑病变,如病势骤急,发展迅速,或一般疾病长期未愈,最终可能影响肾。这为其它脏腑疾病从肾论治提供了思路。
(三)肾系病证的辨证与治疗
1.肾阳虚
【临床表现】面色晄白,神疲气怯,嗜睡,形寒肢冷,完谷不化,腰膝无力,行迟、立迟,遗尿。舌淡苔白,脉细,或沉迟无力,两尺尤甚,指纹淡。
【治法】温补肾阳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肾经、运土入水、揉外劳宫、摩腹、运丹田、横擦腰骶和小腹。
2.肾虚水泛
【临床表现】:尿少身肿,小便清冷,畏寒,腹胀或心律不齐,痰喘频发。舌淡胖嫩有齿痕,脉沉弱,指纹淡。
【治法】温肾助阳,行气利水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肾经、清小肠、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关元、气海、推七节骨、横擦小腹、腰骶、推箕门。
3.肾阴虚
【临床表现】:形体消瘦,颧红,午后潮热、盗汗,耳鸣耳聋,口燥咽干,夜啼,易惊,舌干红少苔,脉细数,指纹淡
【治法】滋补肾阴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肾经、清小肠、水底捞明月、揉二马、清天河水、揉三阴交、擦涌泉。
4.肾气不固
【临床表现】神疲、气短,久喘、久咳,二便失禁,小便清冷,大便水样,舌淡,脉虚,指纹淡
【治法】补益肾气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肾经、补脾经、揉百会、揉关元、揉气海、捋脊、振脊、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横擦腰骶。
5.肾精不足
【临床表现】五迟、五软,头颅、形体发育不良,身材矮小,动作迟缓,语言智力低于同龄小儿,视力下降,近视、弱视、耳鸣耳聋。
【治法】补益肾精
【代表穴位与手法】补肾经、补脾经、揉二人上马、推肾顶、囟门推拿法、点四神聪、推上三关、擦揉腰部、擦脊、摩关元。
6.膀胱湿热
【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 (啼哭),尿黄赤或混浊,或有恶寒发热,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缓急止痛
【代表穴位与手法】清天河水、清小肠、清膀胱、捣揉小天心、揉二马、清天河水、推箕门。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小儿推拿的知识与相关问题:敬请关注头条号——“小儿推拿李波”。小儿推拿李波老师推广小儿推拿疗法,普及小儿推拿知识,呼吁学习小儿推拿,增强孩子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