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奇文,其脑洞之大逻辑之混乱让我惊叹——啊,没文化就是好,无知无畏我们一起来小编。奇文曰生理期不能吃海参,因为是寒性食物,会给身体带来寒气,而且营养太高浪费了。盐也不能多吃,因为盐会使体内的盐分和水分储量增加,从而导致易怒和头痛。油炸食物也不行,因为会增加体内的寒气!奇文还说黑色的食物都是补品,能缓解痛经。
按照中医理论痛经适合「寒」有关系,但为什么不能吃海参?海参高蛋白低脂肪,是再好不过的蛋白质来源了。吃多点盐怎么了,重口味不行?有肾脏在,一点点钠离子算什么,多余的统统出去。至于黑色食物都是补品能缓解痛经,我实在不知道你的逻辑在哪里!
什么是痛经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维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病因不明,多发生于月经初潮的几年内,不伴盆腔器质性疾病,即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有明确病因,因盆腔器质性疾病导致的经期腹痛,常在初潮后数年发生。
中医认为痛经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或冲任失于濡养,从而导致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其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主要病机为不通,无论气滞血瘀、寒凝、气血虛弱及肝肾亏损,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瘀是病机之关键。
痛经的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发生是通过阻断环氧化酶通路,抑制PG的合成,抑制子宫过强收缩痉挛,使子宫张力和收缩性下降以达成治疗痛经的目的。常用药物有布洛芬、阿司匹灵。口服避孕药可降低黄体期及月经前期血液中雌激素的含量,使前列腺素、催产素及血管加压素水平降低,子宫收缩减弱,痛经程度减轻。常见副作用包括月经流量减少、头晕、头痛、胃口改变、腹痛、反胃、体重改变。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如寒湿凝滞型,治则温经散寒,除湿化瘀,方选少府阻瘀汤加苍术、茯苓;阳虛血瘀型,治以温经暖宫化瘀,方选温经汤加附子、艾叶、小茵香;寒热错杂、阴阳失调、血行不畅型,治以阴阳并调,通凝化瘀,方选乌梅丸合失笑散加减。
不用那么讲究寒与热
传统中医看待食物并非如你想象中那么讲究寒热,作为一个中医师,我吃饭从不管寒热,只要营养均衡就可以了。华人的饮食观念过去有一些黑色食物补肾、吃脑补脑、吃肾补肾之类的谣言,实为无稽之谈。不管你吃下去的是什么,各种营养素在消化酶的作用下统统被分解为氨基酸小分子和脂肪酸,哪还有什么寒热温凉。这些笑死人的江湖传说在生理学上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啦!
你问我痛经吃什么?想吃就吃嘛,管它寒热温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