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谢晶日教授对弟子要求十分严格,没有课程安排的时候,一定要到临床锻炼自己,唯有通过对临床的切身体会,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悟性,提升自己的临床思维和辨证分析能力。
广纳百说,由博返约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谢晶日教授在指导弟子时经常如是说。事实上,若想真正学好中医,从博大精深的中医学中获得自己的心得体会,就必须要“广纳百川成浩瀚,若水三千一瓢饮。”学习中医学,不仅要研习中医经典著作,夯实中医基础理论,还要深入研习朱丹溪、吴又可、李杲等各位医家的医学著述,了解他们的学术观点,并且广纳中医各家学说百家之言,“广纳百说”,从中吸取精华,祛除糟粕,集各家之所长,兼收并蓄。
孔子《论语·雍也》曾言:“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由此可见,由博返约在治学中亦非常重要。所以,虽然需要渊博广大地吸收中医学的知识,但又必须有一个中心作为统帅,故广博涉猎之后,更需要将学习从广度回归到深度上,选择好主要的研究方向,一门深入,然后结合临床实践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总结、发挥,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如此一来,便可以将中医理论系统化,找到自己想要突破的方向。如此目标明确,再加上孜孜不倦、勤学不辍、天道酬勤,便一定会学有所得。
谢晶日教授还特别指出,学习一定要掌握方法。中医学的著作浩如烟海,穷尽一生不能阅尽,在涉猎某一类型的医籍时,从中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即可,否则如果一时贪多,什么都想涉猎,却走马观花,不能透彻理解,则很容易曲解医家的观点。
此外,谢晶日教授虽然酷爱中医学,临床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为患者治疗疾病,但也能够正确认识到,中医学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方面存在的弊端,故他除了研习中医学,也将大量的精力投入西医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并通过取长补短,将中西医理论有机结合起来,科学严谨地指导临床,从而为患者快速而有效地治疗疾病。
久经临床,医场点兵
谢晶日教授认为临床是中医的生命,是中医的土壤,唯有在临床上浇灌理论的雨水,中医才能开出灿烂的岐黄之花。正如《儒林外史》所言:“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一名医者若想成长为真正的精诚大医,一定要扎根在临床,把活力散发于临床。谢晶日教授常说:”临床对于医生,就同战士对于战场,战士想要在沙场上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就需要平时精勤操练。而一名医者若想在临床上能够对每个疾病做出明确的诊断分析,了然于胸,就要在平时熟读医书,了解每个药物的性味功效,熟悉每个方剂之间的配伍组合,从而在临床上治疗疾病时有的放矢,精准贴切。将读书联系临床,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不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归指导感性认识。“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这句话足以说明临床和理论还是有区别的,即便拥有雄厚的理论基础,若不临床的话,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只有通过临床才能检验出自己的医术水平,从而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学习中医的方向和方法。
因此,相对于现在的教学方式,谢晶日教授较为推崇传统的师带徒的模式,这样便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临床,将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更好地锻炼和完善自己。谢晶日教授对弟子要求十分严格,没有课程安排的时候,一定要到临床锻炼自己,唯有通过对临床的切身体会,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悟性,提升自己的临床思维和辨证分析能力。
名家简介
谢晶日,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国家名老中医指导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带头人,全省中医消化病重点学科带头人。在学术思想及治疗方法中,谢晶日教授一直以“天人相应,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宏观及微观相结合的辨证分析方法,以君臣佐使、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相结合的用药原则,结合自己实践和多年科研思维方法为治疗经验,逐渐形成了独到的“心脑相应”的感悟和经验。
本文来源于《谢晶日教授肝脾论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辑选》。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谢晶日教授肝脾论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辑选》,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谢晶日教授“肝脾论”学术思想,选录了谢晶日教授从医几十年来的临床治病经验,包括疾病概论、学术争鸣、经验发挥、辨证治法、临证思维、结语等内容。此外,还介绍了谢晶日教授的方药心得、验案撷英精选、治学经验等。
END
本文由中医出版公众号原创发表,最终解释权归本文原作者所有。本文来源于《谢晶日教授肝脾论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辑选》。
投稿及咨询邮箱[email protected]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中风越来越年轻化?这位老中医有何高见......
中医学徒出身,大学教书30多年,怎么学中医,他讲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