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某,我的一位老朋友,多年不见,来时精神恍惚。
说已失眠多年,遍食安眠药不效,随加量,已食用药量加倍,改恶性循环。
查脉细弦,白天昏昏沉沉,晚上精神很好,属生活节律异常,整个睡眠节律不能与日月、昼夜形成一致。
宜调整脏腑功能,醒神。
拟方:
①茯苓20g 薏仁20g 石菖蒲20g 白芷3g 柴胡6g 香附10g 白芍10g 生山楂20g
麻黄1.5g(先煎 去沫)早上、中午服用,并嘱咐其饮用茶叶水和咖啡
②晚上:丹参20g 山药20g 山萸肉10g 龟板10g 鳖甲10g 远志10g 炒枣仁10g共服用一周,病情大为好转
小结:此法以调理脏腑功能,以适应天地阴阳之节律,使阳能出阴,阳能入阴。阴阳相济以达神安。
乙、镇静安神法 ——养肝祛风上世纪末,随政协医疗组下乡义诊,行至户县,只见水渠旁有一女子,上肢机械舞动,动作夸张,随前往诊治
患者语言不达,其家人叙述,病人素个性偏极,喜食辛辣,一场大气,随后夜不能寐,
发展致上肢不停运动且不谐调,查脉象弦紧,少津,证属肝风内动,宜养血祛风,重镇安神。
拟方:
白芍30g 生甘草10g 明天麻20g 钩丁20g 珍珠母30g 全蝎6g 地龙10g 山萸肉20g 防风6g 三七粉6g
丹参20g 石菖蒲15g七副 ,服后,患者病情大为好转,渐睡眠好转,行动渐常,原方减半再服。
小结:“风为百病之长”,有内风和外风。此属内风,内风是与肝相关的
肝风内动,肝是藏血的,肝火旺盛,即会出现烦躁、失眠
继而发展为抽搐舞动,振颤,祛风就可安神,安神就可祛风。
这是体会,风和神就是这么默契。
丙、祛除外风安神法张某,2016年4月29日初诊,患者睡眠差,经血有块,大便不畅,近来身上起了荨麻疹,况面部痤疮已久
查脉滑弦,患者开一汽车客运班车,由于客源减少,已停运数辆,入不付出,心焦不爽,又感风邪,自拟祛风汤加减。
拟方:
丹参30g 云苓20g 生薏仁30g 白芍10g 生甘草10g 丹皮6g 紫草5g 白茅根20g 柴胡6g 香附10g 川断20g
服药后,烦减,睡眠好转,荨麻疹已消,面部痤疮已淡,大便通畅。
二诊:原方加干姜4g 三七6g 再服,病情进一步好转,心情转好,痤疮已消,面部红润,睡眠正常。
小结:风和神之间密切相关的现象,在我们治疗过程中,经常发现,但中医理论还没有把这种情况讲出来。
第一, 抗过敏和治感冒的药都有一个不良反应,嗜睡,西药如此,中药也如此。
第二, 安神的药都有祛风的作用,比如中药,远志,古代治疗风寒湿痹的方子,
主要成分就是酸枣仁、远志,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
有一个四神煎的方子,组成就是黄芪、远志、牛夕、石斛,它是治疗鹤膝风的。
第三, 祛内风的,天麻、钩藤、龟板、鳖甲、僵蚕、全蝎,都能够息风止痉,
治疗肝风内动,肝阳上亢,烦躁,服用之后,烦躁失眠都好转了,所以说,以上药物都有安神作用。
由此可见,风和神的关系太密切了,“风为百病之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外风与肺相关,内风与肝相关,最终还是转向到心。
另外,也就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以上三列病只是体会,临床中的实践还要不断的发掘。
撰文:太和医室四代传人 姚树锋医师,欢迎分享,转发,互动,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