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药也要管住嘴,否则药可能白吃了!

作者:杏林竹语 2017-07-01阅读:4607次

“忌口”又称“忌嘴”,是源于中医的说法,就是指在服药期间要避免吃某些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中医认为“药食同源”,食物与药物一样,均有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等属性,食物与药物之间也存在着配伍禁忌的问题,食物本身既能治病,又能对抗或抵消某些药物的作用。可见,为了保证中药的药效,在服药期间除了要注意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避免不合理的配伍外,还应注意中药与食物所发生的反应,以免减低药效或发生副作用。具体而言,要注意以下几点:

吃中药也要管住嘴,否则药可能白吃了!

服中药时不宜饮茶水

人们常说“茶水解药”,服用中药时切勿用茶水送服。因为茶水中含有鞣酸,鞣酸会和中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或重金属起化学反应而发生沉淀,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导致药物失效。茶叶中含有的咖啡碱、茶碱等成分,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因此,失眠的患者在服用朱砂、琥珀、酸枣仁等安神药物前后都不宜喝茶,更不能用茶水送服这些药物。

吃中药也要管住嘴,否则药可能白吃了!

服人参时不宜吃生萝卜

人参为最常用的滋补强壮药物,萝卜有消食、化痰、理气的作用,这样一补一消,人参的滋补作用就被抵消了,无疑浪费了贵重药物人参,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生萝卜可降低人参的补气作用。但是,任何问题都需要辨证地去看,服人参时不宜吃萝卜也不是绝对的,如有的朋友乱服人参出现胸闷、气促、坐立不安、食欲不振等症状时,可服用生萝卜起到消食、理气的作用,减缓乱服人参引起的不良反应。同理,服用黄芪、白术、西洋参、鹿茸等滋补药时,也不要摄入过多的生萝卜。

吃中药也要管住嘴,否则药可能白吃了!

服用清热药物时不宜服用辛辣的食物

夏天酷暑难耐,人们饮食起居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上火”,表现为口干、口苦、口臭、口腔溃疡、咽喉疼痛、心烦、小便量少、色黄、便秘等症状,中医认为这些症状均属于“热”症,需要服用石膏、银花、连翘、栀子、丹皮、黄连、黄柏等具有清热作用的药物来治疗。如果您不慎遭遇“上火”的困扰,且正在服用清热类药物,那么最好和大葱、生姜、大蒜、辣椒、胡椒、韭菜等辛辣的食物划清界限,因为辛辣的食物性热,会抵消清热药物的作用,降低疗效。此外,服用此类药物时也不要食用酒、羊肉、桂圆以及过多的鱼类、肉类,因为酒、羊肉、桂圆性热,进食过多的鱼类、肉类会化热生痰,不仅导致药效降低,而且容易助长病邪,使病情加重。

吃中药也要管住嘴,否则药可能白吃了!

服用解表药物时不宜食用冷饮

夏季人体的抵抗力相对下降,有好多朋友贪图凉快,常常喜欢在大汗淋漓时用冷水洗浴、长时间呆在有空调的房间内、用电风扇直吹、甚至夜间露宿室外等,过于贪凉会导致细菌、病毒乘虚而入,非常容易受到感冒(老百姓常称之为热伤风)的“青睐”。此时常需辨证服用一些具有解表作用的药物,如桂枝、紫苏、香薷、荆芥、防风、薄荷、牛蒡子等。炎炎夏日大部分朋友对冷饮“情有独钟”,然而如果您正在服用此类中药时就不得不“忍痛割爱”了,因为过冷的食物具有收敛的作用,影响此类药物的解表功效。此外,山楂、乌梅等过酸的食物或富含动、植物油脂及用油煎炸过的食物也会影响此类药物的疗效或加重病情,服药期间也应避免食用。

吃中药也要管住嘴,否则药可能白吃了!

服用温补药物时不宜食用寒凉性食物

冬病夏治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主要特色之一,主要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中药,以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冻疮等慢性疾病在冬季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冬病夏治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辨证服用附子、肉桂、干姜等温补类药物以扶助正气。实践证明,在盛夏酷暑时,不失时机地进行冬病夏治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只要坚持数年,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达到根治的目的,因而深受好多慢性病患者的喜爱,如果您正在服用温补类药物进行冬病夏治,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对黄瓜、西瓜、绿豆、香蕉、梨等一些寒凉性的食物就要“敬而远之”了。

吃中药也要管住嘴,否则药可能白吃了!

服用治疗皮肤病的药物时不宜食用“发物”

夏季由于气温较高、出汗较多、细菌易于繁殖,是疔疮痈疖等感染性皮肤疾患的多发季节,患者在服用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治疗此类疾病的中药时,不宜食用带鱼、鲤鱼、鲫鱼、虾、蟹、猪头肉、狗肉、羊肉、公鸡、香椿、香菜等食物。中医认为此类食物属于“发物”,食用后不仅会影响服药期间的治疗效果,还会导致病情加剧或复发。

总之,服中药期间的忌口与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治疗疾病除了要合理用药外,还需在服药期间忌食与药性作用相反的食物,多食与药性作用相同的食物,才能达到尽快、尽早康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