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春天是养肝的好时候,但很少人能认识到,春天也是健脾祛湿的好时候。
春天阳气升腾,肝气旺,最是伤脾,此时不注意健脾祛湿,则会让身体留下湿气的种子,等到雨水到来,内外夹击,人在夏天就会生出许多病来。
那么,春天要如何健脾祛湿呢?
这方法复杂又简单,用24味佳品混合成一种茶饮喝,就构成了体内湿气的“克星”——蒲公英砂仁茶,不仅祛湿,还有健脾的功效,还有什么湿气除不掉?
蒲公英砂仁茶配方:
主料:蒲公英(0.5g)、薏苡仁(0.3g)、栀子(0.3g)
辅料:赤小豆(0.2g)、茯苓(0.2g)、砂仁(0.2g)、山药(0.2g)、甘草(0.2g)、绿豆(0.2g)、葛根(0.2g)、黑豆(0.2g)、百合(0.2g)
其他配料:干姜(0.1g)、芡实(0.1g)、冬瓜皮(0.1g)、木瓜(0.1g)、淡竹叶(0.1g)、马齿苋(0.1g)、陈皮(0.1g)、桔梗(0.1g)、荷叶(0.1g)、人参(0.05g)、金银花(0.05g)、菊花(0.05g)、紫苏叶(0.05g)
蒲公英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消肿。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薏苡仁
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栀子
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
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赤小豆
中医里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我们平时说的红豆是指使用煮粥或者煮汤的普通红豆。从功效来说,红豆养心,赤小豆祛湿;从形状来说,红豆比较圆,赤小豆是细长的。
茯苓
茯苓曾被慈禧太后当作养生益寿的要药,不但自己常食用,还将茯苓制成茯苓饼,赏赐给大臣。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
砂仁
砂仁除了是一种健脾祛湿中药,还是生活中运用广泛的一种香料。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山药
《本草纲目》认为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瘫涎、润毛皮”。山药虽然没有直接除湿的效果,但是山药可以补脾,间接的可以让体内湿气排出。
甘草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绿豆
绿豆有健脾的功效,夏天可以适当喝些绿豆粥祛湿健脾。
干姜
干姜长于温中回阳,为脾阳衰微、吐利腹痛之要药。用于脾胃虚寒、泄泻清稀无臭味、肠鸣腹痛者。
芡实
芡实称为“水中人参”,也叫鸡头米,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效。
冬瓜皮
冬瓜性寒,甘,入肺、大肠、小肠、膀胱经,具有润肺生津、健脾养颜、利尿消肿、清热祛暑、解毒排脓等养生功效。
木瓜
木瓜味酸,性温,归肝、脾经,有较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且能化湿,为治风湿痹痛所常用,筋脉拘挛者尤为要药。木瓜还能使湿浊得化,中焦得以调和。
马齿苋
马齿苋食用价值非常高,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祛除湿气等功效。它还含有大量的钾盐,有良好的利水消肿、止血作用。
陈皮
中医认为,陈皮性味辛、苦、温,入脾、肺经;有行气健脾、降逆止呕、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平时在饮食上适当加入陈皮有很好健脾和胃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