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张韵明教授
阳春三月,空气湿度明显增大,再加上很多地区就像是没有春天一样,直接过渡到了夏天,天气显得异常闷热,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经常会出现昏昏欲睡,身体沉重,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等症状。
很多人对这些症状可能不以为然,认为这就是季节的通病,也没有对这些病症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等到身患重疾后,才后悔莫及,归根结底,其实这都是湿气惹得祸。
那么湿气的典型症状有哪些呢?
1、身体爱出油
正常人的头发是光泽、柔顺的。体内湿起太重的人头发就会爱出油;而且无论春夏秋冬脸上都喜欢出油,摸上去能感觉到不光滑,油腻腻的。
2、小肚子比较大
其实这不是啤酒肚,这是湿气重引起的症状。湿气重会导致水湿滞留在体内,越聚越多,就会造成小腹处水肿,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小肚子比较大,那无疑就是因为湿气重引起的。容易引起比如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动则汗出、肢体沉重等。
3、观舌头与面色
如果您在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舌苔厚腻,或者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那就基本可以确定为脾湿。健康者的舌象一般较为红润,舌面的舌苔薄白而清净,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定期观察自己舌象的习惯,对照一些中医舌诊的图片,您会在镜子里发现自己健康问题的“蛛丝马迹”。有些脾湿严重的人,会感觉口内黏腻,面色晦暗且发黄,早晨起床时眼皮肿或有下眼袋。
4、睡觉流口水
睡完觉醒来发现自己流口水这是脾胃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常见于脾胃不和、水湿停留、脾胃湿热、胃热上蒸,胃不好导致休息不好。
5、排便粘你是湿气重的最大特点
大便不成形说明大肠有湿热。产生湿热的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例如吃得太饱或过于油腻、嗜酒、饮食不规律等,这些都容易损伤脾胃。
脾胃主管食物的消化和体内水液代谢。脾胃受伤,运化功能就打折扣,此时再大鱼大肉地胡吃海塞,只会生湿助热,日久形成瘀滞,化而成热。祛除体内湿热,要注重日常饮食的调理。
湿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些只是湿气在身上表现出来的一些症状,湿气通常是隐藏在人的身体里面,一步一步的在破坏人的身体,伤人于无形之中,是最致命的,中医认为:湿气不除,后患无穷!对于湿气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
你们要的干货来了,我们该怎么祛湿呢?
推荐食谱:陈皮茯苓茶
材料:茯苓5g,陈皮2g。
做法:茯苓、陈皮洗净,放人保温杯中,冲入热水,等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两者泡茶饮用,可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推荐食谱:茯苓茅根煲猪瘦肉
材料:鲜土茯苓适量、白茅根80克、红枣10个、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土茯苓切块;茅根切段;红枣去核。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祛湿除困、清热解毒。
推荐食谱:参芪粥
材料: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
做法: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药汁熬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黄芪、党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够祛湿,做成能够养胃的粥,可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缓解湿盛带来的身体不适。
推荐食谱:陈皮茯苓茶
材料:茯苓5g,陈皮2g。
做法:茯苓、陈皮洗净,放人保温杯中,冲入热水,等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两者泡茶饮用,可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需要指出的是,食疗法治疗湿气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如果是湿气比较严重的患者,建议还是及时选择专业治疗,避免引发更加严重的疾病。
祛湿的中药调理法
中药去除湿气一直被广泛运用,其中中药膏滋效果首屈一指,其特点是无任何副作用,对于湿气这种久治不愈的病症尤为适宜。中医讲究“知病治病”和“标本同治”,总体来说效果比任何一种都要好。
临床常用祛湿膏滋《肖淑之夫阳清湿饮》,此膏滋主要成分有薏苡仁、茯苓、芡实、赤小豆等二十四味药材,经过“三煎三榨”慢火熬制,最后以蜂蜜收膏制作而成,充分保留了原材料的成分,发挥最大的功效,每天只需取适量冲水即可,入口如蜜,回味无穷,此方来自中原地区百年肖家,距今有200余年,不仅能去除体内湿气,还能调节人体机理平衡,增强人体抵抗力,极大的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很多湿气患者服用两三天就有明显的效果,排便顺畅,精神气色也逐渐好转,此膏滋已在国家食药监局备案,对于国内的患者而言足不出户就可以收到,但对于国外的患者来说,邮寄有些困难。
日常祛湿小妙招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2、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因为潮气会侵入人体,导致湿气加重。
3、饮食清淡少盐,帮助肾排水。
4、适当午睡,促进身体排毒。
5、戒烟戒酒,减少内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