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本草一定很幸福啊,因为它的名字与吉利谐音,那么这个药叫什么名字呢?那就是蒺藜了。蒺藜这种草可以说是一种多功能的植物,它的茎皮纤维可供作制纸之用;它的种子榨油可供作工业用,油饼则可作为肥料;全草于秋季时晒干可熏杀蚊虫,也可作为牧草;当然蒺藜的果实也是一种治病的中药。
人们都说玫瑰花带刺,但那刺是在茎上,而这蒺藜也带刺,但刺却在果子上。然而玫瑰花与蒺藜居然在药效上有些相似之处,比如玫瑰和蒺藜都具有活血的作用;还比如玫瑰具有“行气解郁”的作用,蒺藜具有“平肝解郁”的作用。虽然二者有些相似的功效,但是二者却仍然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蒺藜是蒺藜科蒺藜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荒丘、田边及田间,常为田间杂草。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即可入药。中医认为,蒺藜味辛苦,性微温,有小毒;归肝经;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等作用。适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等症。一般用量为6~9g。
蒺藜的临床作用比较广泛,在祛风方面作用独特,比如治疗白癜风,可以用白蒺藜子180克,生捣为末,每次服用6克,热水送下,每天两次,一个月一个疗程;又比如治疗身体风痒,燥涩顽痹,可用蒺藜120克,炒后研为细末,胡麻仁60克,用泡汤去衣,捣如泥状,葳蕤90克,研为细末,金银花30克,炒后磨为洗末,炼蜜为丸,早晚各服9克,白汤送下。
蒺藜的消肿止痛作用较强,比如治疗胸痹,膈中胀闷不通或作痛,可以用蒺藜一斤,带刺炒,磨为细末,每天服用三次,每次服用12克,白汤调服。又比如治疗通身浮肿,可用杜蒺藜,煎汤外洗。
蒺藜的明目作用比较强,比如在治疗眼疾,翳障不明的时候,可以用蒺藜120克,带刺炒,炒葳蕤90克,共为细末,每天在上吃饭后服用9克,白汤调服。
蒺藜在平肝解郁方面作用较好,对于女性疾病也颇有良效,比如乳胀不行,或乳岩作块肿痛等症,可以用蒺藜30克,带刺炒,研为细末,每日服用三次,每次服用10克,白汤作糊调服;在治疗崩漏疾病时,可用当归、杜蒺藜各等分,研为细末,用米汤调服,食前服下。
当然,蒺藜的作用远不止这些,还有更多作用以及配方值得挖掘。但在临床使用中,有些疾病或人群不宜使用蒺藜,比如在《本草汇言》中指出,“阴虚不足,精髓血津枯燥至疾”之人,不宜使用蒺藜;在《得配本草》中认为,“肝虚,受孕,二者禁用”。也就是说,血虚气弱及孕妇就需要慎重。
(本文由“本草世界”新媒体独家发布,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本草菌,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