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一丝心阳,多一天寿命!华夏古方,用两味药做到了

作者:精诚名医汇 2018-03-19阅读:5750次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我们为您说一件事,这就是心阳不通。

什么是心阳不通呢?这是形象的比喻。它意味着我们的心功能,出现了异常。


打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的心阳本来如日当空,天空万里无云而清澈通透。那么心阳不通,就是乌云密布而不见阳光了。

那么,心阳不通有什么症状呢?这就是心脏总感觉发闷、气短、难受,身体活动加剧的时候,症状加重。天气寒冷的时候,或者阴雨天气压较低的时候,症状明显,另外也可能有心悸心跳的感觉。这样的症状,在冠心病患者身上十分常见。

这个时候怎么办?在这里,我们先把一张四味药的临床验方告诉你——

生黄芪15到30克,党参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临证常有加减。

是名方必有出处。此方的拟制者,乃是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陈瑞春先生。陈师1936年生人,江西人,自有随父学医,历任江西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江西中医学会秘书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病学会委员等职务,对中医经方的现代临床应用,有着深刻的见解和认识。上方作为陈师的临床验方,被多部专著收录,验效非凡。

读到这里,有些看官可能会问了——标题说“华夏古方,用两味药做到了”,可是上面明明是四味药,难道此文的作者不识数?

当然不是。因为我们接下来要说的,是对其中两味药组成的小方,进行重点解读。它是中华古医学里面的精华部分,说起来妙趣横生。

哪两味药呢?这就是桂枝和甘草。

话,要从汉代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说起。


《伤寒论》是一部什么书?它听起来很深奥,实际上,里面有大部分的内容,在论述外感病的治疗。对于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变证、异常,都有充分的解读和调治之策。它是一部古人治疗经验的集大成之作。

这里面,有一张方子,叫做桂枝甘草汤,就用桂枝和甘草两味药。桂枝四两,甘草二两。这桂枝甘草汤是治什么的呢?说来话长。首先,病家外感,出现病在太阳经的症候。这时候,医家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结果这一发汗不要紧,由于发汗力道太猛,或者患者素体虚弱,所以造成了发汗太过的局面。这是一种什么表现?说起来,就是患者心阳受伤了。汗为心液。你出汗太多,阳随汗泄,自然就容易心阳虚弱了。这个时候患者会表现成什么样子呢?《伤寒论》经文里写道:“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也即是说,患者双手抚在心胸部位,心下感觉悸动不安,觉得按着可以舒服一些……

看官,你发现没?这和如今的冠心病症状,很类似了。


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张仲景说:“桂枝甘草汤主之”。就是说,用桂枝甘草汤的方子,可以治疗。这里面,桂枝是可以温通心阳。甘草可以温中而补益心气。甘草为甘,桂枝味辛,二者辛甘化阳,可以更好地扶助心阳。请注意,这里的桂枝,有“通阳”之能。这个“通”字,包含着补而不滞的意思。这和单纯的“补阳”完全不一样。你看,古人对中药的认识,往往在一个字上见差别。

所以说,桂枝甘草汤,本来就是治疗太阳病发汗太过所致的病症的方子。但是后世医家发现,直接把它作为治疗心脏病的方子,也是完全可以的。尤其是对于心阳不足的人来说,更是适合。因为桂枝作为能够通心阳的药材,无论患者是否有外感病,其效果功能,都是不会改变的。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文说开始的时候,那四味药方子的精义了。为了您看着方便,再把好方赘述一下:生黄芪15到30克,党参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

这里面,桂枝和炙甘草配合成桂枝甘草汤。黄芪和党参健脾益肺,补气之能突出,取的是“气行则血行”之意。所以,这四味药,益气和通阳并举,对于心阳不振所致的种种症候,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这不愧是临床大家的经验之方。尤其是里面桂枝和甘草的搭配应用,最值得玩味。

当然,方剂总归是方剂。临床应用,常需要加减。因此看官在借鉴的时候,必须有中医师辩证指导,以求万全。比如说,痛甚加川楝子、延胡索,失眠加酸枣仁、柏子仁等。总之,随症化裁,效果颇佳。总之,准确辩证,是应用方剂的基础。

这正是,通一丝心阳,多一天寿命,学一张古方,添一份智慧。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