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谈,等你一起来谈中医,谈学习,谈养生,谈经验,谈行医故事!
导引
世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病,学以致用,以解不善治之病,今天带大家继续来学习武威汉代医简方药注解及临床运用,让大家从实践中得到提高。
【医简释文】●治鲁氏青行解=腹方麻黄卅分大黄十五分厚朴石膏苦参各六分乌喙付子各二分凡七物[42]皆并冶合和以方寸匕一饮之良甚皆伤寒逐风[43]
【句读补正】
●治鲁氏青行解①解腹②方:麻黄卅分,大黄十五分 ,厚朴、石膏、苦参各六分,乌喙、付子各二分,凡七物【42】皆并冶合和以方寸匕一 ,饮之,良甚。皆愈。伤寒逐风③。【43】
【方名】治鲁氏青行解解腹方
【组成】麻黄卅分,大黄十五分,厚朴、石膏、苦参各六分,制川乌、附子各二分。
【用法】以上七味药混合加工为散剂,每次服用一方寸匕。
【功效】散风清热,祛湿止痛。
【主治】风寒湿邪外侵,渐次化热,出现肢节红肿热痛,或发热不解等证,可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结节性红斑等中医辨证为风湿热痹者。
【方解】方中有生石膏、苦参、大黄、制川乌等,全方以清热利湿为主,佐以小剂温经通络之品。
石膏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止渴,不仅是清热之要药,而且具有明显的凉血消肿作用。用于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全身出汗、烦渴等热证。
苦参,性苦、寒,入肝、肾、大肠、小肠经,燥湿、杀虫。大黄,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活血消瘀。《本草正义》称:“大黄,迅速善走,直达下焦,深入血分,无坚不破,荡涤积垢,有犁庭扫穴之功 。” 临床观察,大黄单用时有解热作用,与石膏合用解热作用效果更显著。
川乌,性辛热,临床用制川乌者以解其毒性,其功能为祛寒湿,散风邪。附子温经止痛,以小剂温热药与大队清热药相伍,寒热并用,祛风除湿。
清热逐风合剂治疗风湿病湿热痹阻证候的临床研究
清热逐风合剂的处方来源于武威汉代医简中“治鲁氏青行解解腹方”,其功能为清热利湿,逐风通络 ,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病中医辨证为湿热痹阻者。
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结节性红斑等风湿病,中医辨证为湿热痹阻证候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服用清热逐风合剂,由我院药剂科制剂室配制提供,500毫升瓶装备用(甘卫普制准字[2000]—549—04),主要成分有生石膏、苦参、大黄、制川乌等。
对照组用正清风痛宁片,规格为20mg/片,由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ZZ-5365湘卫药准字1992第023069号)。
给药方法:治疗组用清热逐风合剂,每次服50 ml ,日服三次(饭后);对照组,首服40mg,1日3次,1周后无不良反应加至60mg,1日3次。治疗1月为一疗程。病程长、病情重者可连服2~3个疗程,分别总结疗效。
临床研究结果如下:
①两组总疗效相比:试验组125 例,显效以上 116例 ,显效率为92.8%,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102例,显效率为49%;总有效率为80.4%;两组药物总疗效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
②各症状疗效比较:试验组在治疗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功能障碍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③疾病疗效比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总有效率为89.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痛风总有效率为97.92%,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结节性红斑总有效率为10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④对主要化验指标的影响:试验组治疗后 ESR 、CRP、RF、血尿酸均有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⑤安全性检查:清热逐风合剂无明显不良反应,对心、肝、肾、血象等均未发现特殊不良影响。本项研究结果表明,清热逐风合剂具有清热利湿消肿、逐风通络止痛的功效,不仅对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结节性红斑湿热痹阻证候有很好的疗效,对其他风湿类疾病,而中医辨证属湿热痹阻证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是治疗风湿病且中医辨证为湿热痹阻证型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2005年12月7日,由甘肃省科技厅主持,邀请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清热逐风合剂治疗风湿病湿热痹阻证候的临床研究”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认为:
风湿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结节性红斑等)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疑难病,现代医学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毒副作用强,因此采用中医药治法的临床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采用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中治疗风湿病的方剂进行临床研究,在治疗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功能障碍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总有效率为88.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痛风总有效率为97 .92%,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主要化验指标的影响:试验组治疗后ESR 、CRP、RF、UA均有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清热逐风合剂具有清热利湿消肿、逐风通络止痛的功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结节性红斑属湿热痹阻证候者有很好的疗效,是治疗风湿病中医辨证为湿热痹阻证候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
本课题选题独特,在挖掘和发扬地域中医药文化特色方面作出了贡献,设计合理,资料完整,统计分析数据可信,文献查新“未见相同文献报道”。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推广价值,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同意通过成果鉴定 。
建议:进一步扩大观察病历,按国家新药审批标准继续开展研究。
清热逐风合剂治疗痛风33例临床观察
张延昌 甘肃省中医院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风湿病,临床上以高尿血酸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小球和肾小管等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结石形成特点。
本病病程漫长,后期常并发肾功能衰竭、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中医则认为本病主要是先天不足,正气亏虚,经脉失养;或湿浊排泄缓少 ,流滞经脉;或脾运失司,痰浊凝滞关节;或感受外邪 ,邪痹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均致关节、筋骨、肌肉疼痛、肿胀、红热、麻木、重着、曲伸不利而形成本病。
笔者自1995年应用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所载方药配制而成的祛寒逐风合剂、清热逐风合剂等中药制剂用于治疗多种风湿病,已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本文仅就清热逐风合剂治疗痛风患者33例,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3例,男31 例,女2 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0 岁,平均46 岁;病程长短不一,有长达20 ~30年者,也有初发或病程2~3天者;父子均患痛风者2 例(4人次)。
2 治疗方法
对于痛风的治疗,王承德等认为本病多起病急 ,证候以湿热阻络,血脉瘀阻为主,痰湿和瘀血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故治疗以清热化湿、活血通络为基本治则,以加味四妙汤为主,兼用外敷之法治之[2]。清热逐风合剂治疗痛风亦以清热利湿为主,佐以小剂量温经通络之品。方中主要成分有:生石膏、苦参、大黄、制川乌等。由我院药剂科制剂室生产,500ml瓶装备用,每服50ml,每日3次,20天为一疗程。儿童酌减,孕妇忌服。
3 诊断依据及疗效判定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选择病例并评定疗效。
3 诊断依据
3.1 多以单个趾指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发热、头痛等症。
3.2 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高嘌呤食物,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
3.3 初期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跖指关节多见 。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周围及耳廓、耳轮及趾、指骨间出现“块瘰 ”(痛风石)。
3.4 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增高。
3.5 必要时作肾B超探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病变情况。X线摄片检查:可示软骨缘临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齐的穿凿样圆形缺损 。
4 治疗结果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评定疗效。
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关节肿胀消减,疼痛缓解,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未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结果治愈20例,好转13例。其中,治疗一个疗程,痊愈10例,好转6例;治疗二个疗程,痊愈7例,好转3例;治疗三个疗程,痊愈3例,好转3例;治疗四个疗程,好转1例。
5 讨论
清热逐风合剂之处方来源于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4] [5],方中有生石膏、苦参、大黄、制川乌等,全方以清热利湿为主,佐以小剂温经通络之品。方中石膏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治渴,不仅是清热之要药,而且具有明显的凉血消肿作用。临床用于类风湿急性活动期,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全身出汗、烦渴等热证,尤其血沉快,白细胞偏高者,用之效佳。苦参:性苦、寒,入肝、肾、大肠、小肠经,燥湿、杀虫。大黄: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活血消瘀,《本草正义》称:“大黄,迅速善走,直达下焦,深入血分,无坚不破,荡涤积垢,有犁庭扫穴之功。”临床观察,大黄单用时有解热作用,与石膏合用解热作用效果更显著。川乌:性辛热,临床用制川乌者以解其毒性,其功能为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以小剂温热药与大队清热药相伍,临床疗效更好。笔者多年临床观察认为,痹证之热,包括痛风之热,非实热大热,究其病因仍以感受风寒湿邪为主,正如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曰;“初因寒湿之邪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因此,一味单纯清热,并非热清病愈,故少佐温热之品,但其药味要少,药量要小,总以清热为主。且在郁热得清之后,继以温经通络之剂,疗效更为彻底。
本组病例中,在接受该药治疗前,有12例用过秋水仙碱等西药治疗。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有较好的近期消炎镇痛作用。但无降低血尿酸作用,且有剧烈的恶心、呕吐、腹泻等副作用。长期应用有明显的肝肾毒性,大部分病人使用一次后不愿意再次接受,限制了其应用。清热逐风合剂治疗痛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既有消炎镇痛作用,又有较好的降血尿酸作用,且未发现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延昌。祛寒逐风合剂治疗尪痹的临床研究。中医正骨 2000;(11):15
2 王承德,等。加味四妙散治疗痛风15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3;(10):628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 甘肃省博物馆 武威县文化馆编 。武威汉代医简。 文物出版社,1975
5 张延昌,朱建平。武威汉代医简研究。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6
[《中医药研究》2002,18(12):41]
清热逐风合剂治疗结节性红斑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田雪梅 张延昌 甘肃省中医院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表现为皮下结节伴有红斑及浮肿疼痛的皮肤血管病。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研究,认为其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异常、感染有关,特别是与链球菌的感染有关。
中医则认为是由于素体脾虚失运,湿热下注,流窜经络,气血瘀滞,导致下肢结节绕胫而生。笔者自1995年应用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所载方药配制而成的祛寒逐风合剂、清热逐风合剂等中药制剂用于治疗多种风湿病,已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2,3,4] ,本文仅就清热逐风合剂治疗结节性红斑患者30例,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23岁,最大58岁,平均38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1周。与劳累有关8例,与受凉有关16例,也有不明原因者。因天气变化加重者8例,均无家族遗传病史。
2、治疗方法
本病多发于女性,发病年龄在20-40岁之间。发病初期往往先有发热,全身不适,伴有肌痛和关节痛,少数出现关节红肿,活动受限,随后皮肤成批出现大小不等的结节性红斑,一般对称出现,结节红斑略高出皮面,局部肿胀,中等硬度,表面热,有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一般不发生溃烂。多出现于下肢,也可波及上肢甚至躯干。有60%—75%的病人出现四肢关节疼痛症状,以膝、足关节多见,其次为手、指、肩关节。数周后结节消退,其结节由鲜红色逐渐变为暗红、紫红,最后变为黄绿色,终至消失,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多不留萎缩瘢痕。但可反复发作。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可以加快,抗“○”可升高,类风湿因子亦可为阳性,而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
方中主要成分有:生石膏、苦参、大黄、制川乌等。由我院药剂科制剂室生产,500ml瓶装备用,(甘卫普制准字[2000]—549—04),每服50ml,3次/d,20d为一疗程。儿童酌减,孕妇忌服。
3、疗效评定
治愈:皮肤结节红斑及局部肿胀、压痛等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好转:皮肤结节红斑消退,变为暗红、紫红或黄绿色,局部肿胀等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未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4、结 果
治愈28例,好转2例。其中,治疗1周痊愈3例,治疗1个疗程,痊愈21例,好转2例;治疗2个疗程,痊愈4例。
5、讨 论
结节性红斑类似祖国医学所记载的瓜藤缠,以其表现如瓜藤缠生。是由于素体脾虚失运,湿热下注,流窜经络,气血瘀滞,导致下肢结节绕胫而生,瘀久化热,焮红漫肿。辨证总属风湿热痹,治疗当以清热利湿为主。清热逐风合剂之处方来源于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5],方中有生石膏、苦参、大黄、制川乌等,全方以清热利湿为主,佐以小剂温经通络之品。方中石膏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治渴。苦参:性苦、寒,人肝、肾、大肠、小肠经,燥湿、杀虫。大黄: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活血消瘀,《本草正义》称:“大黄,迅速善走,直达下焦,深入血分,无坚不破,荡涤积垢,有犁庭扫穴之功。”现代研究“大黄单用时有解热作用,与石膏合用解热作用效果更显著”。川乌:性辛热,临床用制川乌者以解其毒性,其功能为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以小剂温热药与大队清热药相伍,临床疗效更好。笔者多年临床观察认为,痹证之热,包括结节性红斑之热,非实热大热,究其病因仍以感受风寒湿邪为主,正如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曰:“初因寒湿之邪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因此,一味单纯清热,非热清病愈,故少佐温热之品,但其药味要少,药量要小,总以清热为主。且在蕴热得清之后,继以温经通络之剂,疗效更为彻底。
对于结节性红斑的治疗,西医治疗仍用解热止痛及抗风湿药治疗,但治愈后容易复发。而清热逐风合剂治疗结节性红斑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在调护方面,要注意春秋季节双下肢要保暖防寒,避免风寒湿热毒邪的入侵;饮食宜进清淡易消化之品,切记肥甘厚味和辛辣、鱼腥发物;急性发作期应适当休息,避免劳累,减少走动,特别不要久行久立。还应注意卧床休息时要抬高患肢,以利下肢的血液循环。
参考文献
[1] 张延昌,席书贤,李和平,等.祛寒逐风合剂治疗尪痹的临床研究.中医正骨,2000,12(11):15
[2] 张延昌.祛寒逐风合剂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136例疗效观察.中医药研究,2002,1(4)::14
[3] 张延昌.祛寒逐风合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5例疗效分析.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494
[4) 张延昌.清热逐风合剂治疗痛风33例报告.中医药研究,2002,18(12):41
[5] 张延昌,朱建平。武威汉代医简研究.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6.12.12
[《中华医学临床新论》2005,1(8):28]
运用鲁氏青行解解腹方治疗风热湿痹型痹病60例疗效分析
吴志忠 毛照海 甘肃武威市中医院
资料与方法
2008年以来收治痹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其中风湿关节炎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4例。对照组60例,男30例,女30例;其中风湿关节炎32例,类风湿性关节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符合风热湿痹型。病例选择符合西医风湿病诊断标准,关节功能在Ⅰ~Ⅲ级,排除合并其他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严重的膝骨关节炎。排除有活动性胃肠道疾病以及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及过敏体质者。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双氯酚酸钠胶囊50mg口服,每日2次;雷公藤多苷片50gm口服,每日3次。疗程3周。另外对风心病血象高者配合抗炎抗甾体药物治疗急性期过后再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武威汉代医简》所载方经医简释文为治鲁氏青行解解腹方[1]。麻黄6g,大黄15g,厚朴15g,石膏30g,苦参30g,制川乌10g,制附子10g。混合为散剂每日分2次口服,每次6g(饭后服),疗程3周。两组在治疗期间固定用相同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止痛,疗程平均为3周,观察期间禁用其他止痛药。
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②好转:症状和体征改善,实验室检查接近正常。
③未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实验室检查无改善。对于常复发的痹病患者的疗效评定标准,用治疗前后每年复发次数作比较。
结 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变化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在晨僵时间、关节功能、关节疼痛个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个数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在改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则在关节疼痛个数方面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而关节肿胀、晨僵等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在ESR、CRP、RF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讨 论
治鲁氏行解解腹方中有生石膏、苦参、大黄、制川乌等,全方以清热利湿为主,佐以小剂温经通络之品。麻黄利水消肿,散寒通滞;石膏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止渴,不仅是清热之要药,而且具有明显的凉血消肿作用,用于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全身出汗、烦渴等热证;苦参燥湿、杀虫;临床用制川乌者以解其毒性,其功能为祛寒湿,散风邪;附子温经之痛,以小剂温热药与大队清热药相伍,寒热并用,祛风除湿。
参考文献
[1] 杜勇.武威汉代医简42. 43简考释[M].甘肃中医, 1998, 11(5): 7.
[2] 张延昌,李强等.武威汉代医简注解[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
[3]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县文化馆合编.武威汉代医简[M].第1版.北京:文物出版社, 1975.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11,12(7):98]
【药物品种考证】
麻黄(42)
来源于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木贼麻黄E.equisetinaBge或中麻黄E.intermediaSchrenketMey的干燥草质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收载。《名医别录》麻黄生晋地及河东。立秋采茎阴干,令青。陶弘景云:“今出青州、彭城、荥阳、中牟者为胜,色青而多沫。”苏敬云:“郑州鹿台及关中沙苑河旁沙州上太多。其青徐者今不复用,同州沙苑最多也。”段成式《酉阳杂俎》云:“麻黄茎端开花,花小而黄,簇生。子如覆盆子,可食。至冬枯死如草,乃青如青。”苏颂云: “今近京多有之,以荥阳、中牟者为胜。苗春生,至夏五月则长及一尺已来。梢上有黄花,结实如百合瓣而小,又似皂荚子,味甜,微有麻黄气,外皮红裹人,子黑。根紫赤色。俗说有雌雄二种,雌者于三月,四月内开花,六月内结子,雄者无花不结子,至立秋后收采其茎阴干,令青。”以上记述的产地与现在麻黄产地,基本一致。
麻黄主产于山西、河北、甘肃、内蒙等地。原植物喜凉爽干燥气候,耐严寒,多生于沙质土壤中。味辛、微苦,性温。主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临床用名有麻黄、炙麻黄、麻黄绒、炙麻黄绒。
麻黄的命名缘由,历代未得其解。李时珍疑其与味麻而色黄有关。因味麻之说并不确切,有望文生义之嫌。《医学入门》则认为:“丛生,如麻,色黄也。”是否其茎中纤维类似火麻、苎麻等麻类而得名,迄今虽难肯定,但更为可信。其异名还有:龙沙(《神农本草经》),卑相(《名医别录》),狗骨(《广雅》)等,但历来罕用。处方中之麻黄,系指选净生用之品,其炮制品名称有:炙麻黄、麻黄绒及炙麻黄绒等。
在本草专著中,本品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癓坚积聚。”上述功用主治,朴实可靠,较为准确。《名医别录》谓其:“主五脏邪气缓急,风肋痛……止好唾,通腠理,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注重其主要功效,认为:“麻黄疗伤寒,为解肌第一药。”并对其产地、加工及质量提出了要求,谓其“生晋地及河东,立秋采茎,阴干令青”。用目前的标准来看,仍十分准确。唐代《药性论》增入治“毒风”顽痹,皮肉不仁,为本品散寒通滞的先声。《本草拾遗》以其体质和性能功效方面的特征,总结了“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也”的著名理论。明代《滇南本草》谓其“治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本草纲目》补充其“散目赤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等主治内容。然本品用于水肿,可止溯至仲景越婢汤、甘草麻黄汤诸方。现代对本品功用的认识,与历史基本相似,其主要仍以“发表出汗”、“止咳逆上气” 、“利小便”及“散寒通滞”四个方面。但在治疗小儿遗尿、风水(肾炎水肿)、隐疹瘙痒、鼻科诸证及寒凝疼痛等应用中,又有较大发展。
大黄(大黄丹)(31、42、50、70)
来源于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 .et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吴普本草》主蜀郡北部(今四川北部)或陇西(今甘肃西部)。《名医别录》生河西山谷及陇西。可见自古大黄就以甘肃、四川北部为主要产地。《本草图经》大黄,正月内生青叶似蓖麻,大者如扇。根如芋,大者如碗,长一二尺,傍生细根如牛蒡,小者亦如芋。四月开黄花,亦有青红似荞麦花者。茎青紫色,形如竹。
所述青叶似蓖麻,根如芋、开黄花的特征,与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和唐古特大黄R.palmatuml.var.tangatiumMaxim.exRegel一致。《本草图经》所附大黄附图,基生叶具长柄,叶宽卵圆形,具浅或深裂,根茎粗大,具残存托叶鞘,与大黄属掌叶组植物特征吻合。综合上述大黄的产地、形态、附图,可以认为古今所用大黄是一致的。
本品的异名有黄良,火参,肤如(《吴普本草》),将军(《药录》),锦文大黄(《千金要方》),川军(《中药材手册》)等。
大黄野生和载培均有。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药材习称北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四川北部等地;药用大黄药材习称南大黄,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地草坡或林缘。喜寒凉气候,耐寒,忌高温,对土壤要求较严,一般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最好,粘重酸性土和低洼积水地区不宜生长。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效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临床用名有大黄、酒大黄、熟大黄、醋大黄、大黄炭。
大黄入药的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谓“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准确地阐述了本品的主要主治范围。
其后陶弘景《名医别录》谓其能“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使本品的主治症候更具体。唐《药性论》加以补充,谓其:“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增加了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痰,蚀脓。
《日华子本草》增入疗“利关节”、“并敷一切疮疖痈毒。”李时珍《本草纲目》谓其“治黄疸”。明清以来本草,进一步总结了本品泻下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诸功效。
厚朴(42、83甲)
来源于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或凹叶厚朴Magndiabioba (Rehd.etWils)Cheng的干燥树皮或根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厚朴生交阯(今越南)、冤句(今山东菏泽)。
但至今文献及药源调查均未见山东有厚朴的分布和生产。陶弘景云:“出建平、宜都(今四川东部、湖北西部),极厚,内紫色为好。”与现在四川、湖北生产的厚朴紫色而油润是一致的。是厚朴的正品。《本草图经》所载:叶如槲叶,红花青实的特征似为武当玉兰Mognoliasprengeripamp.《本草衍义》又载一种:“今西京伊阳阳(今河南)及商州(今四川宜宾)亦有,但薄而色淡,不如梓州者厚而紫色有油。”
据上述可知,古代厚朴的原植物除厚朴外,尚有同科其他植物的树皮也作厚朴药用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朴树肤白肉紫,叶如槲叶……五、六月开细花 ,结实如冬青子,生青熟赤,有核,七、八月采之,味甘美。”附图一幅。根据形态描述和附图,可确认不是木兰科植物之厚朴。由上所述,古今用药品种混乱,但今以植物厚朴和凹叶厚朴为主流。
厚朴主产于四川、湖北、浙江、贵州、湖南等地。原植物喜生于温凉湿润气候和评述良好的酸性土壤。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效行气、燥湿、消积、平喘。临床用名厚朴。
本品因其木质朴而皮厚,故名厚朴。即李时珍所谓“其木质朴而皮厚,味辛烈而色紫赤,故有厚朴、烈、赤诸名。”本品的异名有:厚皮(《吴普本草》),重皮(《广雅》),赤朴(《别录》),烈朴(《日华子本草》)。
《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谓“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其后《名医别录》加以补充,言其“主温中,益气,消痰,下气,治霍乱及腹痛,胀满,胃中冷逆,胸中呕逆不止,泄痢,淋露,除惊,去留热,止烦满,厚肠胃。”较准确地记录了本品的主要功用。
《药性论》则谓“主疗积年冷气,腹内雷鸣,虚吼,宿食不消,除痰饮,去积水,破宿血,消化水谷,止痛。大温胃气,呕吐酸水。主心腹满,病人虚而尿白。”《日华子本草》增入“健脾”。《本草衍义》载“至今此药盛行,既能温脾胃气,又能走冷气,为世所须也。”
《本草纲目》引王好古语“主肺气胀满,膨而喘咳。”并引张元素语“厚朴之用有三,平胃,一也;去腹胀,二也;孕妇忌之,三也,虽除腹胀,若虚弱人,宜斟酌用之,误服脱人元气。惟寒胀大热药中兼用,乃结者散之之神药也。”明清以来本草,逐渐总结了本品行气消积,燥湿化痰,下气除满诸功效。
厚朴专入脾胃。辛苦,书言同枳实,大黄,即承气汤,则于实满能泻;同苍术、橘皮,即平胃散,则于湿满能除;同解利药,则于伤寒头痛可治;同泻痢药,则于肠胃能厚。大抵气辛则散,故于湿满则宜;味苦则降,故于实满则下。
经曰:太阴所至为中满。又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胀腹大,皆属于热。又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撑胀。治宜察其腹满而痛者属实,腹满不痛者属虚;腹满不减,按之愈痛者,属实,腹满时减,按之不痛者,属虚;腹满而见光亮不暗,按之汨汨有声,及无燥渴等症,则为水邪内结;腹满而见大便不坚,时结时溏,溏则稍减,结则渐加,小便清利,甚则浑白如泔,其脉缓大而滞气日益甚,则为气虚不摄。
但腹满属热者少,而属寒者多。今人治胀,非属牵牛、商陆利水通道,即属厚朴、枳实破气通结,殊为可惜。今人不解,误以书载厚朴温中益气,及厚肠胃数语,不论虚实辄投。讵知实则于气有益,虚则于气无损乎!实则肠胃可厚,虚则肠胃不薄乎!震亨曰:习以成俗,皆谓之补,哀哉。至云破血杀虫,亦是气行而血自通,味苦而虫则杀之意。凡书表药功能,总是由药气味勘出,非是别药著治以自逞其意见也。
石膏GypsumFibrosum(42、52、80甲)
来源于硫酸盐类矿物石膏Cypsum的矿石。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细理白泽者良,黄者令人淋。生齐山山谷及齐卢山、鲁荥山,采无时。《本草图经》石膏自然明莹如玉石,此有异也。
《本草纲目》石膏有软、硬二种。软石膏,大块生于石中,作层如压扁末糕形,每层厚数寸,有红白二色,红者不可服,白者洁净,细文短密如束针,正如凝成白蜡状,松软易碎,烧之即白烂如粉。又曰:“今人以石膏收豆腐,乃昔人所不知。”以上记载的形态,产状等与现今所用石膏的特征相符。
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主产于湖北、河南、山东、山西、宁夏等地。原矿物生于气候干燥地区的内海或湖盆地,常与硬石膏、盐岩等矿物共生。味甘、辛,性大寒。归肺、胃经。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石膏收敛生肌、止血。临床用名有生石膏、煅石膏。
《神农本草经》首载石膏,因其本为矿石,水飞后细腻光洁如膏脂,又煅后细研,封固丹炉,效果可与膏脂媲美,故名。如朱震亨曰:“(石膏)火煅细研醋调,封丹灶,其固密甚于脂膏。此益兼质与能而得名。”《名医别录》称之为“细石”,“细理石”,乃言本品文理细密者也,《名医别录》云:“石膏……细理白泽者良。”《本草纲目》又称之为“寒水石,”是指本药“大寒如水”的特性。与今天所说的寒水石非为一物。
《神农本草经》将该药列为中品,谓其主治“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在此基础上,《名医别录》又补充了“解肌发汗”的功效,以及“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结气,消渴烦逆,咽痛”等主治病证。
《药性论》指出本品“和葱煎茶去头痛”。《日华子本草》指出本品治“头风旋”,并且“揩齿益齿”。《珍珠囊》认为石膏能用于“中暑,潮热”等症证,还可“止阳明头痛”。《用药心法》说明石膏为“胃经大寒药,润肺除热,缓脾益气”。《长沙药解》指出本品可“住鼻衄,调口疮”。
《本草从新》又增加了“治牙痛,杀虫,利小便”的新功用。至此,本草对石膏的认识基本完善,现代研究对石膏又进行了更深入的发掘,不断发现了其新的应用价值。
苦参(42)
来源于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Ait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经集注》今出近道,处处有。叶极似槐树,故有槐名。花黄,子作荚,根味至苦恶。《本草图经》其根黄色,长五七寸许,两指粗细。三五茎并生,苗高三二尺以来。叶碎青色,极似槐叶,故有水槐名。春生冬凋,其花黄白,七月结实如小豆子。《本草纲目》七八月结角如萝卜子,角内有子二三粒,如小豆而竖。以上所述与今用苦参的形态相符合。《本草图经》附苦参图4幅,除西京苦参,邵州苦参之外,其余二图亦与现代所用苦参形态相近。
苦参,如李时珍曰:“苦以味名,参以功名,槐以叶形名也。”本品的异名有:苦識、水槐(《神农本草经》),地槐、菟槐、骄槐(《名医别录》),野槐、苦骨(《本草纲目》),川参(《贵州民间方药集》),凤凰爪(《广西中兽医药植》),牛参(《湖南药物志》)。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均系野生。主产于山西、河北、河南、湖北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地、向阳山坡草丛中或溪沟边。一般砂壤和粘壤土均可生长。味苦,性寒 。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止带。临床用名有苦参(片)和苦参炭。
苦参入药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谓:“主心腹结气,癥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名医别录》补充曰:“养肝胆气,安五脏,定志益精,利九窍,除伏热肠澼,止渴,醒酒,小便黄赤,疗恶疮下部,平胃气,令人嗜食。”
陶弘景曰:“恶病入酒渍饮之,患疥者服亦除,盖能杀虫 。 ” 《药性论》 : “治热毒风,皮肤烦燥生疮,赤癞眉脱,主除大热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恶腹痛,除体闷,治心腹积聚。”
《新修本草》:“治胫酸,疗恶虫。”《日华子本草 》:“杀疳虫。炒带烟出为末,饭饮下,治肠风下血并热痢。”《滇南本草》:“凉血 ,解热毒,疥癞,脓窠疮毒。疗皮肤瘙痒,血风癣疮,顽皮白屑,肠风下血,便血。消风,消肿毒,痰毒。 ” 《本草从新》:“燥湿,胜热,治梦遗滑精。”明清以来本草,逐渐本品功效总结为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苦参专入肾,兼入脾、胃。味苦至极,古书有云,虽在五参之外,人参、沙参、紫参、丹参、玄参。云参亦属有补,然究止属除湿导热之品,于补其奚济乎。绣按,五参除人参可以言补,余不得以补名。
凡味惟甘为正,惟温为补,苦参味等黄柏,寒类大黄,阴似朴硝,的解。号为极苦极寒,用此杀虫除风,逐水去疸,扫疥治癞,开窍通道,清痢解疫,或云有益。若谓于肾有补,纵书立有是说,亦不过从湿除热祛之后而言,岂真补阴益肾之谓哉。况有用此擦牙,而更见有腰痛伤肾之症,其可谓之补肾者乎。
《素问》云: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攻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王冰注云:入肝为温,入心为热,入肺为清,入肾为寒,入肺为至阴而兼四气,皆为增其味而益其气,各从本脏之气用尔。故久服黄连、苦参而反热者,此其类也。
气增不已,则脏气有偏胜,偏胜则脏有偏绝,故有暴夭。是以药不具五味,不备四气,而久服之,虽且复胜,久必暴夭,但人疏忽,不能精候耳。张从正云:凡药皆毒也,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则五味各归其脏,必有偏胜、气增之患,诸药皆然,学者当触类而长之可也。至脾胃虚寒,尤为切忌。
乌头(6、8、17、42、57、71、81、86甲、88甲、88乙、89甲)
见方2
附子(6、8、17、42、57、71、81、86甲、88甲、88乙、89甲)
见方2
作者简介
版权申明:由中医杂谈编辑部编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小郎中
校稿:鲁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