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类白血病究竟是怎么回事?

作者:中华检验医学网 2017-12-12阅读:1948次

李艳红 东莞市清溪医院检验科

“医生你能快些化验发报告给我吗?我小孩发高烧了”,一位妈妈急急忙忙赶来化验说道。本以为就是小孩子平常的发热化验,可是当我审核结果时小孩子的血常规结果却令人一惊:白细胞64.2,一看仪器图谱,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竟高达63%。这可不得了,一方面我叫家长让小孩过来重新复查一下,另一方面叫同事检查一下仪器的试剂情况。排除问题后马上检测患者样本,结果如图一。

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类白血病究竟是怎么回事?

图一

该患者为2岁儿童,白细胞数六十多,并且是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达65%。白血病、过敏、寄生虫?几个想法在我脑中闪过,但是这些常见的疾病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这么高吗?患者就诊诊断为支气管炎,普通支气管炎不可能这么高的。意识到该小孩的病情比较严重,我马上电告医生说明此事,镜检结果待发。

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类白血病究竟是怎么回事?

图二 低倍镜下患者的血象

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类白血病究竟是怎么回事?

图三

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类白血病究竟是怎么回事?

图四

图三、图四分别为瑞氏染色和瑞士吉姆萨染色,嗜酸性粒细胞被染成暗褐色、橘黄色。可见视野下遍布嗜酸性粒细胞,但是形态上未见明显异常,以成熟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同时查看患者的历史记录并没有嗜酸增高的情况,那么基本上可以排除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了(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中血象:嗜酸性细胞明显而持续增加>30%,绝对值>1.5x109/L,比例高达60%,可见幼嗜酸性细胞)。什么原因导致嗜酸性细胞急性增多的呢?这种以嗜酸为主的类白血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带着疑问我对该患者进行了后续跟踪。

患者后续住院进行系列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免疫球蛋白IgM增高,粪便常规检查正常(单次),未见虫卵,粪潜血(+),肺炎支原体IgM>1:160,其他无异常。就临床方面了解患者无过敏史,由于家属叙述一个月前患者曾使用过驱虫药,暂时排除寄生虫感染,CT检查显示肺部有阴影,因此临床考虑为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但是用药治疗两天后无明显效果转上级医院。后续跟踪了解到患者进行骨髓和血清学等系列检查确诊为肝吸虫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用药治疗后有效嗜酸恢复正常出院。

这位儿童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可以说是比较波折的,一方面儿童不会自己描述病情,临床医生只能通过家长的叙述了解小孩的身体状况,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寄生虫感染的病例越来越少见,并且就以嗜酸为主的类白血病也很少见,导致医务人员临床经验过少,。对于2岁儿童白细胞并且是是嗜酸性粒细胞这么高的病例诊断为肝吸虫感染,对我而言是没有遇到过的,为此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它是人体固有免疫细胞的一种,见于多种疾病,如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感染性疾病、结蹄组织病、肉芽肿等(见表一),嗜酸性粒细胞都会增多。根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分为三级:轻度(0.5~1.5)X109/L,中度(1.5~5.0)X109/L,重度(>5.0X109/L)。

表一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及机制

分类

疾病

机制

过敏性疾病

寄生虫病

皮肤病

感染性疾病

血液病

恶性肿瘤

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其他

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风疹、血管性神经性水肿、过敏性脉管炎、食物或药物过敏、血清病

肠道、肠外组织寄生虫,如钩虫、蛔虫、血吸虫、肺吸虫

疱疹样皮炎、湿疹、银屑病、多形性红斑

猩红热感染期,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骨髓增殖性疾病、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肺癌、胃癌、结肠癌

过敏性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心内膜炎、弥散性嗜酸性粒细胞性结蹄组织病

脾切除、脑垂体前叶功能减低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应用IL-2、GM-CSF、磺胺、头孢、青霉素等药物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致敏释放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致反应性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增多;与相应抗体结合激活补体,引起反应性增多

变应性因素导致反应性增高

反应性增多

造血干细胞克隆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殖,细胞周期及血中时间延长

淋巴因子及肿瘤因子所介导

嗜酸性粒细胞清除减少,骨髓释放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由表一我们可以了解到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有很多,那么临床医生拿到我们检验科的报告单时该怎么处理呢?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鉴别诊断需追问病史,如鼻炎,湿疹(提示变应性疾病),有无到过蠕虫感染流行区(血丝虫),药物过敏史。大多数情况药物引起的过敏都是良性的,在停药后嗜酸性粒细胞即恢复正常,但个别如由色氨酸污染食物所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停药后嗜酸性粒细胞仍持续存在。某些疾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正常或稍高,但在某些器官却大量聚集,如嗜酸性蜂窝织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无任何病因的中度或重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并累及末梢器官的,应考虑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症,该病主要见于男性并呈进行性加重,是缺乏有效治疗措施的致死性疾病。对于中度或重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检验人员需进行镜检,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有无特殊形态,并及时汇报给临床医生。另外还有尿液检查、持续粪便虫卵检查及寄生虫检查,血清学检查。寄生虫检查通常限于蠕虫感染,必要时进行骨髓和染色体分析以排除血液肿瘤,组织活检对一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也有诊断价值。

该病例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如此高,那么它增高的机制是什么呢?嗜酸性粒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因子IL-3、IL-5、GM-SCF在基因的调控下促进嗜酸性粒细胞的生成。三种细胞因子无论哪种增加都会促进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加。其中IL-5是最具特异性的嗜酸性粒细胞选择性趋化物,可刺激嗜酸性粒细胞从骨髓释放入外周循环。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由于Th2细胞产生的IL-5所致,嗜酸性粒细胞参与针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是通过其释放细胞毒性颗粒内容物来杀死寄生虫的。在多种寄生虫感染中,蠕虫感染导致的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增高比较常见,而原虫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少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程度与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关系,幼虫在体内的移行过程是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表现在寄生虫感染的早期,随着幼虫在组织内寄居,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而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细胞反而增高不明显 。因此,可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时间对判断寄生虫感染的时机、幼虫移行、感染复发的情况,给临床诊断提供很大的帮助。

寄生虫感染中,一些蠕虫如血吸虫,急性期白细胞高达(10~30)X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占0.2~0.4,甚至达0.9以上,而慢性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一般<0.2。华支睾吸虫急性期白细胞增高,嗜酸性粒细胞高达0.1~0.4,偶尔达0.6;肺吸虫白细胞可正常或增高,嗜酸性粒细胞普遍显著增高,急性期高达0.8;蠕虫幼虫移行期间组织和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细胞均增高;丝虫感染时,急性淋巴组织炎突出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高达0.3~0.8;鞭毛虫感染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达0.1~0.15;姜片虫感染嗜酸性粒细胞一般为0.1~0.2;蛔虫幼虫可使外周血和痰液的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绦虫、棘球蚴、钩虫等也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这篇文章中我主要写的是寄生虫导致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其他原因导致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这我就不详细写了,感兴趣的同行们可以翻阅相关书籍。

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类白血病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类白血病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类白血病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类白血病究竟是怎么回事?

检验医学•中华检验医学网

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检验医学新媒体平台

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类白血病究竟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