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浙沪15岁以下儿童流感高发宝妈们要多多留意

作者:潮女穿衣之道 2018-01-11阅读:2554次

最近江浙沪15岁以下儿童流感高发宝妈们要多多留意

最近江浙沪15岁以下儿童流感高发宝妈们要多多留意.做好预防。切莫大意!

如何预防?建议接种流感疫苗

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本身免疫力较低的婴幼儿、孕妇、60岁以上的老人以及患有肺病(包括哮喘)、心血管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病或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的成人和儿童等,他们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流感重点保护人群。

市疾控中心专家建议,流感一般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基本的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晒衣服被褥;

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适量运动、均衡饮食、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专家提醒,由于流感疫苗变异性高,每年世界卫生组织都会预测当年最活跃的流感病毒,将其纳入新的疫苗配方,因此每年上市的流感疫苗都是有针对性的。接种后半年到一年有预防同型流感的作用,应该一年接种一次。

发热的宝宝如何护理?

  三方面需要家长注意

发热的宝宝在家如何护理,浙医二院儿科主任冯建华主任医师给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如冬季室内比较干燥,建议采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40%-60%。增加室内的湿度,这会使孩子感到舒适。第二,要注意不用焐热,不用穿过多的衣物也不要过多包被。但是有寒颤是可以盖被子,体温上升后要注意减少衣物散热。第三,给孩子多喂水,少量多次,在发热的时候不要添加新的辅食。

总之,当发热超过38.5℃,应适当服用退烧药。如热度持续不退,或发现孩子精神不好、出现频繁呕吐的,出现呼吸费力的;原有的病症加重,有发热抽搐病史的,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

浙二一位儿科医生做了份“发热经” 一些关键问题和误区都在上面

孩子发热,全家揪心。孩子发烧要不要去医院?体温很高,我给孩子物理降温,行不行?昨日,坐了一天门诊的浙医二院儿科郑朝光副主任医师,写了一份“发热经”,一些关键问题和误区都在上面。

他特别提醒:“勤洗手、戴口罩、开窗通风,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去人流密集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都是家长需要注意的地方。”

疾病轻重,不能光看体温

郑朝光说:“根据我们的从医经历,发现宝宝高热时,孩子父母的焦虑程度往往明显大于宝宝发低热。但父母不能完全凭体温高低,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

郑朝光举了此前的一个病例:多年前,我遇到一个病人,是一个10个月大的孩子,发热2天,胃口不佳,没什么精神,但体温腋下也就38℃左右,家里人以为感冒了,体温也不高,吃点感冒药就好了。但第三天开始出现频繁呕吐了,吃什么都一下子吐出来。妈妈急了,赶紧送医院,在路上突然抽搐不止,到了医院医生马上处理,诊断为脑炎。

“所以,别以为一点点烧没什么大不了,吃奶、睡眠、脸色、精神气儿都是身体的重要指标,如果这些情况不佳,那怕不发热,也要找医生看看。”

 一发热就用退热药;体温很高也不用退热药

  这两种做法都不对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两种极端,一种是一发热就口服退热药,特别是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家长。还有一种是过于担忧药物的副作用,即使体温已经很高了,还是一味予以物理降温。

事实上,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对的,郑朝光说:“正确的做法是,体温38.5℃以下可以不用退热药,但是如果宝宝有因为发热引起的不舒服表现,可以口服退热药的。”

此外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泰诺)联合布洛芬(美林)用于儿童退热,也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泰诺)与布洛芬(美林)交替用于儿童退热。解热镇痛药不能有效地预防热性惊厥发作。糖皮质激素不能作为退热剂用于儿童退热。

  什时候去看医生?

  吃了退热药,体温不能下降

什么时候去找儿科医生?许多家长把握不了这个度。孩子一有风吹草动,就往医院赶。甚至造成了交叉感染,郑朝光说:“目前尚没有相关临床研究表明,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儿童应用退热药的反应差,能确定对严重细菌感染有预示作用。所以口服退热药,体温不能下降,不一定就是提示病情严重。但是这个时候,孩子的爸爸妈妈应该有足够警惕,需要带着孩子去找儿科医生进行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