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避免小儿积食?按揉这个穴位,对积食的宝宝有用吗?

作者:故事中的医学 2018-02-02阅读:5945次

不少小儿有动不动就积食的情况,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多妈妈各种猜想。其实,在明眼的医生看来,要想杜绝宝宝的积食情况,还是需要妈妈们从宝宝的生活习惯上下手。

先要知道什么是积食。所谓积食,民间叫做吃多了,被顶住了。医学上的解释是:是指宝宝因各种原因导致脾胃损伤,使饮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积食会造成多种症状,比如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或干燥,甚至有食物残渣,酸臭。放屁很臭,口中有酸臭味,夜卧不安等,让爱子如命的妈妈们看着都心疼。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挑食、偏食

宝宝的饮食需要多样化,这个多样化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纤维素等不同的营养。所以妈妈对对挑食的宝宝总是关爱有加,诓劝、诱导,强迫,以致于宝宝们吃得更多,其实多进食的每一口饭菜都加重了宝宝的消化障碍,造成积食。

解决办法:首先从菜品的制作上下功夫,比如将他不喜欢吃的东西少量混入喜欢的食物里等。第二,喂养要定时。第三,菜品要丰富,有些宝宝会因为长期食用某一食物而产生腻感,最后不爱吃它。二是对长期食用的食物习而惯之,导致排斥某些新加入的口味有异的食物。

第四,过多吃零食也会造成偏食。一方面,零食吃多了影响食欲,久之形成偏食。又一方面,爱吃零食尤其只吃精加工的零食,会使幼儿的口味日益刁钻,更不易接受蔬菜或其它加工较粗的饭菜。家长们要明白这一点。

二、喜食肥甘厚味

所谓“肥甘厚味”一般是指油腻、甜腻的精细食物或者味道浓厚的食物。这类食物脂肪和糖含量都很高,多食这类食物易造成中医所说的脾阴虚,造成脾胃运化功能减弱,造成食积。

解决办法:孩子的口味都是家长养成的,如果大人也喜欢吃清淡饮食,小儿也是会慢慢受影响的,所以这种情况首先要从大人身上着手。

三、爱吃零食

一般情况下,混合食物的胃排空时间需要4-6小时,对于那些零食不离口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胃里不断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在吃正餐时就会缺乏食欲,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有饥饿感,又得再吃零食进行补充。久而久之,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导致积食。

解决办法:两餐之间不要随意给宝宝添加零食。

四、贪吃生冷

不少宝宝不管冬夏都爱吃从冰箱取出的饮料和牛奶,大量冷的液体进入胃部使胃黏膜血管收缩,胃液分泌停止,如果边进食边进冷饮,由于胃液分泌减少会影响消化功能。

同时,贪吃生冷还易损伤脾阳,脾的功能正常,吸收的食物才能化为血液和其精华物质,并输送到人体五脏六腑等各个器官和组织中去,以营养全身。若脾虚运化失调,水谷就不能得到应有的运化,就会出现食积,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胸闷满甚至浮肿等症状出现。

解决办法:

首先,饭前饭后勿食冷饮。饭前吃容易影响食欲,饭后吃则影响消化,两餐之间吃最佳。

其次,食用要适量。夏天冰激凌每天最多一只,冬天,更要远远少于这个数量。冷饮的摄入量一次最多100ML。

第三,冷饮从冰箱里取出不应立即让孩子吃,最好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吃。

五、脾胃虚弱

宝宝的生理特点之一是“脾常不足”,即我们说的脾胃薄弱。中医认为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食物,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食物。若喂养不当导致脾胃素虚,或因生病后失于调理,易使脾胃虚弱,腐熟运化能力减弱,乳食稍有不当则易导致积食。

解决办法:晚餐时间不能太晚,幼儿园回家、睡前及夜间醒后尽量不要加餐;每日要保证宝宝充足的饮水量。

上面的各种症状,小编都列出了解决的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宝宝在生病期间机体的胃肠功能失调,会导致食欲下降,若宝宝没有主动进食的愿望,宝妈们切勿诓、劝、诱导,甚至强迫宝宝进食;也不要因为宝宝吃得少,就轻易的加餐或者以奶代粮,这样做只会进一步加重宝宝的肠胃负担,甚至延误宝宝的病情。若宝宝已经出现积食的相关表现,除了饮食结构及喂养原则的调整,必要的时候也需要及时就医。

另外,积食了,可为宝宝按揉板门穴调理。

板门,又称“脾胃之门”,《小儿按摩经》里说:“揉板门,除气促气攻,气吼气痛,呕胀用之。” 板门穴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通达气机的作用。以按揉的方法,可治疗饮食积滞,食欲不振、嗳气、腹胀、腹痛、泄泻、呕吐等。

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处,宝宝的手很小,一般大人一个大拇指盖上去就可以覆盖得到,很简便,所以也不用担心找不准穴位噢。

按揉板门一般以操作者的右手大拇指指端或螺纹面接触板门穴,用力要轻,因为小朋友的穴位表浅,比较敏感,特别是年龄越小,手法更应轻柔,顺、逆时针都行,每次按揉3-5分钟左右即可。